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宁州己经有了初夏的燥热。梧桐巷里的老槐树开满了白花,风一吹,细碎的花瓣就簌簌地落下来,像下了一场温柔的雪。
苏晓冉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她坐在教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橡皮屑,面前摊开的是文理分科志愿表。还有三天就要上交,她却迟迟无法下笔。
“晓冉,你填好了吗?”林薇凑过来,声音带着雀跃,“我肯定选文科!历史多有意思啊!”
晓冉勉强笑笑:“我还没想好。”
“这有什么好想的?”林薇夸张地瞪大眼睛,“你语文英语那么好,政治历史也不差,当然选文科啊!”
晓冉的目光飘向窗外。操场那边,理科班的男生们正在打篮球,陈昊也在其中。他投进一个三分球,引来一片欢呼。
“可是我爸说理科好就业...”晓冉声音越来越小。
林薇翻个白眼:“又是你爸!这是你的人生诶!再说现在文科就业也不差啊,你看咱们班主任,中文系毕业,不也挺好?”
放学路上,晓冉故意走得很慢。陈昊从后面追上来,额上还带着汗珠。
“志愿表填了?”他问得首接。
晓冉摇头。
陈昊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我觉得你适合文科。”
晓冉惊讶地抬头:“为什么?我数学那么差...”
“但你语文英语年级前十,历史政治也稳定。”陈昊分析得条理清晰,“理科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你虽然不差,但优势不明显。扬长避短才是最优策略。”
晓冉怔住了。她没想到这个理科尖子生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那你呢?肯定选理科吧?”
“嗯。”陈昊点头,“我适合理科。但你和我不一样。”
回到家,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刘梅做了晓冉爱吃的糖醋排骨,却不见她动筷。
“冉冉,志愿表发了吧?”苏建军突然问。
晓冉心里一紧,嗯了一声。
“想好选什么了?”苏建军放下筷子,“我觉得理科好。你看你明宇哥,学计算机的,虽然辛苦但赚得多。女孩子学个会计、金融,稳定。”
刘梅插话:“我觉得文科也不错。晓冉文科成绩好,学起来轻松些。”
“轻松有什么用?将来就业难!”苏建军声音提高,“现在理科生起薪比文科高一大截!”
晓冉低头扒饭,一言不发。
夜里,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手机亮着,屏幕上是各种专业就业率的数据。理科确实优势明显,但那些物理化学公式让她头皮发麻;文科虽然喜欢,但想到未来的就业压力...
突然,班级群弹出一条消息。班主任发了个文件:《近五年我校文理科高考录取分析》。
晓冉点开文件,仔细看起来。数据显示,文科虽然整体录取率略低,但重点大学文科录取线相对稳定;理科竞争激烈,分数波动大。更让她注意的是备注栏的小字:“选科需结合个人优势学科,切忌盲目跟风。”
第二天课间,晓冉鼓起勇气去了教师办公室。
“老师,我...我不知道该选文还是理。”她小声说。
班主任推推眼镜:“晓冉啊,你文科优势很明显。为什么犹豫?”
“我爸说理科好就业...”
班主任笑了:“父母总是为孩子好,但有时候不了解具体情况。你数学中等,物理化学更弱,如果强行选理科,可能连好大学都考不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梧桐巷38号 更别说就业了。”
她拿出晓冉的成绩单:“你看,你语文128,英语132,历史91,政治88。这样的文科成绩,冲重点大学很有希望。但如果选理科...”她在物理65、化学72的成绩上画了个圈,“这些会拖后腿。”
晓冉咬着嘴唇:“可是...”
“这样吧,”班主任拿出两张纸,“你回去做个测试。左边写选理科的理由,右边写选文科的理由。写完了再来找我。”
那天晚上,晓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台灯下,白纸分成两栏。
左边“选理科”:好就业、爸爸支持、社会认可度高...
右边“选文科”:擅长且喜欢、学习更轻松、班主任建议...
写着写着,她突然发现——选理科的理由全是外部因素,选文科的理由才关乎自己。
她想起陈昊的话:“扬长避短才是最优策略。”
想起林薇的话:“这是你的人生!”
想起班主任的话:“切忌盲目跟风!”
深夜十一点,晓冉轻轻推开父母房门。苏建军还在看报,刘梅在织毛衣。
“爸,妈,我想好了。”晓冉声音很轻但坚定,“我要选文科。”
苏建军放下报纸,眉头皱起:“为什么?不是说理科...”
“因为我擅长文科。”晓冉第一次打断父亲,“我喜欢文字,喜欢历史,学起来不痛苦。如果硬学理科,可能连一本都考不上。”
刘梅放下毛衣针:“老苏,孩子说得有道理...”
苏建军沉默良久,终于叹口气:“你真想好了?不后悔?”
“不后悔。”晓冉目光坚定,“我会考上好大学,证明文科生也有出路。”
志愿表交上去的那天,晓冉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林薇高兴地搂着她:“太好了!咱们还能同班!”
陈昊路过时,淡淡说了句:“正确的选择。”
放学时,晓冉在校门口等了很久,终于看到父亲骑着老自行车来接她——这是少有的待遇。
“爸,你怎么来了?”
“顺路。”苏建军语气生硬,却递过来一盒新文具,“文科要多写东西,用好点的笔。”
晓冉接过文具,眼睛发热。
晚饭时,苏建军突然说:“我打听过了,你王叔叔女儿学新闻的,现在在电视台,混得不错。”他顿了顿,“文科...也挺好。”
晓冉低下头,悄悄擦掉眼角的水汽。
周末,晓冉开始整理文科学习资料。她惊讶地发现,当目标明确后,连最讨厌的数学都变得可以忍受——因为知道这是必过的坎。
她在书桌前贴了张纸条:“目标:南京大学中文系。”
虽然遥远,但值得努力。
夜深了,梧桐巷安静下来。38号201室的灯光还亮着,少女伏案学习的剪影映在窗上,像一幅宁静的画。
在这个初夏的夜晚,十七岁的苏晓冉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没有叛逆,没有冲动,只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艰难的权衡。
而她不知道的是,主卧里,苏建军对刘梅说:“我是不是太武断了?”
刘梅温柔道:“你是为她好。现在她想通了,不是更好吗?”
是啊,想通了。成长或许就是这样:在理解与被理解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梧桐花还在落,悄无声息。但有些花,正在悄悄绽放。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