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涟漪效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光影交界处的孤独”推荐阅读《梧桐巷38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记忆方舟”平台的上线,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远超预期的涟漪。

首先是被媒体的广泛报道。从地方媒体到国家级报刊,甚至海外华文媒体,都对这个用数字技术保存城市记忆的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晓冉和团队一下子成了焦点,采访、讲座邀约不断。李主任既高兴又担忧,提醒晓冉要沉住气,把精力放在平台内容的持续运营和深化上。

更大的影响来自专业领域。几家知名大学的历史系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主动联系,希望建立合作,将“记忆方舟”的模式作为案例研究,甚至探讨将其技术框架应用到其他古城保护中的可能性。还有文旅公司找上门,想合作开发基于平台数据的“城市记忆漫步”旅游路线。

这些机遇让团队兴奋,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是保持小而美的社区项目本色,还是抓住机会做大做强?团队内部产生了分歧。晓冉倾向于稳健,希望先深耕宁州,把模式做透;而有的年轻成员则主张快速复制扩张。

与此同时,明宇的公司也意外收获了“红利”。他们团队在“记忆保卫战”中表现出的技术实力和责任感,赢得了业界口碑。之前那家态度强硬的风投机构再次主动联系,这次不再提搬迁要求,反而表示欣赏明宇团队扎根社区、注重社会价值的理念,愿意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投资。明宇和徐峰慎重评估后,接受了这笔更符合公司初心的投资,用于进一步优化他们社区服务平台的技术和用户体验。

苏建军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林瀚笙老先生修好工具盒后,对他赞赏有加,通过关系将他推荐给了市博物馆,聘请他作为特约顾问,参与馆藏木器文物的保养和修复工作。这让苏建军退休后的生活找到了新的价值和尊严感。他开始更系统地整理太爷爷留下的手稿,并在晓冉的帮助下,打算将其数字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传统木工修复入门》。

然而,热闹之下,暗流涌动。

一天,一位穿着得体、自称是某大型文化投资公司项目经理的陌生男子找到晓冉。对方开出优厚的条件,希望收购“记忆方舟”项目,或者至少进行深度商业合作,将其包装成高端文创IP进行商业化运营。

“苏小姐,你们的故事和资源非常独特,但缺乏商业变现能力。我们可以让它价值最大化。”对方侃侃而谈。

晓冉本能地感到警惕。她婉拒了对方的提议,强调“记忆方舟”的公共性和非营利初衷。对方没有强求,但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苏小姐,情怀不能当饭吃。这么好的项目,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太可惜了。希望你再考虑考虑。”

这件事给晓冉敲响了警钟。平台的知名度提升,在带来资源的同时,也引来了资本的目光。如何平衡社会价值与潜在的商业诱惑,守护好项目的初心,成了她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梧桐巷似乎也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来访的记者、学者、游客多了起来,打破了巷子以往的宁静。有居民开始抱怨生活受到打扰,也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比如张阿姨就琢磨着把自家空房改成民宿。

刘梅的便民驿站,成了信息集散地和新旧冲突的缓冲带。她一边招呼着外来访客,一边安抚着老邻居的情绪,努力维持着巷子里的和谐。

晓冉站在“梧桐小筑”的窗前,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记忆方舟”的启航,只是一个开始。前方是更广阔的海域,也意味着更多的风浪。但无论如何,这条承载着无数人情感与记忆的船,己经驶出了港湾,它的航向,需要船上每一个人共同努力来把握。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