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游深知,要扳倒阿尔萨兰这等旗人权贵,仅凭口供与证言远远不够,必须构建一个无可辩驳的物证体系。在安抚好小宝一家并初步了解案情后,他立即带领董婉清和小顺子重返京郊事发地点,展开了一场超越时代的现场勘查与证据固定工作。
一、 科学勘查:现场重建的尝试
事发地点位于京郊官道旁的一处缓坡,此处视野相对开阔,路面土质松软。包游并未急于搜寻,而是首先站在全局视角,对现场进行系统性审视。他让董婉清展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大幅宣纸,自己则以炭笔绘制现场平面图。他不仅标注了小宝倒卧的位置、散落的柴捆,更精细地测量并绘制了地面上纷乱马蹄印的分布、走向、深浅,甚至根据蹄印前深后浅的特点及泥土翻卷的方向,初步推断出马匹当时处于高速奔跑而非漫步状态。
“蹄印深浅与间距,可推断马速;血迹喷溅形状,可还原受伤瞬间姿态。”包游一边测量,一边向董婉清和小顺子解释其背后的道理。他借用《洗冤集录》中“瞻伤察创”的验尸理念,将其活用于对现场痕迹的解读,试图在脑海中重建阿尔萨兰纵马驰骋、踏伤小宝的惊心一刻。小顺子则依包游指示,用细软毛刷小心清理关键蹄印周围的浮土,再用调稀的石灰水沿痕迹边缘勾勒出清晰轮廓,防止后续被人为或风雨破坏。
二、 网格搜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为确保勘查无遗漏,包游采纳了董婉清的建议,引入“网格分区法”。他们用绳索和木桩将事发区域及周边划分为数个规整的方格区域,逐格进行地毯式搜索。董婉清持笔记本,为每个格子编号,详细记录该区域内发现的任何细微物证:从被马蹄踩断的草茎形态,到溅落在树叶上的点滴血迹,再到几缕可能来自马鞍或骑手衣物的织物纤维,皆一一记录在案。
“证据之固,在精在细。”董婉清边记录边沉吟,“昔有宋慈《洗冤集录》详载验尸之法,今我等效其精神,用于此活现场,务使毫末之迹,皆成呈堂证供。”她的记录不仅描述物证本身,还注明发现的具置、与中心现场的距离和方位关系,极富条理性。这种系统化的记录方式,在当时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
三、 关键物证:马鞭痕迹的发现
最关键的突破发生在一片远离道路的灌木丛中。小顺子眼尖,在一株矮树的树干上,发现了一道新鲜的、深嵌入树皮的抽打痕迹。包游闻讯立即上前,仔细勘验。他测量了痕迹的高度,约与一人骑马时手执马鞭挥出的高度吻合;观察痕迹的走向与力度,判断其应为马鞭猛烈抽打所致,且方向指向官道,暗示骑手当时正催马加速。
“此痕甚新,树皮翻卷处汁液未干,与事发时日相符。”包游压抑着兴奋,分析道,“阿尔萨兰若狡辩其马乃缓步徐行,此鞭痕便是其驱马疾驰、疏忽纵驾的铁证!”他立即让董婉清绘制该树的精确位置图,并详细描摹鞭痕的形态。这个发现,将阿尔萨兰的“行为”与“现场”首接联系了起来,价值非凡。
西、 技术加持:早期影像记录的尝试
为永久固定现场原貌,包游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方法。他通过广东会馆的关系,请来一位在京的西洋传教士约翰逊先生,此人精通当时尚属稀罕物的银版照相术。包游向其说明意图,希望他能将关键的蹄印、血迹分布、鞭痕等现场状况拍摄下来。
尽管由于设备笨重、曝光时间长,最终获得的照片略显模糊,但大致轮廓清晰可辨。这几张珍贵的黑白影像,成为中国司法史上早期尝试将摄影技术用于证据固定的罕见案例。包游向对此举存疑的董婉清解释:“图画或可摹其形,然此‘照相’之术,能摄其瞬间之实影,更具客观说服力。纵对方巧舌如簧,亦难否认这光影定格的现场。”
五、 证据链的闭环:形成完整证明体系
现场勘查结束后,包游团队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系统化整理,着力构建一条环环相扣的证据链:
1. 动机与行为证据:阿尔萨兰平日横行乡里的口碑(虽为间接,但可佐证其品行)。
2. 现场核心证据:
* 马蹄印:证明马匹曾高速奔跑而非慢行。
* 小宝的血迹与倒卧位置:证明伤害发生在道旁,而非路中,驳斥“孩童突然窜出”之说。
* 树上的马鞭痕:首接证明阿尔萨兰当时正在驱策马匹加速。
3. 结果证据:小宝的严重伤势(由郎中和后续医馆出具诊断证明)。
4. 辅助证据:西洋照片固定现场;网格记录图展示勘查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5. 人证:虽多数村民畏惧,但包游仍设法找到一两位略有胆识且位置较远、相对“安全”的目击者,获取了证言,并与物证相互印证。
包游亲自将这些证据分门别类,编制成一份厚厚的《京郊纵马伤人案证据汇编》,每项证据均附有来源说明、发现过程及其证明目的。他还撰写了详细的《案情分析报告》,运用逻辑推理,将各项证据串联起来,还原了事发经过,并逐一驳斥了阿尔萨兰方面可能提出的种种狡辩。
六、 创新方法的深远影响
包游在此案中运用的系统勘查、网格搜索、科学测量、影像固定乃至证据链构建等方法,极大地超越了当时普遍依赖口供、粗略勘验的传统办案模式。这不仅是为了打赢眼前这场官司,更是包游将其现代法律证据理念付诸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
当包游将这份装订整齐、图文并茂的证据册呈递给顺天府承审官员时,对方显然被这种前所未见的严谨举证方式所震撼。尽管案件前景仍充满变数,但包游相信,在铁一般的物证链条面前,任何试图歪曲事实的企图都将变得异常困难。
这一次证据固定的创新,不仅为小宝一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包游日后在更加复杂的司法斗争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与信心。 他深知,证据,尤其是扎实、客观的物证,终将成为刺破权贵谎言、守护平民正义的最锋利武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MUS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