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男堂的柴房里,孩子们正围着新绕好的线轴兴奋地讨论着,阿禾己经能织出巴掌大的粗布片,虽然边缘还有些毛糙,却己经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己。
林越刚走进柴房,就看到苏晴带着两个仆役,抬着一台半旧的织布机走了进来。
这台织布机比林越见过的简易织布架精致得多,木质的机身虽然有些磨损,却依旧结实,梭子、经线轴一应俱全,显然是苏家闲置不用的,却还能正常使用。
苏晴走到林越面前,语气带着几分随意:“见你们用的都是简易织布架,织得慢还容易出错,这台织布机送你们,孩子们用着也顺手些。”
林越看着织布机,心里清楚苏晴的用意
上次拒绝了文华阁的任职帖,她大概是想通过送设备来拉拢自己,让自己欠她一份人情。
但他开办启男堂,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 “靠自己” 的道理,若是接受了这份馈赠,不仅会欠人情,还会让孩子们觉得 “可以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这违背了他的初衷。
他走上前,轻轻抚摸着织布机的机身,语气诚恳:“苏姑娘,多谢你的好意,这台织布机确实好用,孩子们见了肯定高兴。但启男堂的物资,都是靠演诗赚的钱买细麻,靠孩子们织的布换粮食,一点一滴攒起来的,从不接受无故的馈赠。我怕接受了这台织布机,会让孩子们养成依赖的习惯,也怕欠了姑娘的人情,日后不好还。”
苏晴没想到林越连一台织布机都不肯收,脸上露出几分不悦:“不过是一台旧织布机,我苏家还不缺这点东西,你何必这么较真?”
就在这时,阿澈拄着木杖,慢慢走到苏晴面前。
他手里拿着一块刚织好的粗布片,布片虽然小,却织得很密,边缘也比之前整齐了不少。
阿澈抬起头,看着苏晴,小声却坚定地说:“姐姐若真心想帮我们,可买我们织的布。我们织的布结实,比集市上的便宜一文钱,你买了布,我们用卖布的钱买织布机,这样先生说的‘靠自己’,才不算白学。”
苏晴看着阿澈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他跛着的右腿,心里忽然软了一下。
她接过阿澈手里的粗布片,指尖拂过布面,确实比集市上的粗布细腻不少。她想起自己刚才的态度,不由得有些愧疚,便笑着说:“好,那我买五尺布,你算算是多少钱?”
阿澈眼睛一亮,连忙转身去找阿瑶拿账本。阿瑶很快就算出了价钱:“五尺布,每尺两文,一共十文钱。”
苏晴从怀里摸出十文钱,递给阿瑶,又对林越说:“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不该随便送你们东西。这五尺布,就当是我帮你们攒钱买织布机了。”
林越感激道:“多谢苏姑娘体谅。”
苏晴离开后,林越看着那台织布机,心里有些犯愁
总不能让苏晴把织布机再抬回去。他想了想,对阿树说:“你去村里找辆驴车,咱们把这台织布机抬上去,托楚清兄转交苏家。再写一张纸条,就说‘五尺布抵运费,机子不便收,望苏姑娘谅解’,别让姑娘觉得咱们不识抬举。”
阿树点点头,很快就找来了驴车。
林越和几个孩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将织布机抬上驴车,又让阿瑶写了纸条,贴在织布机上。
看着驴车慢慢远去,林越心里松了口气
既没有接受馈赠,也没有得罪苏晴,还让孩子们明白了 “以物换物” 的道理,算是最好的结果。
傍晚,楚清派人传来消息,说织布机己经顺利交到苏晴手里,苏晴看了纸条后,笑着说:“这林越,倒真不占人便宜,是个值得交的人。”
林越听了,心里也很高兴。
启男堂的柴房里,孩子们还在忙着绕线、织布,阿澈坐在窗边,手里拿着木轴,认真地练习着绕线,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身上,映得他脸上满是专注。
爱吃排骨的雪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UO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