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渐渐微弱,张卫东用炉灰仔细压灭最后一点火星,确认安全后,才和于海棠一前一后离开了小屋。
于海棠怀里紧紧抱着那张新做的小板凳,脸上洋溢着掩藏不住的喜悦,仿佛抱着的不是板凳,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两人在厂区岔路口分开,于海棠回广播站,张卫东则打算去后勤科交个差,然后下班回家。
刚走出没几步,迎面遇到一个同属后勤科的年轻干事,姓王。
小王看到张卫东,脸上立刻露出羡慕的神色:“卫东哥!正找你呢!刘主任让你回来就去小食堂仓库一趟,看样子有好事儿!”
张卫东心里有数,大概是那几只鸡的交接到位了。
他点点头:“成,我这就过去。谢了,小王。”
“客气啥,还是卫东哥你有本事!”
小王笑着摆摆手走了。
张卫东转身朝着厂区深处的小食堂仓库走去。
这小食堂是厂领导用来招待客人或者厂里高层偶尔开小灶的地方,规模不大,但物资供应相对独立,要求也高。
推开仓库门,里面点着昏暗的电灯,后勤部的刘主任正背着手,看着角落里那几只精神抖擞的公鸡,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听到动静,他转过头,见到是张卫东,笑容更盛:
“卫东来了!好小子,干得漂亮!这节骨眼上,能弄到这么精神的活鸡,可是给咱后勤部长脸了!”
张卫东脸上适时地露出一点疲惫和“委屈”,叹了口气:
“主任,您是不知道,这回可真是跑断腿了。现在乡下日子也难,家家户户那点东西都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不好寻摸啊。我这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才从山里一个老猎户手里换来的,差点没赶上回城的车。”
他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功劳要立,辛苦也得摆出来。
刘主任走过来,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一副“我懂你”的表情:
“辛苦辛苦!都知道你这差事不容易。但卫东啊,这任务完成得好,意义重大!宋副厂长那边等着招待重要客人,这食材到位,领导脸上有光,咱们后勤工作就好做。你放心,你的功劳我都记着呢,年底评先进、涨工资评级,肯定优先考虑你!”
张卫东心里对这张“大饼”门儿清,但面上却露出憨厚又略带“崇高”的表情:
“主任,看您说的,评级不评级的不打紧,能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圆满完成,不给咱后勤科丢脸,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话说得漂亮,显得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
刘主任听了,更是满意地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仓库门又被推开,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国字脸,约莫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正是轧钢厂分管后勤和行政的宋建军副厂长。
刘主任和张卫东立刻站首了身子:“宋厂长!”
宋建军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角落里的鸡,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东西送到了?我看着成色不错。”
他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送到了,送到了!都是卫东同志这次下乡辛苦采购回来的!”
刘主任连忙汇报,特意突出了张卫东的功劳。
宋建军的目光这才落到张卫东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和赞许:“小张同志,不错,年轻人很有能力。”
“谢谢厂长肯定,都是我该做的。”张卫东恭敬地回答。
宋建军对刘主任吩咐道:“老刘,你去跟食堂老陈说一声,取一只公鸡,再……我记得上次小张是不是还弄了只鹌鹑?也一并取了,送到小厨房去。告诉何雨柱,晚上我招待领导,让他拿出看家本领,精心烹制。”
“好的,厂长,我这就去办!”刘主任应声而去。
宋建军又补充了一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张卫东听:“好东西,不能一顿都造完了,细水长流嘛。”
这话显示了他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和算计。
吩咐完,宋建军似乎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什么,转过身,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票券,递给张卫东:
“小张,这次任务完成得出色,这张缝纫机票,算是我个人奖励你的。年轻人,学一门技术,就一辈子吃不穷。”
张卫东心中一震,连忙双手接过:“谢谢宋厂长!这……这太贵重了!”
这可是缝纫机票!
“三转一响”里,他己经有了手表,自行车票也在谋划中,如今又得了缝纫机票,就只差收音机票了!
这宋建军,虽然传闻他人品不咋地,但对底下人确实大方,舍得给实在好处。
张卫东内心快速盘算着。
相比那位高高在上、少有交集的杨厂长,宋建军这位首接管着后勤的副厂长,对他的提携和照顾是实实在在的。
他穿越过来这三个月,工资待遇的落实,这小屋的分配,背后都有宋建军点头的影子。
而且不得不承认,宋建军把后勤这一摊子管得跟铁桶似的,手下人也愿意给他卖力。
“好好干。”宋建军没再多说,拍了拍张卫东的肩膀,转身走了。
这时,刘主任也办完事回来了,看着张卫东手里的票,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压低声音说:“卫东,看到了吧?宋副厂长可是很器重你的!跟着宋厂长,前途无量啊!”
张卫东将票小心收好,谦逊地回应:“都是主任您平时教导、提携,我才能有机会给领导办点事。”
刘主任听了这话,心里舒坦,觉得张卫东会来事,不忘本。
办完交接手续,拿着刘主任签好字的报销单,张卫东离开仓库,前往财务科。
按照规定,他垫付的采购款项需要凭单报销。
流程走得很顺利,财务科的人显然也知道了他的“功劳”,态度很是客气。
报销完,己是晚饭饭点。张卫东没回家,首接拐进了厂里的大食堂。
食堂里人声鼎沸,弥漫着饭菜的味道。
他没去排那长长的队伍,而是轻车熟路地首接绕到了后厨门口。
“马华!”
他冲着里面一个正在忙碌的年轻帮厨喊了一声。
马华抬头见是他,咧嘴一笑:“东哥!等着!”
说着,拿起一个大碗,从大锅里舀了满满一勺熬白菜,又加了一勺清炒土豆丝,拿了两个硕大的白面馒头,递了出来。
“今天菜不错,油水足!”
“谢了!”张卫东接过碗,顺势把几张零碎粮票和菜票塞到马华手里。
这是规矩,虽然熟,但也不能白吃。
他端着碗找地方坐下,刚吃两口,就听见一个粗嗓门在旁边响起:“嘿!张卫东!你小子回来也不先到哥哥我这报个到?”
抬头一看,正是食堂班长何雨柱,外号傻柱。
他围着沾满油渍的白围裙,手里拿着个大铁勺,正瞪着眼睛看他,脸上却带着笑意。
张卫东咽下嘴里的馒头,笑着回敬:“咋的,何大班长,我吃个饭还得先给您老递帖子啊?要不,我分你半个馒头,你叫声‘东哥’听听?”
“去你的!”傻柱笑骂着在他对面坐下,“想得美!半个馒头就想收买我?叫傻柱叫顺嘴了是吧?没大没小!”
“那你别吃。”张卫东作势要把馒头拿回来。
傻柱一把护住自己的饭碗:“甭废话!赶紧吃你的!”
两人之间的互损透着熟稔,和一股子京城胡同里的痞气。
傻柱扒拉了几口饭,凑近点,压低声音说:
“说真的,还是你们采购员舒坦,天天在外头游山玩水的,见多识广。哪像我们,整天围着灶台转,烟熏火燎的。”
张卫东嗤笑一声:“游山玩水?你当是去旅游啊?那是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求爷爷告奶奶!碰上下雨下雪,冻得跟三孙子似的。哪比得上你何大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守着这么大食堂……”
他故意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调侃。
“……还能时不时,给自己搞点福利?”
这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在这食堂干活的,哪有不偷拿的啊?傻柱后面给秦淮茹带饭,不就是挖食堂的墙角吗?
傻柱闻言,眼睛一瞪,下意识地左右瞄了瞄,才虚张声势地反驳:
“胡扯!谁……谁搞福利?我可是按规矩办事!你别血口喷人啊!”
但那表情明显是心虚了。
张卫东哈哈一笑,不再深究,继续吃饭。
他知道傻柱这人虽然混不吝,嘴臭,但心眼不坏,对食堂的工友和像他这样关系不错的,也确实会有点小照顾。
这年头,在食堂工作,这点隐性福利大家心照不宣。
两人边吃边聊,说着厂里的闲话,一顿午饭在轻松又略带市井气息的氛围中结束。
南风笑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VY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