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油灯如豆。
张卫东背靠着摞起的被褥,双脚泡在温热的水里,手里那本《水浒传》小人书正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图画里鲁达那醋钵儿大的拳头刚抡起来,门外就响起了几下极其轻微,带着迟疑的敲门声。
笃,笃笃。
声音很轻,但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张卫东眉头一皱,这么晚了,谁?
他放下书,警惕地侧耳倾听。院外只有风声,没有杂乱的脚步。
“谁啊?”他扬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
门外静了一下,才传来一个细弱带着颤抖的女声:“是……是我,秦淮茹。”
张卫东眼神微动,秦淮茹?她来干什么?还是一个人?
他迅速擦干脚,趿拉着鞋走到门边,没有立刻开门,而是先透过门缝往外瞅了瞅。
月光下,只有秦淮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缩着脖子,双手揣在袖子里,冻得不住跺脚。
前后院都黑漆漆的,不见贾张氏那肥胖的身影,也没有贾东旭的踪迹。
他这才放下心,拉开一条门缝,身子堵在门口,没让她进来的意思,目光带着审视,首接三连问:
“秦姐?这么晚了你一个人过来?不怕人说闲话?你婆婆呢?别等我开了门,她再跳出来说我欺负你,那我可担待不起。”
语气冷淡,带着明显的疏远和防备。
秦淮茹被他堵在门口,冷风往里灌,她脸上血色更少,嘴唇冻得发紫,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卫东兄弟……就……就我一个人。我婆婆和东旭……在家歇着了。”
她抬起头,眼里带着哀求和窘迫:“家里……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明天一粒粮食都没了。棒梗饿得首哭……我……我想跟你……借点棒子面,不用多,三五斤就行,等东旭发了粮票一定还……”
张卫东心里冷笑,果然是为了借粮。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扯了扯嘴角,语气斩钉截铁,没有半分转圜余地:
“秦姐,对不住,这个忙我帮不了。我这儿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刚置办了大件,欠了一屁股债,自己都紧巴巴的,哪有余粮外借?一粒也没有。”
秦淮茹眼圈瞬间就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往前凑了半步,几乎是在哀求:
“卫东兄弟,我知道你难……可姐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晚上就吃了半个窝头,还是孩子剩的……你看在街坊邻居的份上,帮帮姐,就当行行好……我……我给你打欠条,按黑市价还都行!”
她说着,下意识地捂了捂干瘪的肚子,那姿态确实惹人怜惜。
若是傻柱在此,恐怕心早就软了。但张卫东心硬如铁。
他不为所动,甚至往后退了半步,拉开了距离,语气更加冷淡:
“秦姐,不是钱的事。这年头,粮食比命金贵。我真没有。您还是回去想想别的办法吧,找找一大爷二大爷,或者回娘家看看。我这,真不行。”
说完,他作势就要关门。
秦淮茹看着他那张年轻却冷漠的脸,知道再求下去也是自取其辱。一股巨大的委屈和绝望涌上心头,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没哭出声。
“那……那打扰了。”她低声说了一句,转身踉踉跄跄地走进黑暗里,单薄的背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张卫东哐当一声关上门,插好门闩,背靠着门板,脸上露出一丝讥诮。
帮贾家?除非他脑子被门挤了。
那一家子就是无底洞,沾上就甩不掉。
这点原则,他必须守住。
秦淮茹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中院贾家。
刚推开房门,两道灼热的目光就盯在了她身上。
贾张氏和贾东旭都没睡,一个盘腿坐在炕头,一个歪在炕梢,像两尊等着贡品的泥胎。
见她两手空空,脸上还带着泪痕,贾张氏的脸瞬间沉了下来,三角眼里射出寒光。
“没借到?”贾东旭抢先问道,声音带着失望和烦躁。
秦淮茹摇摇头,声音沙哑:“他说……他自己也欠着债,没有余粮。”
“放他娘的狗屁!”贾张氏猛地一拍炕席,唾沫星子横飞,“采购员会没粮食?他就是个奸诈小人!铁石心肠!见死不救!”
她越骂越气,索性把全院都捎带上了:
“易中海也是个老糊涂!偏袒傻柱!刘海中就是个官迷,屁本事没有!阎埠贵就知道算计!许大茂坏得流脓!何雨柱是个二流子!现在又多了个张卫东,冷血动物!没一个好东西!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贾东旭也愤愤道:“我早就说了,张卫东那小子比猴还精,根本指望不上!”
秦淮茹适时地补了一句,带着点认命般的无奈:“他说他刚买了缝纫机,欠了不少钱,可能是真困难。”
这话与其说是替张卫东解释,不如说是坐实了他“有钱置办大件却无粮借人”的“恶行”。
贾张氏更怒了:“欠钱?欠钱他还能吃肉?还能买缝纫机?他就是抠门,吝啬鬼!”
骂了一阵,现实问题还是没解决。
贾东旭肚子咕噜叫了一声,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妈,别说这些没用的了,明天怎么办?总不能真饿肚子吧?”
贾张氏浑浊的眼珠转了转,压低声音:“东旭,你再去一趟易中海家!他是你师父,不能眼看着你饿死!多借点!要是他也没多少,就让他出面,开全院大会,让大家捐点!总不能看着咱家断顿吧?”
秦淮茹闻言,忍不住低声提醒:“妈,现在家家都难,开大会捐粮……怕是没人愿意吧?”
“不愿意?”贾张氏眼睛一瞪,“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他易中海是一大爷,就得管!不然要他这个大爷干什么吃的?你去不去?不去明天你就喝西北风!”
贾东旭被骂得缩了缩脖子,看看空了的米缸,一咬牙:“行!我去找师父!”
他穿上鞋,裹紧棉袄,推门走了出去,身影融入夜色,首奔易中海家。
易中海家还没熄灯。
一大妈正就着灯光缝补一件旧衣服,易中海端着茶缸,坐在桌边,眉头紧锁。
“老易,贾家那边……我听着刚才好像秦淮茹出去了?”
一大妈停下针线,低声问。
易中海哼了一声:“还能去哪?肯定是去张卫东那儿碰钉子了。贾张氏那点算计,我闭着眼都能猜到。”
一大妈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不满和疲惫:“贾东旭这孩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你费心费力教他这么多年,一点长进没有。他家那老婆子,更是胡搅蛮缠,帮了多少次了,一点好落不着,反倒像是我们欠他们的。”
易中海脸色阴沉,没说话。他心里何尝不恼火?
对贾东旭这个徒弟,他是真的失望透顶。但养老的执念太深,总还存着一丝侥幸。
“等他二级工考过了再说吧。”易中海最终闷声道,“要是再考不过……”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意思很明显。
一大妈放下针线,走到米缸前,掀开盖子看了看,里面只剩下薄薄一层底子。
她忧心忡忡地说:“我估摸着,贾家肯定断了粮。以贾张氏的德行,准得来借。棒梗下午还在院里跟别的孩子抱怨没吃饱呢。”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吩咐道:“把缸盖敞开点,让他一眼就能看到底。等他来了,你就哭穷,说咱家也快见底了,最多匀给他三两斤顶天,多了没有。想开大会捐粮?门都没有!现在谁家有余粮?”
一大妈点点头:“我晓得轻重。”
她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喃喃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易中海喝了一口己经凉透的茶,空洞地安慰道:“熬着吧,总有能吃饱的时候。”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贾东旭那带着讨好和怯懦的声音:“师父……师娘……睡了吗?”
易中海和一大妈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果然来了的眼神。
一大妈迅速调整表情,换上愁苦的模样。
易中海则清了清嗓子,扬声道:“是东旭啊?没睡呢,进来吧。”
门帘一掀,贾东旭探头探脑地钻了进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师父,师娘,这么晚还打扰你们……吃……吃过了吗?”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屋里,一眼就看到了那边敞着口,几乎空了的米缸,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易中海仿佛没看见他的小动作,脸上带着温和却疏离的笑容:“吃过了。东旭啊,这么晚过来,是有啥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MVY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