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晓粤的周岁宴(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梧桐巷38号》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晓粤的周岁宴,成了梧桐巷的一件大事。

刘梅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张罗,拉着楚悦研究菜单。“按咱宁州的老规矩,周岁宴得吃‘长岁面’,面条要一根到底,寓意长命百岁。”她翻开一本泛黄的食谱,上面还有当年明宇和晓冉过周岁时记下的笔记。

楚悦则带来了广州的习俗:“妈,我们那边周岁要‘抓周’,摆上笔墨、算盘、印章这些东西,看孩子先抓什么,寓意未来前程。”

“抓周好!这个有意思!”刘梅眼睛一亮,“咱们南北合璧,既吃长岁面,也搞抓周!”

菜单成了第一个需要“融合”的难题。宁州菜偏咸香,广州菜讲究清淡鲜甜。刘梅想做的红烧肉、酱肘子,楚悦担心对宝宝肠胃负担重;楚悦提议的清蒸鱼、老火汤,刘梅又觉得“不够喜庆”。

最后还是苏建军一锤定音:“都做,分量小点,花样多点。大人孩子都能找到合口的。”

于是菜单定了下来:宁州的长岁面、西喜丸子、家常豆腐,搭配广州的白切鸡、清蒸鲈鱼、陈皮红豆沙,再加上晓粤能吃的婴儿辅食版。

邀请客人又成了问题。苏家想请老街坊,楚悦觉得广州的亲戚也该来。可房子小,摆不下几桌。最后还是楚父楚母开通,说广州这边等孩子回去再补办一场,宁州就以苏家亲朋为主。

但楚母还是悄悄寄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精致的广式点心礼盒和一套定制的宝宝抓周用品,连装点心的盒子都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不能让亲家太破费,我们出点力。”她在电话里对刘梅说。

刘梅感动之余,也更上了心。她带着楚悦跑遍了宁州的布店,选了一块上好的红色绸缎,要亲手给晓粤做一套抓周时穿的“状元服”。楚悦虽然不懂针线,但也认真地在旁边递剪刀、穿针,婆媳俩头碰头地忙活,关系不知不觉又近了一层。

晓冉负责记录和策划。她用相机拍下筹备过程,计划做一个“南北融合的周岁宴”专题,作为“城市记忆工程”中“当代民俗变迁”的案例。她还拉来小雯帮忙,设计电子请柬,融合了宁州剪纸和广州骑楼元素,既传统又新颖。

最兴奋的是晓阳。他把自己所有的奥特曼玩具都搬了出来,说要摆个“英雄阵”给弟弟抓周添彩,被刘梅笑着制止了:“你弟弟将来要当科学家或者艺术家,可不能只会打怪兽。”

明宇则默默承担了采购和体力活。他对比了好几家超市的食材价格,研究哪种面条最筋道,哪种鸡肉最嫩。看着妻子和母亲为宴席忙碌的身影,他深深感受到一种甜蜜的负担——这是他的儿子,他的家,他的责任。

宴席前三天,家里就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刘梅在厨房炸丸子、卤肘子,楚悦学着煲老火汤,苏建军在院子里搭临时灶台,晓冉和晓阳负责写名字贴、吹气球。连很少下厨的苏建军,都露了一手他的拿手菜——糖醋鲤鱼,说是“鲤鱼跳龙门,好兆头”。

整个苏家,乃至整条梧桐巷,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氛围里。邻居们路过都会探头问一句:“梅子,准备得咋样啦?需要帮忙就说!”

周岁宴,早己超出了一个家庭庆典的意义,成了连接南北亲情、融合新旧习俗、凝聚邻里情谊的一场温暖仪式。而这一切,都围绕着那个还不会说话、但己经用笑容征服了所有人的小生命——苏晓粤。

(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