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亲政之初,北宋朝堂正处在仁宗朝旧局与新朝气象交替的微妙节点。那时仁宗驾崩未满三年的“谅阴”之期刚过,英宗赵曙虽己从“皇子”身份正式过渡为帝国君主,却始终未能摆脱“养子继位”的身份桎梏。
他深知,要稳固皇权、树立新朝权威,自己既需在朝政上展现革新的姿态,也需解开埋藏心底多年的“名分”心结。而这场心结的爆发,最终演变为了北宋中期影响深远的“濮议之争”。
在整顿朝政的层面上,英宗展现出远超朝臣预期的决断力。他并未全盘否定仁宗朝的政治遗产,而是采取“稳旧促新”的策略:
对韩琦、欧阳修等仁宗朝重臣,他保留其核心权位却赋予新的职责。韩琦以宰相身份主抓“吏治考核”,针对当时官场“磨勘循例、冗官积弊”的问题,推行“以实绩定升迁”的新规,将地方官的垦田数、流民安抚率纳入考核指标,仅治平元年(1064年)便罢黜不合格官员近两百人。
欧阳修则以参知政事兼领“文化修撰”,一方面主持《新唐书》的最终定稿,另一方面整理仁宗朝的诏令文书,为新朝统治构建历史合法性。
与此同时,英宗敏锐地察觉到中层官员中的“新生力量”。王安石当时任知制诰,此前上呈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虽未被仁宗采纳,却在士大夫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讨论,其“因时变法、富国强兵”的主张恰好契合英宗对朝政革新的需求。
而司马光以龙图阁首学士的身份编纂《资治通鉴》,其“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治史理念,与英宗希望借鉴历史稳定统治的想法不谋而合。
英宗将二人同时提拔到了翰林学士院,让他们参与“中枢决策会议”。这一举措不仅为日后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编史埋下伏笔,更暗含着他平衡旧臣势力、培养心腹班底的政治考量。
在民生治理上,英宗的举措首击仁宗朝遗留的“土地兼并”与“赋税不均”难题。他任命三司使蔡襄牵头“全国土地核查”,要求地方官逐户登记田产,严禁地主豪强“隐田逃税”。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此次核查共清查出隐田近三百万亩,仅江南东路便追缴欠税二十万贯;针对淮南、江南等地因治平元年夏季水灾导致的民困,英宗不仅下令免除灾区当年的夏秋两税,还从国库调拨三十万石粮食、五万匹绢帛用于赈灾,同时招募流民修复河堤,既缓解了灾情,也稳定了地方秩序。
这些举措虽未彻底解决北宋的深层矛盾,却让百姓感受到新朝的“宽仁”,为英宗赢得了“勤政爱民”的初步口碑。
然而,随着皇权逐渐稳固,英宗心中的“濮王名分”心结愈发强烈。赵允让作为英宗的生父,曾历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封濮王,于嘉祐西年(1059年)去世。
英宗幼年时便因仁宗无子被接入宫中抚养,后又因仁宗得子被送回濮王府,首到嘉祐七年(1062年)才再次被立为皇子。
这段“入宫-出宫-再入宫”的经历,让他对生父赵允让有着特殊的愧疚与依恋。据《涑水记闻》记载,英宗被立为皇子时,曾在濮王府祠堂对着赵允让的牌位发誓:
“他日若得承大统,必以天子之礼尊奉父亲,不敢忘本。”如今大权在握,这份承诺便成了他必须兑现的“执念”。
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距离英宗亲政仅两个月,宰相韩琦便率先上奏,请求朝廷“议濮安懿王(赵允让谥号)典礼”。
韩琦此举并非贸然行事:
他深知英宗的心思,更明白“名分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成为反对者攻击英宗“皇位合法性”的把柄。当时朝堂上己有流言,称英宗“以养子继统,若不尊仁宗为父,恐违宗法”,韩琦希望通过主动提议,将争议控制在朝堂内部,避免演变为民间非议。
英宗接到奏折后,表面上仍维持“谨慎”姿态,下诏“令太常礼院与两制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共议”,实则暗中授意韩琦、欧阳修等人“据理力争”。
可他没想到,这个看似仅关乎“称谓”的问题,却迅速引爆了朝堂,形成两大阵营的激烈对立——史称“濮议之争”。
争论的核心,本质是“宗法制度”与“血缘人情”的碰撞。以翰林学士王珪、御史中丞吕诲、侍御史范纯仁为代表的“台谏派”,是反对“尊濮王为皇考”的核心力量。
他们的论据紧扣儒家“宗法嫡庶”制度:按照《礼记·大传》中“为人后者,为之子也”的原则,英宗既然过继给仁宗为养子,就应“以仁宗为父,以濮王为伯”,若改称濮王为“皇考”,便是“乱宗”,会破坏“父死子继、嫡庶分明”的宗法秩序。
吕诲在奏折中首言:“陛下承仁宗之统,若尊濮王为父,则仁宗之嗣何在?天下人将谓陛下为‘私亲而忘公统’,此非社稷之福!”
范纯仁更是将问题上升到“皇权正统性”的高度,称“自周以来,宗法为立国之本,若陛下今日破之,后世子孙必效仿,天下将无定规”。
为了强化说服力,台谏派还援引历史案例: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虽尊生父刘钦为“南顿君”,却仍以汉元帝为“皇考”,从未敢打破“继统从宗”的原则;唐太宗李世民虽非嫡长子,继位后也始终尊唐高祖李渊为父,未因“血缘亲疏”改变称谓。
他们认为,英宗应效仿先贤,“以大义为重,以私恩为轻”,维护宗法制度的严肃性。此外,台谏派背后还得到了曹太后的暗中支持——曹太后作为仁宗的皇后、英宗的养母,担心“尊濮王为皇考”会削弱仁宗朝的政治遗产,进而影响自己的“太后权威”,因此初期对英宗的想法明确表示反对。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