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还没停稳,李二狗己经踩着车斗跳了下来。水泥袋堆得老高,木板边缘,铁皮卷成筒状绑在侧面。他拍了拍灰,转头就喊:“陈大壮!卸货组到位没?”
陈大壮从驾驶座跳下来,跨栏背心被汗浸透,一把扯下毛巾擦脸:“人都在呢!就等你发话!”
晒谷场边上己经围了一圈人。有人拎着扁担,有人扛着麻绳,还有几个小孩蹲在水泥袋旁边数编号。但没人动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工具堆在脚边,像一盘散乱的棋。
李二狗没说话,掏出腰间的铜尺,在一块断掉的石墩上敲了一下。
“铛——”
声音不大,可所有人都顿住了。
他举起铜尺,声音平首:“听好了。今天不是谁力气大就抢着干,是按活分人。谁干啥,我说了算。”
人群安静下来。
“陈大壮,带青壮年清废墟,砖窑那边塌的墙先拆,渣土运到后坡填坑。”
“赵铁柱,水泵和电线归你,广播线路顺一遍,晚上要能通电。”
“孙二娘,伙食交给你,中午饭十一点开锅,水必须烧够。”
“剩下的人,跟我量地基,新米厂的位置不能偏一寸。”
他说完,把铜尺重新插回腰带。
没人再争。
陈大壮吆喝一声,一群人扛着工具往砖窑走。赵铁柱背着工具包蹲到配电箱前,拧螺丝的声音立刻响起来。孙二娘撸起袖子,端着盆往厨房方向快步走。
李二狗拿起一根长竹竿,一头插进土里,另一头交给老农李三叔:“从这儿开始,十米一标记。”
太阳刚爬过山头,晒谷场己经动了起来。
---
灌溉渠那段最难搞。
原先的沟被炸出个大豁口,底下土松得一踢就塌。几个老农蹲在边上抽烟,说不如改道,绕开这段省事。
李二狗没接话,蹲下去用旱烟袋杆戳了戳土层。杆子陷进去半截,出时带出一股湿泥味。
他记得爹说过一句话:“水脉跟着龙骨走。”
那时候他不懂什么叫龙骨,现在明白了。这渠线是祖辈定的,不是随便挖的。改道等于伤筋动骨。
他站起来,冲远处喊:“铁柱!钢筋网还能用不?”
赵铁柱正趴在地上查线路,抬头应了一声:“有!改装车底下还压着两卷!”
“全搬过来!垫底用!”
半小时后,拖拉机轰隆着把钢筋网拖到渠边。李二狗带着人铺网,一层压一层,用铁丝绞紧。陈大壮带人抬石头编笼子,一笼笼码在两侧,像给渠穿上铠甲。
一个老农抽完烟,走过来看了看,点点头:“这法子行。结实,还不费人工。”
李二狗抹了把汗:“等春耕前灌上水,泡三天,稳得住。”
老农拍拍他肩膀:“你爹要是看见,也得说句‘值’。”
他没回话,低头继续钉木桩。
---
祠堂地基是下午动工的。
原本只是清理碎瓦,结果锄头一刨下去,“当”一声脆响。
“有东西!”挖坑的王老五喊了一嗓子。
几个人围过去,拿铲子慢慢掏。半块石碑露了出来,表面裂开,字迹糊成一片。
“晦气!”有人往后退,“埋都埋了还挖出来,不怕招事?”
“别埋。”李二狗走过来,蹲下身,用袖口擦了擦碑面。
泥垢抹开,露出一角字。
是个“守”字。
和他铜尺上的字,一模一样。
他手指停在那个字上,没动。
身后有人嘀咕:“该不会是啥古董吧?”
“看着破得很,还能值钱?”
“赶紧盖上,别惹麻烦。”
李二狗站起身,声音不高:“谁也不准埋。这块碑,我要看清楚。”
他叫来陈大壮,两人一起把残碑抬到平整处。又找来清水冲洗,总算看清几行刻痕:
“……守界立碑,镇土安民……阵启于心,力生于信……”
字不成句,但意思能懂。
他盯着看了很久,转身去找苏锦月。
她正在帮孙二娘核对建材清单,听见脚步声抬头。
李二狗把沾着泥的残碑放在桌上:“你看看这个。”
苏锦月放下笔,伸手抚过碑文。指尖在“守”字上停了几秒。
她低声说:“这是初代守护者留的界碑。我们脚下,可能是阵眼。”
李二狗没说话。
他知道阵眼是什么。上一场仗,他们拼死守的就是它。
现在它不在天上,不在火里,就在脚下这片土里。
“那这村子……”
“从建村那天起,就是为守护而存在的。”她看着他,“你父亲知道,你爷爷也知道。他们不是巧合活着,是使命。”
李二狗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种过地,打过架,握过铜尺,也抱过受伤的人。
现在它要建东西了。
---
太阳斜到屋顶时,晒谷场己经变了样。
废墟清出一大片空地,新米厂的地基打了木桩,横竖成线。灌溉渠铺了钢筋,石笼垒到一半,明天就能封顶。祠堂那块残碑被支起来,盖了防雨布,旁边立了个小木牌,写着“待查”。
李二狗站在场边,手里端着一碗汤。
苏锦月走过来,递给他一双筷子:“喝完再干活。”
他接过碗,没喝,指着碑文问:“你说这‘守’字,是不是也写着‘建’?”
她没回答。
远处,赵铁柱修好了水泵,试水阀一开,哗啦啦的水流冲进渠道。孩子们追着水跑,尖叫着踩水花。孙二娘坐在小凳上数账本,嘴里念叨着明日要买的菜。陈大壮光着膀子刷拖拉机,哼着走调的歌。
广播突然响了。
还是《南泥湾》,音质比昨天好些,没那么沙。
李二狗把空碗递回去,转身朝砖窑方向走。
苏锦月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未平整的土地上,影子拉得很长。
走到新划的菜畦边,李二狗停下,弯腰捡起一块碎石,扔进旁边的筐里。
苏锦月站他旁边,忽然说:“房子可以改。”
他回头:“什么?”
“我说,村子的房子,可以重新设计。”她指着东头一排老屋,“那些墙太厚,采光差,排水也不行。种地要用科学方法,住也不能将就。”
李二狗看着她。
她眼里没有战斗时的冷光,也没有拥抱时的柔软,只有一种很实的东西。
像地基下的钢筋。
他点点头:“你说怎么改,我就怎么干。”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展开。上面画着线条,标着尺寸。
“先从这排屋开始。”她说,“窗户加大,屋顶斜度调整,雨水能导流。院墙打通部分,方便互助。公共区设晾晒台和工具间,不用家家都堆柴火。”
李二狗听着,一句没打断。
风吹过新翻的土,带着湿气。
他伸手接过那张图纸,手指蹭到纸角的折痕。
“明天开工。”他说。
“嗯。”她答。
他转身走向第一户人家的大门,手里攥着图纸。
苏锦月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走进院子。
广播还在放歌。
孩子们围着水渠跑。
一只麻雀落在未立稳的木架上,扑棱一下飞走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灵魂互换后,我成了乡村守护神(http://www.220book.com/book/MWS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