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婚礼定在腊月二十八,珠江边的一家酒店。苏家一行人提前两天到了广州,楚家父母亲自来接机。
“亲家辛苦了!”楚父握着苏建军的手,“这几天住家里,己经收拾好了。”
楚家在荔湾的老宅,青砖灰瓦,带着岭南特有的精致。天井里种着白玉兰,暗香浮动。刘梅悄悄对丈夫说:“这房子得值多少钱啊...”
婚礼前夜,按照广州习俗要办“上头”仪式。楚母请来全福妇人(父母子女俱全的女性)为楚悦梳头,一边梳一边念吉祥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刘梅在一旁看着,突然想起明宇出生时,自己也请姑婆来给孩子剃胎毛。南北习俗虽不同,祈愿的心却是一样的。
仪式结束后,楚悦拿出一个锦盒:“妈,这是我外婆留下的龙凤镯,想明天戴。您帮我看看配哪件礼服好?”
刘梅受宠若惊。她仔细比对后,选了件旗袍领的礼服:“这样镯子能露出来,你外婆也能看见。”
婆媳俩头挨头说话时,明宇正在书房和楚父下棋。楚父突然说:“阿悦从小娇气,你多包容。”
“爸放心,”明宇落下一子,“我会对她好。”
楚父点点头,棋局上却毫不留情,杀得明宇片甲不留。
婚礼当天,酒店宴会厅布置成传统粤式风格。红绸高悬,金箔喜字熠熠生辉。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的照片墙——不仅有新人的婚纱照,还有宁州婚礼上拍的巷宴场景。
“这是我们特意加的,”楚悦对晓冉解释,“让两边的亲人都有归属感。”
来宾多是楚家的生意伙伴,衣着光鲜,谈吐不凡。苏建军穿着新买的西装,略显拘谨。首到老周夫妇带着宁州特产出现,他才放松下来。
“我们坐夜班机来的!”老周媳妇激动地说,“明宇就像我自家孩子一样!”
婚礼仪式融合了南北习俗。既有交换戒指的西式环节,也有敬茶拜堂的传统礼仪。当明宇用生硬的粤语喊“岳父岳母”时,全场笑成一片。
楚父的致辞很简短:“希望你们像荔湾的榕树,根扎得深,叶展得开。”
轮到苏建军时,他握着话筒的手有些抖:“明宇,楚悦,爸爸没什么文化,就一句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掌声特别热烈。
宴席开始后,作者“光影交界处的孤独”推荐阅读《梧桐巷38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晓冉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楚家亲戚中间。表姑姨们热情地给她夹菜:“试试这个烧鹅...这是阿悦最爱吃的乳鸽...”
突然司仪宣布有个特别环节。大屏幕上放出明宇的成长照片——蹒跚学步的明宇,系红领巾的明宇,大学毕业的明宇...最后一张是今年春节,他在梧桐巷帮老周修锅炉的背影。
“这张是我拍的。”晓冉小声对楚悦说。
楚悦眼睛:“他说这是最像他爸爸的一张。”
新人敬酒到苏家这桌时,刘梅突然拿出个红布包:“悦悦,这是妈给你的。”
打开是一本存折。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年某月存入五百,某年某月存入三千...最近一笔是昨天存入的两万。
“明宇上大学后,我开始给他攒老婆本。”刘梅不好意思地说,“钱不多,是妈的心意。”
楚悦抱着存折哭得不能自己。楚母也抹眼泪:“亲家母,这比什么彩礼都珍贵。”
晚宴结束后,两家人站在酒店门口道别。珠江夜景璀璨,游船驶过,荡起粼粼波光。
楚父对苏建军说:“以后常来广州,我带你去喝早茶。”
苏建军点头:“也欢迎你们来宁州,我们那儿的冰雪节挺好看。”
回程飞机上,刘梅一首看着婚礼照片。突然她说:“老苏,咱们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吧?”
苏建军疑惑:“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悦悦说以后每年都回来过年。”刘梅眼睛亮亮的,“得给孩子们留间房。”
飞机穿越云层,机舱里灯光调暗。晓冉靠窗看着下面的万家灯火,想起哥哥婚礼上说的誓词:
“我们从两个家庭来,要建立一个新家。这个家会继承两边的根,也会长出新的枝桠。”
她打开手机,给陈昊发了条消息:“突然觉得,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种生活的温柔碰撞。”
陈昊回复得很快:“就像中西医结合,要讲究配伍得当。”
后面跟了个笑脸。
晓冉笑着关掉手机。窗外,一轮新月正升上中天。清辉洒在云海上,也洒在每个人归家的路上。
而家的意义,或许就是在每一次离别与重逢中,被重新定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