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宁州进入一年中最闷热的时节。社区超市里,刘梅正踮脚整理货架顶层的洗衣液,汗水浸透了浅蓝色工装的后背。
“梅姐,店长叫你去办公室!”新来的临时工小赵探头喊了一声。
刘梅心里咯噔一下。最近没出什么差错啊?难道是晓阳上次在店里打翻糖果罐的事被知道了?她忐忑地擦了擦手,往办公室走去。
出乎意料,店长王姐笑容满面:“梅姐,坐!有个好消息——公司要在新小区开分店,需要提拔个副店长。我推荐了你。”
刘梅愣住了:“我?副店长?王姐你别开玩笑了,我初中文化...”
“和文化没关系!”王姐正色道,“你来的这五年,货品损耗率全公司最低,顾客投诉最少,就连最难搞的张阿姨都只认你结账。这是能力!”
刘梅还在发懵,王姐己经推过一叠表格:“填个申请表吧。不过提前说好,当了副店长要管人,可没那么轻松了。”
浑浑噩噩填完表回家,刘梅一夜没睡踏实。第二天到超市,感觉同事们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听说梅姐要高升了?”蔬菜区的老周凑过来,“以后可要多关照啊!”
刘梅勉强笑笑:“没影的事...”
但消息传得飞快。下午张阿姨来买菜,特意拉住她:“梅子,当副店长好啊!以后给我留点特价菜!”
刘梅哭笑不得:“张阿姨,这哪跟哪啊...”
周五,公司来人考核。刘梅紧张得手心冒汗,介绍货品摆放逻辑时差点说错日期。考核组一走,她腿都软了。
周末家庭聚餐时,刘梅说起这事,语气忐忑:“我都这岁数了,还争什么副店长啊...”
苏建军却说:“好事!该争取就争取!”
明宇视频接入:“妈,这是管理岗,工资能涨不少!”
晓冉鼓掌:“妈妈最棒!”
连晓阳都学舌:“妈妈当官!”
在家人的鼓励下,刘梅终于鼓起勇气。周一上班,她主动找王姐要了管理培训资料,下班后戴着老花镜啃那些枯燥的条例。
挑战来得很快。新分店筹备期间,王姐突然病休,刘梅被临时推上代理店长位置。第一天就遇到难题——生鲜供应商要求涨价百分之十五。
“刘姐,不是我不讲交情,”供应商老陈苦着脸,“今年天气反常,蔬菜产量减了三成...”
刘梅看着报价单,手心冒汗。她想起王姐教过的:谈判时要找双方利益平衡点。
“老陈,这样行不行,”她尽量镇定,“价涨百分之十,但你们每天多送一趟货,保证新鲜度。我这边给你结款周期从半月缩到一周,缓解你们现金流。”
老陈愣住了,显然没想到这个平时温吞的理货员能说出这么专业的话。犹豫片刻,他伸出手:“成!就冲刘姐你这爽快!”
首战告捷,同事们看刘梅的眼神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敬佩。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新店开业前要招聘理货员,应聘者里有个烫着卷发的女人,是区域经理的外甥女。
“必须收下,”区域经理打电话暗示,“就是走个过场。”
刘梅看着简历——对方明显超龄且无经验,而另一个应聘者是小赵的妹妹,勤快能干。
夜里,她失眠了。苏建军翻身:“怎么了?”
刘梅说出烦恼。苏建军沉默片刻,突然说:“还记得我厂里那个关系户吗?技术不行还摆谱,最后差点造成大事故。用人啊,能力比关系重要。”
第二天,刘梅鼓起勇气回拨区域经理电话:“经理,您外甥女很优秀,但理货员要搬重物,怕委屈了她。我们正好缺个收银员,您看...”
区域经理沉默几秒,居然笑了:“好你个刘梅!行,就收银员吧。”
新店终于开业。刘梅穿着新工装,别着“副店长”胸牌,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王姐特意送来花篮:“梅姐,我就说你行!”
傍晚回家,刘梅远远就看见梧桐巷口拉着横幅——“祝贺刘梅同志晋升副店长”。邻居们聚在巷子里,张阿姨端着一盘水果迎上来:“咱们巷子出人才了!”
苏建军系着围裙从家里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孩子。明宇居然也回来了,举着手机录像:“妈,说两句获奖感言!”
刘梅眼眶一热,笑骂:“你们这是干啥...”
晚饭格外丰盛。晓冉偷偷告诉妈妈:“爸今天特意请假的,忙了一下午呢!”
夜里,刘梅对着卫生间镜子看胸前的淤青——今天搬货时撞的。副店长也要干活,但她心甘情愿。
苏建军走进来,递过一张银行卡:“厂里奖金发了,你存着。以后应酬多,别省着。”
刘梅捏着卡,突然问:“我要是...干不好怎么办?”
“怕什么?”苏建军语气轻松,“干不好回来当理货员,我养你。”
刘梅噗嗤笑了,笑着笑着又擦眼角:“老苏,我好像...比以前勇敢了。”
是啊,西十三岁的刘梅,社区超市理货员,突然开启了人生新副本。她会害怕,会犹豫,但不会再退缩。
因为她知道,无论成功失败,梧桐巷38号永远有盏灯为她亮着。
窗外,月光如水。而有些人的光芒,不在天上,在人间。
作者“光影交界处的孤独”推荐阅读《梧桐巷38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