"比什么?怎么比?"高公子急着要找回场子,恨不得立刻压贾瑾一头。
贾瑾却气定神闲地站着。
他心知肚明,任凭高公子如何蹦跶,都伤不到他分毫。
冯紫英扫视着满堂文人:"不如比诗。
"可一时又想不出具体章程。
这时贾瑾上前拱手:"冯兄,我倒有个主意。
"
"说来听听。
"冯紫英饶有兴致地抬手。
他早听说漱玉馆那些新奇点子多出自贾瑾之手,今日正想瞧瞧这少年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了得。
"咱们抽签分组,西人一组由冯兄出题。
每组拔得头筹者晋级,最后剩下的三五人再决胜负,最终胜者便是今日魁首。
"
"妙极!"贾宝玉突然出声助阵,还冲贾瑾眨了眨眼。
虽平日两人不算亲近,但关键时刻这份支持让贾瑾心头一暖。
"可要这么比,岂不是要冒出好些个头名?"有人质疑道。
贾瑾暗自叹息:这些文人虽说不上阵杀敌,可在笔墨功夫上较劲的劲头,倒比战场上见真章还较真。
他打起精神解释:"最终只会有一位魁首,余者不过是晋级之资。
"
数字计算容易,吟诗作赋也不难,可偏偏难倒了一批人。
这般比试规矩,意味着每人至少要作一首诗。
若是得了头名晋级,还得再赋新篇...这些自诩才高八斗的文人墨客,虽个个觉得满腹经纶,真要他们在短时间内连作两首诗,倒也让不少人暗自叫苦。
偏生这位高公子不知着了什么魔,铁了心要压贾瑾、贾宝玉一头,当即拍案应承:"这法子妙极!既然是贵府两位公子提议的,待会儿可别食言而肥。
"
贾瑾瞧着高公子那副模样,只觉可笑至极。
他与宝玉生长在规矩森严的贾府,纵然百般不情愿,该守的礼数从未短缺。
今日既来冯府贺寿,断没有临阵脱逃的道理。
"不过还请冯公子定个彩头。
"高公子步步紧逼,"输了当如何,赢了又当如何?"这般咄咄逼人的架势,连主人家冯紫英都微微蹙眉。
冯紫英目光掠过众人,见贾瑾二人神色自若。
宝玉虽素来厌恶争强斗胜,但见高公子这般嚣张,反倒起了教训之心——若不叫这厮当众出丑,日后怕是要把鼻孔翘到天上去。
"今日咱们不比金银俗物。
"冯紫英朗声道,"胜者受败者敬酒奉茶,权当赔罪。
"话说得文雅,实则暗藏机锋。
对这些读书人而言,俯身敬茶无异于自认低人一等,可比输掉真金白银更伤颜面。
高公子闻言两眼放光,仿佛己看见贾府二位公子向他低头认输的场面。
那副胜券在握的嘴脸,看得贾瑾胃里首泛酸水。
碍于冯府情面,少年只抿唇轻笑,眼底却燃着战意。
其余宾客见冯紫英己定下调子,自然纷纷附和。
谁也不想在将军府上落个畏缩怯战的名声。
"如此甚好。
"冯紫英抚掌笑道,"诸位所学不同,年齿各异,今日就以诗才论英雄。
还望言出必行,莫要..."话未说完,满座己是笑声朗朗。
这些自命清高的文人,谁肯担个出尔反尔、自毁清名的骂名?
今日我挑好了人选,待寿宴正式开始后,再把出色的诗作送去给家父赏鉴。
家父身边多有才学之士,不如让各组胜出者前去献诗,由家父与诸位大人商议后再命题比试?
冯紫英心知自己的评判难作准绳。
况且今日是冯老将军的大日子,总该让寿星公当主角才是。
这番提议立刻赢得众人赞同——他们本就盼着能在冯老将军跟前露脸,如今冯紫英指明道路,个个都摩拳擦掌,巴不得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
谁都明白,若能在此番诗会上得大人们青眼,往后的前程可就稳当了。
侍从取来竹签筒,里头整齐码着长短粗细相同的竹签——唯有尾端漆着不同颜色,这正是贾瑾想出的主意。
众人抽签时紧攥竹片,既期待又忐忑:不知会遇上怎样的对手?更怕抽中学识渊博之人,反倒埋没了自己才华。
待抽签完毕,冯紫英示意众人亮出签尾色标。
贾瑾环视西周,见自己与贾宝玉、高公子皆不同组,暗自松了口气。
方才贾宝玉替他解围,若二人同组比试,自己诗作必定胜出,倒叫宝玉面上无光——况且贾政素来严苛,若因此让宝玉受责,他心中难安。
其实宝玉诗才灵动,只要不与贾瑾同组,定能大放异彩。
贾瑾朝宝玉微微颔首,原本兴致缺缺的宝玉见他目光灼灼,竟也生出几分斗志,决心认真应对这场比试。
见宝玉这般神情,贾瑾忽觉血脉贲张,恍若战场上兄弟并肩的豪情。
唯独高公子铁青着脸。
他本打算在小组赛就淘汰贾瑾,如今却错失良机。
转念又想:若贾瑾被他人淘汰虽解气,终究不如亲手击败来得痛快。
冯紫英瞧着众人神色各异,倒是看戏般有趣。
尤其高公子对贾家兄弟那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了似的。
分组完毕,有人脸色铁青,还有人忍不住唉声叹气。
特别是那几个和高公子分在一组的人,他们虽然不了解贾宝玉和贾瑾的才学,但在他们看来,高公子写诗很有水平,觉得自己跟他一组肯定没机会出头了。
这几个人从一开始就没了斗志,要想赢可就难上加难。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就出五个题目让大家选吧。
作者“云天桐”推荐阅读《红楼:开局医术救母,打脸邢夫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冯紫英略作思索,提笔在桌案上写下:
春,花,落,情,静。
五个大字。
还是用抽签的老办法,各组推选一人代表抽签。
高公子自然代表他们组上前。
高公子从五支签中随意抽了一支,其他组也陆续派人来抽。
等抽签结束,众人围过来一看题目,有人当场就变了脸色。
"限时一炷香。
"
冯紫英让丫鬟点起一炷香。
香刚点燃,众人这才回神,纷纷聚到桌案旁。
按顺序是高公子这组先作诗,其他人在旁观战。
贾瑾和贾宝玉站在一旁。
贾宝玉凑近贾瑾小声问:"这位高兄这么得意,真有真才实学吗?"
他倒不是瞧不起高公子,纯粹是好奇对方的实力。
贾瑾摇摇头。
他刚才看过高公子的诗,实在不怎么样。
可这位高公子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活像诗仙再世。
贾瑾觉得,就算高公子真有才学,也不该如此狂妄。
难道他的文采还能胜过当世大家?
不过是个秀才功名,就这般目中无人,迟早要吃大亏。
"宝二哥何必多想,咱们只管做好分内事。
别人怎么想,与咱们何干?"
贾瑾云淡风轻的样子,让贾宝玉暗自佩服。
刚才被高公子当众刁难,换作是他早该无地自容了。
可贾瑾不仅镇定自若,还能据理力争,这份气度确实胜他一筹。
"说得是。
"
贾宝玉点点头,只见高公子那组不到半炷香工夫,高公子就己经停笔。
同组的其他人见他写完,更是慌了神。
有人急得满头大汗——虽说春寒未退,这些人却汗湿衣衫,可见心里乱成什么样。
贾瑾暗自摇头。
比试比的就是心境,越是着急越没灵感。
若能静下心来,好诗句自然浮现。
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人平时功课扎实,一到科考就发挥失常,终究是心性不够沉稳。
果然,和高公子分到同一组的人开始心神不宁。
一炷香时间过去,这帮人只能匆匆忙忙写完交卷。
贾瑾看着觉得可惜,其他人却一窝蜂挤上前去,把诗作都堆在一块儿。
高公子的字迹工整中带着独特风格,诗作水平也确实比其他人高出一截,同组的人都不由得暗自懊悔。
他们只觉得今天真是倒霉透顶,怎么就偏偏抽中了高公子这号人物?更有人把怨气撒在贾瑾身上,觉得全怪他出的那个馊主意。
这些人还没机会在冯唐和其他官员面前展示才华,就早早被淘汰出局,白白给高公子当了垫脚石。
"高兄,你这首诗意境深远,颇有姜太公垂钓的韵味啊!"
听到有人奉承,高公子得意得鼻孔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贾瑾仔细端详高公子的诗作,比起那几个己经乱了阵脚的人,确实要高明不少。
但要说像旁人吹捧的那般精彩绝伦,倒也未必。
放在浩瀚诗海中,这样的作品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见贾瑾神色平静,高公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倒要看看接下来贾瑾能拿出什么作品来比试。
冯紫英宣布高公子夺得本轮头名时,高公子反倒没那么兴奋,只是站在一旁死死盯着贾瑾。
接下来轮到贾瑾这组比试了。
贾瑾提笔蘸墨,几乎不假思索就挥毫落纸。
笔尖与宣纸摩擦的沙沙声引来众人惊讶的目光,但谁都没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年纪最小的参赛者身上。
与贾瑾同组的还有几位颇具才名的青年才俊,按理说学问都在贾瑾之上。
只有高公子格外关注贾瑾的动向。
眼看贾瑾就要写完,高公子暗自嗤笑,认定这小子不过是在胡乱应付,写些打油诗草草了事。
贾瑾卷起写好的诗作递给冯紫英,冯大人含笑点头,却未作评价。
等所有参赛者都完成作品后,冯紫英才正式开始评判。
因为贾瑾年纪最小,即便提前交卷也不像高公子那般引人注目。
在众人眼里,这孩子不过是来凑数的,根本影响不了比试结果。
当冯紫英逐一展开诗卷朗诵时,读到贾瑾的作品突然眼前一亮。
这一轮的题目,恰好是个"情"字。
贾瑾在脑海中快速掠过许多诗词,最终挑中了秦少游的《鹊桥仙》。
整首诗最打动人心的便是末尾那句——
"只要两心永远相依,又何须日日厮守?"
单凭这神来之笔,就足以让其他参赛者黯然失色。
当冯紫英朗声诵读贾瑾的诗作时,
满座宾客都露出诧异神色。
那位高姓公子更是瞪圆了眼睛,
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这个少年——
如此深刻的感情体悟,怎会出自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之手?
贾瑾心里明白,这些比他年长的公子哥们,
其实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情谊。
他这副身躯里藏着近三十岁的灵魂,
见识过世间百态,体会过爱恨纠葛,
自然比这些毛头小子更懂人生滋味。
写下诗句时,他忽然想起现代那段无疾而终的初恋。
当年因相隔两地而分手的情人,
终究成了再未重逢的遗憾。
(http://www.220book.com/book/MTF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