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六月时,楚悦的肚子己隆起得十分明显。孕吐的折磨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腰酸背痛和频繁的夜醒。但她整个人的状态却奇异地舒展起来,像一株吸饱了水分的植物,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明宇的变化更为显著。他戒掉了熬夜的习惯,学会了辨认各种孕妇枕的优劣,手机里存满了孕期食谱。一次产检,医生随口提到“宝宝喜欢听爸爸低沉的声音”,他便开始每晚雷打不动地对着楚悦的肚皮念《三字经》,声音笨拙又认真。楚悦笑话他:“孩子还没出生,就先要学古文了?”明宇挠头傻笑:“咱爸说,根基要打牢。”
这个“咱爸”叫得自然,楚悦心里暖融融的。她发现,这个孩子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将明宇更深地拉入她的家庭,也让她更贴近苏家的脉络。
七月的广州,暑热难当。楚悦的身体负担越来越重,脚踝浮肿,夜里常因抽筋痛醒。明宇总是第一时间惊醒,睡眼惺忪地帮她按摩,首到她重新入睡。看着丈夫疲惫的侧脸,楚悦第一次对“相依为命”有了具象的理解。
楚母心疼女儿,提议让他们搬回荔湾老宅住,方便照顾。楚悦却犹豫了。她摸着肚皮,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的律动,轻声对明宇说:“我想留在我们自己的家。这里是‘小纽带’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明宇握紧她的手,重重地点头。于是,小两口开始了真正的“准父母”生活。他们一起参加产前课程,明宇在模拟抱婴儿的环节手忙脚乱,逗得全场大笑;一起布置婴儿房,为选蓝色还是黄色争执不下,最后楚悦拍板定了温暖的鹅黄色。
楚悦也主动给宁州打视频的频率更高了。她让刘梅看自己肚子的形状,听这位有经验的婆婆猜测是男孩还是女孩;她向苏建军请教给孩子取名的讲究,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让晓阳隔着屏幕给“小侄子/女”讲故事。屏幕那端嘈杂而热闹的生活气息,成了她最好的安胎药。
孕八月的一次重要产检,检查出胎位有些偏斜。医生建议多做些温和的运动辅助矫正。楚悦有些焦虑,在家庭群里提了一句。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刘梅就发来一段视频——是她在公园里跟老师傅现学的、适合孕妇的改良版太极招式,动作缓慢而清晰。苏建军还在旁边画了示意图,用红笔标出注意要点。
“妈,您慢点做,别闪着腰。”楚悦又感动又担心。
“没事儿,我身子骨硬朗着呢!”刘梅在镜头前笑得爽朗,“你跟着做,对孩子好。”
楚悦跟着视频练习,想象着千里之外婆婆认真的模样,眼眶发热。她真切地感受到,有一条无形的、温暖的纽带,正跨越山河,将她腹中的孩子与那个北方小城的巷子紧紧相连。
孕九月,楚悦正式休假待产。明宇尽量把工作带回家处理,陪在她身边。一个午后,楚悦午睡醒来,看见明宇坐在婴儿房的地板上,正对着一个需要组装的尿布台较劲,额上沁出细汗。阳光透过窗帘,在他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楚悦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安宁和幸福填满。
她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到了家庭群里,配文:“爸爸在努力。”群里立刻沸腾起来,刘梅发来一连串点赞,苏建军难得地发了个“加油”的表情包,晓冉调侃“哥也有今天”,晓阳则好奇地问“尿布台是干什么用的”。
临产前最后两周,楚悦的行李准备妥当。除了必备的母婴用品,她还特意带上了一条刘梅寄来的、用旧被面改的小襁褓,和一包苏建军挑的、来自宁州老字号的平安扣。她说,要让孩子的第一口空气里,有来自两个家的味道。
预产期前一天晚上,楚悦和明宇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放在她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迫不及待想要见面的小生命强有力的活动。
“紧张吗?”明宇问,声音有些哑。
楚悦摇摇头,又点点头,最后笑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他(她)快点见到爷爷奶奶,见到姑姑舅舅,见到…那条有老槐树的巷子。”
窗外,广州的夜景璀璨如星海。而楚悦知道,在北方那座小城里,也有几盏灯,正为她,也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温柔地亮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