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苏云织的妆匣里传来细碎的响动。
她正对着铜镜理鬓边的珠花,银簪刚别到一半,那声音又起——像是毛笔在宣纸上拖行的沙沙声,混着极轻的墨汁晕染声。
她转身掀开妆匣,那支浸过灵泉的朱砂笔正立在丝绒衬布里,笔锋微颤,竟在匣底的素笺上缓缓游走。
"救......我......"
字迹比昨夜更清晰些,笔锋却发虚,像被泪水洇过。
第三笔刚起头,笔杆突然一沉,墨迹断成个模糊的点。
苏云织伸手去扶笔,指尖触到笔杆的刹那,一阵刺痛从掌心窜上来,眼前闪过片段:焦黑的断墙、半截褪色的戏服水袖、还有个蜷缩在瓦砾里的身影,正攥着半块带墨痕的陶片。
"阿织!"
顾晏的声音从楼外传来。
苏云织收了神,将朱砂笔揣进袖中,掀帘出去时正见他抱着卷竹简,发带在风里飘得凌乱:"东渠的水纹记到第七遍了。"他展开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波浪形的划痕,"昨夜'救我'二字出现时,暗河的振动频率突然拔高,和西南方向的地脉波动......"他指尖点在竹简末端,"交叠了。"
"西南?"苏云织想起昨夜灵泉里映出的歪脖子柳树,"可那方向是焚风原,三年前那场大火烧了整座山。"
"所以更奇。"顾晏从怀中摸出块黑黢黢的碎陶,边缘还沾着炭灰,"大牛今早去马厩,发现槽头的老马对着西南方向嘶鸣,蹄子刨出了这个。"他将陶片递给苏云织,"你看这纹路。"
陶片上的刻痕极浅,却让苏云织呼吸一滞——那是《长生殿》的戏文简谱,和她戏班里教孩子们的一模一样。
"李主管在西市收了二十口新陶瓮。"阿丑的手语突然从廊角传来。
他站在阴影里,手指快速比画着,喉间发出含混的"嗬嗬"声——这是他用震动频率模仿人声的方式。
苏云织懂他的意思:陶瓮能扩声,能把安和城的戏腔传到更远的地方,也能把远方的求救声收进来。
"去东渠。"苏云织当机立断,"把阿丑编的《引声诀》刻进瓮里,再让哑孩子们用手语打拍子——地脉能记声音,活人也能。"
东渠边早围了一圈人。
李瘸子的竹杖点得青石首响,几个壮实汉子正把新陶瓮往水里按。
苏云织走近时,最中央那口瓮突然"嗡"地一震,水面腾起一串水泡。
"听!"李瘸子的手按在瓮壁上,青筋暴起,"不是地脉记忆,是活人的气音!"
众人屏息。
陶瓮里先是传来粗重的喘息,接着是指甲刮过石壁的刺响,最后是个沙哑的女声,带着血沫的腥气:"救......救戏文......"
"是戏班的人!"人群里突然挤进来个老妇人,她腰间系着褪色的戏裙,"三年前焚风原大火,我们'春台班'的人全被困在戏楼里......"她抓着苏云织的袖子,眼泪把戏裙上的牡丹都洇皱了,"我女儿小桃,她唱《牡丹亭》的杜丽娘最是婉转......"
苏云织攥紧老妇人的手,转头看向顾晏:"需要多少人?"
"三十个精壮,五车粮,十口陶瓮。"顾晏早把竹简卷进袖中,"大牛带防卫队开路,阿丑和哑孩子们跟去——他们的手语震动能当信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东渠里摇晃的陶瓮,"更要带戏服、带锣鼓、带《引声诀》的曲谱。
我们要让焚风原的地脉记住安和城的声音,让困在那里的人知道......"他看向苏云织,眼底的光比晨露更亮,"有人来接他们回家了。"
晌午时分,大牛的马队出了城门。
苏云织站在城楼上,看那队人马像根银线,慢慢融进雾里。
她袖中的朱砂笔又开始发烫,这次不是灼痛,而是带着温度的震颤,像有人隔着千山万水在敲她的掌心。
"阿织。"顾晏走上前,将件狐裘披在她肩上,"李主管说西渠的水也开始哼《引声诀》了。"他指着远处,"你看。"
顺着他的指尖望过去,西渠的水面浮着层薄雾,雾里隐约有影子在动——是穿戏服的身影,是打腰鼓的孩子,是捧着陶瓮的老人。
那是安和城的百姓,自发聚在渠边,跟着哑孩子们的手语拍掌,跟着戏班里的琴师哼曲。
"他们在给焚风原的人传声。"苏云织笑了,眼尾的泪痣在阳光下闪了闪,"戏文不是唱给人听的,是唱给地听的——可地听了,人就有救了。"
风掀起她的衣袖,袖中朱砂笔突然剧烈震动。
苏云织慌忙掏出来,就见笔锋悬在半空,墨汁顺着笔尖往下淌,在虚空中写出一行歪斜的字:
"往西南,老柳树下,有戏台。"
字迹刚落,笔杆"啪"地掉在城砖上。
苏云织弯腰去捡,却见笔锋沾着的墨汁在砖缝里洇开,开出朵极小的墨色牡丹——和她戏服上的刺绣一模一样。
三百里外的焚风原,焦土下的暗窖里。
小桃蜷在草堆上,手指抠着石壁上的刻痕。
那是她用碎瓷片刻的《牡丹亭》戏文,刻到"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时,瓷片断了。
她的喉咙肿得说不出话,可听见头顶传来的震动时,还是拼尽最后力气,用指甲在石壁上划拉——
"救......戏文......"
暗窖顶端的石缝突然漏下光来。
她眯起眼,看见几个穿铠甲的身影正往下爬,为首的大汉朝她喊着什么。
接着,更清晰的震动传来——是《引声诀》的调子,是哑孩子们打手语的节奏,是安和城的戏腔混着渠水的哗哗声,顺着地脉钻进来,撞开了压在她心口三年的灰。
她笑了,眼泪砸在石壁上,把"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的刻痕泡软了。
暗窖外,大牛的刀劈开最后一块碎石。
阳光涌进来的刹那,他看见角落里缩着个姑娘,她怀里抱着半座焦黑的戏台模型——和苏姑娘的那个,像极了。
"顾先生!"他扯着嗓子喊,"找着了!"
风卷着戏腔的余韵掠过焚风原,焦土里冒出的绿芽跟着节奏摇晃。
安和城的城楼上,苏云织的朱砂笔突然自己动了。
笔锋悬在她摊开的手心里,笔尖还在抖,字就自己往下走——这次不是求救,是一行清瘦的小楷:
"春台班,小桃,敬候归音。"
墨迹未干,东渠的水声突然拔高,混着全城百姓的唱和,像条看不见的河,朝着西南方向奔去。
作者“雨落埋骨香”推荐阅读《天灾降临?我靠唱戏在末世建座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WP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