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繁华的建康宫阙,没有繁琐的皇家仪典,在这片刚刚经历过血火洗礼的江北营地上,一场朴素而庄严的登基大典,在初升的朝阳下举行。临时搭建的高台披上了仅能找到的明黄色布帛,台下列阵的将士甲胄虽残破,却擦拭得铮亮,眼神炽热而坚定。自发聚集而来的百姓,扶老携幼,肃穆无声,目光中充满了期盼。
司马绍——如今的大晋皇帝,身着徐逸命人紧急赶制的玄色冕服(因条件所限,远不及规制繁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缓步登台。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挺拔而沉稳,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万千生灵的重量。
祭天、祭地、告慰祖庙(以军中英烈祠暂代)。当那面绣着“晋”字和“兴汉”年号的大纛在台顶冉冉升起,迎风猎猎作响时,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再次响彻原野,许多老兵和百姓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们见证了一个在绝境中诞生,由无数忠魂白骨铸就的新朝!
大典之后,便是新朝的第一次大朝会,依旧是在那座充满刀箭痕迹的中军大帐内举行,但气氛己截然不同。
司马绍端坐于临时设置的御座之上,目光扫过帐内文武。他声音沉静,却带着帝王的威严,开始了称帝后的第一次封赏与定策:
“荀崧,忠勇无双,战功卓著,擢升为大将军,总督全国军事,封颖川侯!”
“徐逸,运筹帷幄,安定后方,擢升为尚书令,总领朝政,封兰陵侯!”
“断耳猗,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擢升为车骑将军,封关内侯!”
“周抚,弃暗投明,献城有功,授镇南将军,仍统旧部,戴罪立功。”
“墨尘,匠营革新,功在社稷,授将作大匠,封工部侍郎。”
一系列封赏,兼顾了从龙元勋、新附降将乃至技术人才,初步搭建起新朝的军政骨架。受封者无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封赏既毕,司马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激昂:
“诸卿!今日朕正位称尊,非为贪图九五之尊荣,实欲以此名号,凝聚天下抗胡之心,整合西方忠义之力!江北虽定,不过一隅之地;胡虏未灭,中原犹在膻腥!石虎败退,岂会甘心?王敦病笃,其党犹存!此非高枕无忧之时,乃厉兵秣马、誓师北伐之始!”
他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此图己比以往详尽了太多,包含了徐逸、陆骏等人多方搜集勘测的信息):
“即日起,颁《北伐讨胡诏》,传檄天下!历数石虎暴行,昭告朕光复中原之志!”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悍晋:重生太子定狼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荀崧虽需静养,军事谋划不可废。由车骑将军断耳猗,即日整编降卒,汰弱留强,与现有北府营精锐混编,严加操练,务求一月之内,形成战力!”
“徐逸,全力保障军需粮草,加速春耕夏收,广积粮,高筑墙(指加固各处要隘)。与凉州、慕容部之联络,需更加紧密,若能说动其同时出兵策应,则大局可定!”
“陆骏!”
“臣在!”年轻参谋激动出列。
“朕命你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专司舆图测绘、军情分析,为北伐先锋耳目!”
“臣,万死不辞!”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勾勒出新朝初创期的核心任务:整合内部、巩固根基、积极备战、联络盟友。没有急于求成的冒进,而是步步为营的稳健与深谋远虑。
朝会散去,各项政令迅速通过新建的驿站系统发往江北各地,甚至被有意泄露给外界。《北伐讨胡诏》的檄文,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大江南北,在胡虏占领区的地下抵抗组织中秘密传诵,在江东士族门阀间引起轩然大波,更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那些尚未完全麻木的汉民心中,激起了希望的涟漪。
石虎在北方大营接到司马绍称帝并发布北伐檄文的消息,暴怒如狂,连斩数名侍从,发誓待援军粮草一到,必亲提大军,将司马绍及其“伪朝”碾为齑粉。
建康琅琊王府内,病榻上的王敦听闻此讯,气得又是一口鲜血喷出,挣扎着下令严密封锁消息,加紧内部清洗,绝不能让司马绍“僭越”的影响扩散到江东。
而慕容皝,则在接到晋帝司马绍的正式国书和一批更丰厚的“礼物”后,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他开始真正审视这个在血火中崛起的邻居,权衡着与石虎死磕和与这个新兴晋朝合作的长远利弊。
夜幕降临,晋帝司马绍独自登上营地最高的望楼。脚下,营火点点,如同星火蔓延;远方,黑暗笼罩着北方的大地,那里是他魂牵梦绕的故都洛阳,是无数汉家儿女泣血呻吟的中原。
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目光穿越黑暗,仿佛己看到了千军万马奔腾北上的场景。
“祖将军,诸位英烈……你们未竟的事业,由朕,来接续了。”他轻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这北伐的第一战,必须胜!朕,要亲手将这‘兴汉’的旗帜,插上洛阳的城头!”
北风拂过,带着初夏的微燥和隐约的血腥气,也带来了远方模糊的号角声。北伐的序曲,己然奏响。一个崭新的时代,正伴随着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帝王坚定的目光,缓缓拉开帷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MV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