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0章 露水落了名,城会回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灾降临?我靠唱戏在末世建座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MWP3/ 章节无错乱精修!
 雨落埋骨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晨光漫过安和城的青瓦,檐角铜铃被风拨响第一声时,李瘸子正猫着腰在谷仓清点新收的秋粮。

他粗糙的指腹碾过金黄的麦粒,忽然耳中嗡鸣——不是年老耳背的混沌响,倒像有人拿细针轻轻挑动耳骨。

抬头看,竹编的簸箕正微微震颤,晒在上面的谷粒竟随着震颤蹦跳,一颗两颗,落回谷堆时竟撞出细碎的节奏。

"邪乎。"他嘀咕着蹲下身,枯瘦的脊背蹭过谷袋,将耳朵贴在夯实的泥地上。

这一贴,浑身的老寒腿都忘了疼——地底下传来闷声闷气的号子,"嗨哟!

夯土齐——嗨哟!

城墙立——"分明是三年前修东墙时,他扯着破锣嗓子领的夯土调。

那时候他还没瘸,带着三十个流民,一夯一夯砸实城基,汗水浸透粗布短打,号子喊得震飞了枝头麻雀。

"老伙计,敢情你把这调子刻进骨头里了?"李瘸子咧开缺了门牙的嘴,抓了把麦子撒向空中。

金亮的麦粒在晨光里划出雨线,落地时竟真跟着号子的节拍蹦跳,"噼啪"声和着"嗨哟"声,倒像谷仓里藏了支看不见的戏班。

"李叔!"谷仓外传来小豆子的吆喝,"顾先生让您把新粮账册送书房去!"

李瘸子拍着裤腿站起来,被麦芒扎得发痒的手背还沾着粒麦子。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麦种,突然觉得这泥地比自家热炕头还亲——从前怕它硬邦邦硌脚,如今倒像揣了块热乎的火炭,焐得人心尖发颤。

顾晏的书房飘着松烟墨香时,他正对着案上的《城音录·地脉篇》皱眉。

昨夜三更记下的红玉井光网涟漪时间,与阿丑画在牛皮纸上的青玉碑滴露时刻严丝合缝,墨迹未干的数字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他翻出阿丑新交的"市声图谱",炭笔在纸上游走如游龙——集市的讨价声、学堂的读书声、工坊的锤打声,所有声波竟在城中心的青玉碑处交汇,织成一张细密的网。

"原来如此。"他指节抵着眉心,突然笑出声。

案头的烛火被他的气浪带得一晃,映得"音络"二字的墨迹微微发颤。

笔锋悬在纸页上方顿了顿,终是重重落下:"城非砖石所筑,乃百姓同声所凝。

自此以后,凡入此城者,呼吸皆成律,脚步自有节。"

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巡防队的铁蹄声撞碎了晨雾。

顾晏推开窗,正看见大牛黑铁塔似的身影跨下战马,铁盔上的红缨被风吹得乱颤。

北岭的松涛卷着晨露时,大牛正攥着佩刀刀柄。

突然狂风骤起,碗口粗的松树被吹得东倒西歪,落叶打着旋儿飞起来,竟像有人拿着鼓槌在敲天鼓。

他刚要喊"避——",风里突然飘来脆生生的童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是启音院的晨课!

大牛猛地抬头,就见整片松林的枝叶摆动起来,松针擦过松针的"沙沙"声,竟和孩子们的诵读严丝合缝。"天——"他骂了半句,铁盔"当啷"掉在地上。

粗粝的拇指抹过眼尾,他挥手止住要找掩体的弟兄:"都给老子站首了!"

风停时,松针上的露珠"滴答"落进他颈窝。

大牛弯腰捡起铁盔,冲队副吼:"传令下去!

北岭设'风课哨',每日辰时开放半个时辰,让启音院的娃来这儿读书!"队副张了张嘴,被他瞪得缩脖子:"树听得见,娃们也得知道——他们念的书,能让山都跟着打拍子!"

苏云织站在青石板巷口时,正看着张婶子捶打衣裳。

她本在哼《绣荷包》,捶到第三下,隔壁挑水的王二柱接上了《赶牲灵》,再往前,哄娃的刘嫂子又续上《摇篮曲》。

调儿不一样,可节奏像串了线的糖葫芦,自然得像是一个人在唱。

"阿丑。"她转头,哑戏班主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攥着七八个陶埙。

他打着手语:要采这些"野参"?

苏云织点头,指尖抚过陶埙上的刻痕——这是阿丑用烧红的铁签子刻的,每道痕对应一种音色。"从前我们怕声音断了,拿戏谱捆着。"她轻声说,"现在让它们像野草,风往哪吹,就往哪长。"

三日后,阿丑捧着陶埙来找她时,陶埙口还沾着露水。

苏云织接过最小的那支,凑到唇边轻吹。

清越的音波撞出来,竟不是单一的调儿——有张婶子的《绣荷包》,有王二柱的《赶牲灵》,有刘嫂子的《摇篮曲》,还有李瘸子谷仓里的麦浪响,顾晏书房的墨香翻,大牛北岭的松涛和。

"这是......"她的指尖在陶埙上微微发抖。

阿丑打着手语:它们自己合的。

苏云织突然想起母亲的银钗。

那支银钗跟着戏箱走了大半个大乾,母亲咽气前塞给她:"留着,等你压得住台的时候用。"她翻出妆匣,银钗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走到洞天灵泉边,她闭眼将银钗投入泉心。

"叮——"

泉水泛起涟漪,水面映出十八根地鸣石柱的影子。

每根石柱都在轻轻震颤,石纹里渗出细密的光,像有无数萤火虫顺着石缝往上爬。

当夜,苏云织坐在百草园畔的青石上。

月光漫过青玉碑,那株从"柳春娘"和"苏云织"中间钻出的新芽,正随着夜风轻轻摇晃。

每晃一下,就有一缕极淡的音丝浮起来,和远处的蛙鸣、虫吟、夜风穿林声缠在一起,织成一张透明的网。

她起身,搬来旧戏台边那面破鼓。

鼓皮早裂了道缝,可她抬手一敲——

"咚——"

鼓声未散,西野回应。

井沿的青石板震出细密的颤纹,瓦当上的霜花簌簌落,连埋在地下的断剑残鞘都发出低吟,像在应和什么古老的歌谣。

苏云织闭眼微笑。

她听见洗衣的槌声、挑水的号子、读书的童音,听见夯土的号子、松涛的和鸣、陶埙的合曲,所有声音都汇进这面破鼓里,变成城的心跳。

"你看,"她对着青玉碑轻声说,"它会自己说话了。"

山风突然大了些。

她睁眼时,有一缕极轻的童谣从山影深处飘来,像被风吹散的棉絮,又像谁在云端轻轻哼唱:"星子落,月牙弯,阿娘等我回家饭......"

尾音被风扯得细碎,可苏云织听得真真切切。

她站起身,破鼓还在震颤,余音裹着山风往更远处去了。

夜风卷着草屑掠过她发梢时,她望着山影里那团模糊的黑影——像被风吹散的鸦群,又像......等待黎明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MWP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灾降临?我靠唱戏在末世建座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MWP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