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抵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永定门的城楼在秋阳下透着股沉厚的灰。沈砚牵着马,站在城门口的石阶下,指尖无意识地着腰间系着的同心结——那是苏微婉亲手绣的,青丝线缠着白丝线,打了个江南水乡常见的如意结,针脚里还藏着两朵小小的桂花,是他们成亲时,微婉说要“带着江南的香,去京城的风里”。

他身后,苏微婉坐在马车里,挑开窗帘一角,正望着城墙上的青苔出神。车帘缝隙里漏进的风,带着京城特有的干燥,吹得她鬓边的碎发晃了晃。她手边放着个描金漆盒,里面是沈砚的两把老菜刀、一坛封好的江南糟卤,还有她特意装的几包桂花干——知道沈砚念家,想着往后在京城做饭,撒点桂花,就像还在江南的小厨房里一样。

“沈爷,进城得递牌子。”城门口的侍卫拦住了沈砚,声音算不上客气。那侍卫二十来岁,穿红色守卫服,佩着腰刀,眼神扫过沈砚的青布长衫,又瞟了眼身后的马车,眉头皱了皱——这一行人看着不似京官,也不似寻常富商,男人牵马,女人坐车,倒像是江南来的乡绅,可乡绅进京,哪有不带仆从吆喝的?

沈砚笑了笑,从袖袋里摸出御旨,又指了指马车:“劳烦官爷看看,在下沈砚,奉旨进京筹备万寿宴江南菜系。内子苏微婉,以太医院见习医女身份随行,负责宴食材验毒。”

侍卫接过御旨,仔细核对着上面的朱印,又掀开车帘看了眼苏微婉——女子穿着月白色襦裙,鬓边插着支素银簪,手里正着个药箱,瞧着确实像医女的模样。他脸色缓和些,却仍没放行:“沈大人,按规矩,奉旨进京的官员得先去城门官署登记,验明身份,再由官署派人引着入宫。您这首接来城门,不合规矩。”

“还有这规矩?”沈砚愣了愣——他在江南查案时,官府向来“事急从权”,哪见过这般死板?刚想再说两句,就听马车里苏微婉轻声道:“别急,许是陛下那边有安排。”

话音刚落,一个尖细的嗓音从身后传来:“哟,这不是沈大人、苏姑娘吗?可算等着您二位了!”

沈砚回头,见个十五六岁的小太监快步走来,穿蓝色绸缎袍,手里捏着拂尘,腰间挂着块刻“吕”字的象牙腰牌——是吕芳身边的人。小太监走到侍卫面前亮了腰牌,笑着说:“这位官爷,沈大人和苏姑娘是咱家吕公公特意吩咐要候着的,陛下还在西苑等着问话呢,登记的事回头让御膳房补,耽误了吉时,你我都担待不起。”

侍卫见了腰牌,立刻躬身行礼:“原来是吕公公的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您二位请。”

进了城,沈砚牵着马走在前面,小太监跟在旁边引路,马车里的苏微婉时不时挑帘看一眼街景。京城的街道比江南宽得多,青石板铺得齐整,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红绸在风里飘,珠宝铺的翡翠摆件闪着光,连茶馆门口都挂着“万寿无疆”的小灯笼,比江南的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沈大人,前面就是棋盘街,再过两条街就到御膳房了。”小太监指着前方,“您瞧这满街的红灯笼,都是为万寿宴挂的,再过十日,宫里摆宴,这京城还要更热闹呢!”

沈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棋盘街两侧的红灯笼映得整条街红彤彤的,可他想起离开江南前,戚继光悄悄说的“京城严党势盛,夏言大人称病”,再看这热闹,总觉得像蒙了层红布,底下藏着看不清的影子。

正走着,前面突然传来争执声。沈砚抬头,见御膳房的采买队伍正和一个卖菜小贩拉扯。那小贩西十来岁,穿打补丁的粗布衫,手里攥着一把青菜,脸涨得通红:“官爷,这菜是今早刚摘的,新鲜着呢!您说不要就不要,小的一家人怎么活?”

领头的刘太监双手叉腰,满脸不耐烦:“御膳房要的是贡品青菜,你这菜有虫眼,怎么给陛下吃?赶紧让开,别挡道!”说着就要踢小贩的菜筐。

“刘公公慢着!”沈砚连忙上前拦住,苏微婉也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他身边。沈砚拿起一棵青菜,指给刘太监看:“您看这菜,虽然有虫眼,却是没打农药的,江南人做菜就爱这口‘土味’,比贡品青菜鲜多了。陛下让我来做江南菜,不就是想尝个本味?这菜我买了,回头我亲自试菜,出了问题我担着。”

刘太监认出沈砚是“奉旨来的厨子”,又看苏微婉站在旁边,一身医袍看着像太医院的人,脸色缓和些:“沈大人,御膳房食材有规矩,不能随便买路边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苏微婉轻声开口,手里拿着个小银勺,舀了点路边的井水,滴在菜叶上,“我是负责验毒的,这菜我先验过,没毒。再说,陛下修道,也该吃点清净的素菜,这带虫眼的,不正好说明干净?”

刘太监被这话堵得没话说,只好点点头:“行,既然沈大人和苏姑娘都这么说,就买了吧。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沈砚付了银子,小贩千恩万谢地走了。小禄子凑到沈砚身边,低声说:“沈大人,这刘太监是御膳房周总管的人,脾气倔,您往后还是少跟他较真。”

沈砚笑了笑,转头看苏微婉——她正用手帕擦着刚才碰过青菜的手,见他看过来,轻轻眨了眨眼,眼里带着点笑意。沈砚心里暖了暖,知道不管到了哪儿,他们俩总能这样,一个往前冲,一个帮着圆,像在江南查案时一样。

到了御膳房门口,才见这地方比想的还大。红墙黄瓦,西进的院子,门口侍卫佩着腰刀,院子里摆满了食材:江南的鱼虾还带着冰碴,北方的牛羊肉挂在架子上,西域的葡萄装在玉盘里,琳琅满目。一个穿紫色绸缎袍的中年太监正站在院子里,拿着账本清点食材,正是御膳房总管周和。

“周总管,沈大人和苏姑娘到了。”小禄子上前躬身。

周和放下账本,打量了沈砚和苏微婉一眼,语气淡淡的:“沈大人,陛下有旨,你负责万寿宴江南菜系,厨房在东跨院。苏姑娘,太医院那边说了,你每日辰时来验食材,验完就去太医院报到。”他顿了顿,又看了眼沈砚,“你带来的东西,让下人搬到东跨院去,记住,御膳房规矩多,别乱走乱碰。”

“多谢周总管。”沈砚拱了拱手,“我带了个厨子老周,是从江南跟着来的,熟悉我的做菜习惯,能不能让他在东跨院帮忙?”

周和皱了皱眉,想了想才点头:“行,破例一次,只能在东跨院待着,别乱串。”

跟着周和的手下往东跨院走,沈砚注意到,御膳房的厨子们都在偷偷看他们,眼神里有好奇,也有几分不屑——显然,他们都知道,这从江南来的两口子,是来抢差事的。

东跨院的厨房不大,却收拾得干净,灶台、案板、水缸一应俱全。老周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沈砚的两把老菜刀刚放在案板上,就听苏微婉“呀”了一声——她刚才放在马车上的描金漆盒,里面的桂花干撒了一地,想来是刚才进城时马车晃得太厉害。

“没事,捡起来还能吃。”沈砚蹲下身,和苏微婉一起捡。桂花干落在青石板上,带着淡淡的香,像把江南的秋天带了过来。正捡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两人起身走出厨房,只见周和站在院子里,脸色铁青,对着一群厨子呵斥:“怎么回事?陛下今晚要吃的北京烤鸭,鸭胚少了一只!这御膳房守卫森严,怎么会丢东西?要是找不回来,你们都别想活了!”

沈砚和苏微婉对视一眼——鸭胚失窃?这御膳房连西域葡萄都看得好好的,怎么会丢一只鸭胚?是内部人拿的,还是有人故意找麻烦?

沈砚刚要开口,苏微婉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警示。沈砚明白她的意思——刚到京城,还不清楚这里的规矩,不能贸然出头。可他看着周和着急的样子,又想起刚才那个卖菜小贩的窘迫,心里还是犯了嘀咕:这京城的日子,怕是从一开始,就不会太平。

这时,周和也看到了他们,眉头皱得更紧:“沈大人,苏姑娘,你们刚来,先去收拾厨房,这里的事不用管。”

沈砚点点头,拉着苏微婉转身回了厨房。刚关上门,就听苏微婉低声说:“这鸭胚丢得奇怪,御膳房的食材都是按数登记的,少一只不可能没人发现,说不定是有人故意做的手脚。”

“我也觉得不对劲。”沈砚拿起自己的老菜刀,在案板上轻轻划了一下,“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这御膳房的水,怕是比我们想的还深。往后我们做事,得更小心些。”

苏微婉点点头,走到灶台边,拿起刚才买的那把青菜,放在水里洗着:“先别想这些了,晚上我们做个青菜豆腐汤,再蒸点你带来的松子糕,就当是在京城的第一顿饭。”

沈砚看着她的背影,阳光从窗户纸透进来,照在她的发顶,带着点暖融融的光。他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微婉,不管这京城有多乱,只要我们俩在一起,就不怕。”

苏微婉靠在他怀里,笑了笑:“嗯,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厨房外的喧哗还在继续,可厨房里的两人,却因为这片刻的依偎,觉得京城的风,似乎也没那么冷了。只是他们都知道,这丢失的鸭胚,或许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万寿宴,还有更多的麻烦,在等着他们。

东玄中土的七濑美雪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