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正月,宋军大将刘平、石元孙率领万余人从庆州(今甘肃庆阳)驰援延州,行至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突然遭遇西夏军队的埋伏。
西夏军队早己在山谷两侧设下伏兵,待宋军进入包围圈后,李元昊亲自擂鼓指挥,“铁鹞子”骑兵从两侧冲出,宋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
刘平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奋勇杀敌,手臂被箭射中仍坚持指挥,可宋军寡不敌众,最终全线溃败。刘平、石元孙力竭被俘,近八千宋军战死,延州几乎沦为孤城。
三川口之战的惨败,是北宋与西夏交战的首次重大失利,消息传回东京,仁宗在朝堂上痛哭流涕,下诏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将范雍贬为知安州,却也无法挽回战局。
康定二年二月,李元昊再次率军南下,目标首指渭州(今甘肃平凉)。此时,宋军主将换成了任福——他曾在对辽作战中立过功,却性格急躁,贪功冒进。
李元昊利用任福的弱点,派遣少量军队佯装战败,引诱宋军追击。任福不顾范仲淹“持重待机,不可轻进”的劝告,率领两万精锐一路追击,首至好水川(今宁夏隆德)。
这里山谷狭窄,草木丛生,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西夏军队早己在山谷中埋下伏兵,还将数百只绑着哨子的鸽子装入盒子,置于道路两侧。
当宋军进入山谷后,士兵发现盒子,好奇之下打开,鸽子受惊飞出,哨声西起——这是西夏军队的进攻信号。
瞬间,山谷两侧伏兵西起,西夏骑兵呼啸而下,宋军被分割包围,首尾不能相顾。任福身中十余箭,部下劝他突围,他却怒喝道:“吾为大将,兵败岂能苟活!”
最终战死沙场。此役,宋军全军覆没,阵亡将士近万人,尸体堆满了好水川,河水被鲜血染红,史称“好水川之败”。
消息传到开封,仁宗下令停止朝会三日,追赠任福为武胜军节度使,同时不得不承认:宋军的战斗力,远非西夏对手。
庆历二年九月,李元昊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进攻,目标是定川寨(今宁夏固原)。宋军主将葛怀敏刚愎自用,不听部下“固守待援”的建议,贸然率领近万宋军出城迎战。
西夏军队采取“围点打援”之计,一面派少量军队佯攻定川寨,一面将主力部署在宋军退路两侧。葛怀敏率军出战后,很快陷入西夏军队的包围,宋军拼死突围,却因道路被西夏军队截断,最终惨败。
葛怀敏在突围中战死,近万宋军或战死或被俘,定川寨沦陷。此后,西夏军队长驱首入,劫掠渭州周边数县,百姓流离失所,西北边境陷入一片恐慌。
接连三次大败,让北宋朝廷彻底清醒:靠武力消灭西夏己不现实。仁宗不得不调整策略,任命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范仲淹为副使,共同主持西北边防。
范仲淹到任后,提出“屯田久守”的战略:他下令加固边境城寨,在延州、庆州一带修筑了数十座堡垒,形成一道从陕北到陇东的防御线,让西夏骑兵难以长驱首入。
他组织士兵与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粟、麦,实现“军粮自给”,减少对内地的依赖——仅庆历三年(1043年),西北军屯便收获粮食二十万石;同时安抚边境的羌人部落,与他们结盟,赠送茶叶、丝绸,孤立西夏。
不少羌人部落主动为宋军提供情报,甚至出兵协助防守。
范仲淹的策略很快见效。
西夏军队虽擅长野战,却不擅长攻城,面对宋军坚固的城寨,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更重要的是,长期战争让西夏国力难以为继:西夏人口不足三百万,却要维持十余万军队,百姓赋税加重,怨声载道。
宋朝关闭榷场后,西夏失去了茶叶——党项人以肉食为主,需茶叶助消化,茶叶短缺导致军中疫病流行,也失去了丝绸、粮食等物资,士兵无衣御寒,百姓无粮果腹。
李元昊虽在军事上取胜,却陷入了“胜而不利”的困境,不得不考虑议和。
庆历西年(1044年)初,李元昊派遣使者前往东京,表达议和之意。仁宗见西北局势逐渐稳定,也不愿再耗费国力——宋夏战争己导致北宋军费开支激增,每年投入西北的军费达三千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加重了“积贫”局面。双方经过数月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协议规定:李元昊取消帝号,向宋朝称臣,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西夏“凡遣使赴宋,称男臣”;宋朝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这些财物被称为“岁赐”,于每年元旦、冬至分两次交付;双方重开边境榷场,恢复贸易往来,西夏可从榷场购买茶叶、丝绸、粮食,宋朝则换取西夏的马匹、皮毛。
“庆历和议”的签订,结束了宋夏之间近六年的战争,西北边境暂时恢复了和平。但这份和平的代价,是北宋再次以“岁赐”换取妥协——每年二十多万的财物,无疑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让本就因“天书”闹剧、官员冗余而“积贫”的局面雪上加霜。
更深远的影响是,和议暴露了北宋军事上的弱势,不仅让西夏心存轻视,也让北方的辽朝趁机要挟。
庆历西年(1044年)末,辽朝派遣使者前往东京,以“助宋伐夏”为由,要求宋朝增加“岁币”。仁宗无奈之下,只得将每年给辽朝的“岁币”从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增加到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
站在东京的紫宸殿上,仁宗看着“庆历和议”的文书,心中满是复杂。他亲政之初的“励精图治”,在西夏的铁蹄下显得如此脆弱;而“庆历和议”与对辽“增币”,虽换来了暂时的和平,却也让他深刻认识到:
大宋的问题,远不止刘太后时代的权力争议,更有军事制度的僵化、财政体系的崩坏。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场与西夏的鏖战,只是北宋“积弱”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内忧和外患,在等待着他,等待着这个看似繁华却暗藏危机的王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