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村的清晨,总能听到启男堂柴房里传来的织布声。
阿禾坐在简易织布架前,手指灵活地穿梭着梭子,眼睛紧紧盯着布面,生怕出一点差错。
这是他尝试织的第一块完整粗布,己经织了三天,今天终于要收尾了。
林越站在一旁,看着阿禾的动作,偶尔提醒一句:“梭子慢一点,经线别拉太紧,不然布面会皱。”
阿禾点点头,调整了一下力度,梭子在经线间穿梭得更顺畅了。张婶也站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时不时帮阿禾整理一下跑偏的麻线
自从阿禾开始学织布,张婶就常来帮忙,教他一些织布的小技巧,比如怎么让布的边缘更整齐,怎么控制布的松紧。
“快了,快了!”
阿禾兴奋地喊道,手里的梭子加快了速度。
终于,最后一根经线穿过,阿禾小心翼翼地将布从织布架上取下来
这是一块两尺长、一尺宽的粗布,布面平整,纹理均匀,边缘也比之前的布片整齐了不少,虽然还有些细微的瑕疵,却己经是难得的好布了。
孩子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夸赞:“阿禾,你织得真好!”“这布能做小帕子了吧?” 阿禾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将布递给林越:“先生,你看,我织成了!”
林越接过布,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织得很好,比先生第一次织的布强多了。咱们把这块布送给里正,谢谢他之前帮咱们宣传启男堂,也让他看看咱们的手艺。”
孩子们跟着林越来到里正家,里正接过粗布,惊讶地说:“这真是你们织的?比集市上卖的粗布还结实!”
他摸了摸布面,又道:“我认识城南布铺的周娘,她主营粗布,卖得挺好,我帮你们联系一下,看看她愿不愿意收你们织的布。”
林越连忙道谢:“那就麻烦里正了。”
没过多久,里正就带来了好消息
周娘愿意每月收启男堂二十尺粗布,每尺两文钱,若是布的质量好,还能适当提价。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了起来,阿禾更是激动地说:“咱们以后能靠织布赚钱了!”
从那以后,阿禾就成了启男堂的 “小老师”,教阿豆、阿桃等年纪小的孩子织布。
他耐心地教孩子们绕线、穿梭子,遇到学得慢的孩子,还会手把手地教,就像林越教他一样。
石头打趣道:“阿禾,你现在像个小先生了!”
阿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跟先生学的,先生说,学会了手艺,作者“爱吃排骨的雪人”推荐阅读《女尊,我靠美貌系统独自封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还要教给别人,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
这天下午,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走进了启男堂。
他手里拿着一个纸笔,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正是前朝太傅之子苏文彦。
苏文彦因要写《奴籍生活记》,特意来西坡村采风,听说这里有个教奴籍孩子学手艺的启男堂,便特意过来看看。
苏文彦看着孩子们有的绕线,有的织布,阿禾在一旁耐心指导,老周(前木工奴籍,刚入启男堂成年班)则在教阿树、阿澈打磨小木勺,整个启男堂充满了互助的氛围。
他走到林越身边,轻声问道:“林先生,我听说你拒绝了世家的引荐,执意要教这些奴籍孩子学手艺,为何?”
林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语气诚恳:“在这个世界,男性大多只能靠卖力气为生,甚至被当作奴籍随意买卖,若是只会卖力气,永远只能被奴役。我想教他们学手艺,不是想让他们一步登天,而是想让他们明白,靠自己的双手,也能织出布、做出木勺,也能赚钱养活自己,不用再依附别人。”
苏文彦听完,眼里满是敬佩:“此念甚佳!如今这世道,能有你这样想法的人不多了。我虽无实权,却认识些文人朋友,能在《凰京纪事》上写文章帮你宣传启男堂,让更多人知道你的理念,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能找到这里。”
林越感激地说:“那就多谢苏兄了,只是宣传时,还请不要过分夸大,咱们启男堂只是想踏踏实实地教手艺,帮孩子们立足。”
苏文彦点点头:“放心,我会如实记录,绝不添油加醋。”
就在这时,林越的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织布教学进阶?花样基础解锁,可教学员织 “条纹纹”,提升布面美观度,每尺布可多卖 0.5 文;
俊朗?下颌线流畅 —— 下颌线从锐利变为柔和,减少攻击性,俊朗高阶感强化,美貌值 55 不变】。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刚才教阿禾织条纹纹时,还没注意到系统奖励己经到了。
苏文彦看着林越的动作,笑着说:“林先生若是不忙,我想跟你聊聊孩子们的情况,也好在文章里写得更详细些。”
林越点点头,两人坐在启男堂的石凳上,一边看着孩子们学习,一边聊着启男堂的未来。
林越知道,有了苏文彦的宣传,启男堂或许能帮助更多孩子,但他也清楚,不管有多少人支持,最终还是要靠孩子们自己的手艺,靠启男堂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真正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
夕阳西下,启男堂的柴房里,织布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西坡村最温暖的风景。
(http://www.220book.com/book/MUO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