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54 耶律观音女

小说: 女权之下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乾亨三年,辽朝皇宫内,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宫纱,洒下细碎的光影。年仅12岁的耶律观音女,身着金丝银线绣制的华丽婚服,那精美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头上的凤冠璀璨夺目,每一颗宝石都仿佛在诉说着皇室的尊贵。

这一年,她被初封魏国公主,后徙封齐国公主,即将嫁给自己的舅舅萧继先。母亲萧燕燕,这位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承天皇太后,此时正亲自为她梳理着长发,动作轻柔而缓慢。

“吾儿,你今日出嫁,这赐给你的女婢万口,便是娘对你的心意。且许你以媵臣建立头下军州,那徽州便是你的私城,望你能好好经营,在夫家站稳脚跟。”萧燕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中满是不舍与期许。

耶律观音女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却也难掩一丝紧张:“女儿定不负母亲期望,定将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也会与驸马和睦相处。只是心中仍有担忧,不知能否做好。这头下军州的治理,千头万绪,女儿怕辜负了母亲的信任。”

萧燕燕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暖的触感传递着力量:“吾儿聪慧,娘相信你。若有难处,便告知娘,娘定会为你撑腰。且驸马为人宽厚,你们定能琴瑟和鸣。这后宫与朝堂,波谲云诡,你也要学会察言观色,保护好自己。遇到事情多想想,不要冲动行事。”

耶律观音女抬起头,眼中满是依赖:“母亲,女儿记住了。可女儿真的舍不得离开您,以后不能常伴您左右,您要多多保重自己。女儿听闻驸马府规矩繁多,女儿怕自己难以适应。”

萧燕燕眼眶泛红,强忍着泪水:“傻孩子,娘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去吧,好好过日子。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娘。驸马府虽有规矩,但凭你的聪慧定能应对自如。若有人故意为难你,你不必隐忍,告知娘便是。”

婚车缓缓驶出皇宫,车轮滚动的声音仿佛是命运的鼓点。耶律观音女透过车窗,望着渐渐远去的皇宫,那熟悉的红墙黄瓦越来越小,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从此刻起,她将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初入驸马府,一切都显得新鲜而陌生。耶律观音女有些拘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但萧继先的温和体贴,如同一束光,很快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萧继先常常带着她骑马打猎,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风在耳边呼啸,草原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一次狩猎途中,耶律观音女看着广袤的草原,忍不住说道:“这草原如此辽阔,真让人心情舒畅。只是不知这草原上可有什么神秘的故事?”

萧继先微笑着看她,眼神中满是宠溺:“自然是有的。相传,在这片草原深处,住着一位能与天地沟通的萨满巫师,他能呼风唤雨,保佑部落平安。曾经,我们的祖先在遭遇大旱时,便是得到了他的帮助,才度过了难关。还有那古老的传说,说草原上有一种神奇的花朵,只在月圆之夜盛开,见到的人会得到永恒的幸福。”

耶律观音女眼睛一亮,好奇地追问:“真有如此神奇之人和花朵?那我们可有机会见到他和那花朵?”

萧继先轻轻摇头:“那萨满巫师神龙见首不见尾,极少在世人面前现身。而那神奇的花朵,更是可遇不可求。不过,只要我们心怀敬畏,草原自会庇佑我们。就像我们契丹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靠的不仅是勇气和力量,还有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也许有一天,我们足够幸运,便能见到那些神奇的事物。对了,听说附近的部落有个祭祀活动,或许能听到更多关于草原的故事,改日我们一同去看看?”

耶律观音女兴奋地拍手:“好呀,夫君,我甚是期待!不知那祭祀活动都有哪些有趣的仪式?”

在萧继先的陪伴下,耶律观音女逐渐成长为一位聪慧贤淑的女子。她不仅学会了如何管理府中事务,还对契丹的文化和传统有了更深的理解。

几年后,耶律观音女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满心欢喜。为了培养孩子们,耶律观音女亲自教导他们契丹的文化和礼仪,从古老的传说到传统的习俗,她都一一耐心讲解。萧继先则传授他们骑射之术,带着他们在草原上奔驰,锻炼他们的勇气和体魄。

时光荏苒,孩子们渐渐长大。在契丹皇室的安排下,两个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分别嫁给了她的娘家亲弟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和齐国王耶律隆裕。

婚礼前,大女儿有些紧张,躲在房间里偷偷抹泪。耶律观音女轻轻推开门,走到她身边,温柔地安慰她:“吾儿,莫要紧张。隆庆为人重情重义,你嫁过去定会幸福。若他敢欺负你,娘定不饶他。婚姻生活虽有挑战,但只要你用心经营,定能收获美满。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大女儿依偎在她怀里,轻声说:“女儿知道,有母亲在,女儿便不怕。只是离开母亲,心中难免不舍。以后不能常伴母亲左右,女儿放心不下。而且听说秦晋国王事务繁忙,女儿怕自己不能帮上忙。”

耶律观音女眼眶泛红,强忍着泪水:“傻孩子,嫁为人妇,便要学会担当。往后有空,常回来看看娘便是。你要记住,无论何时,娘家都是你的后盾。至于秦晋国王那边,你做好自己,温柔贤淑,善解人意,自然能帮到他。若你在府中遇到什么难题,也可向嫂嫂们请教,她们都是过来人。”

而儿子萧绍宗,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青年。圣宗对萧绍宗颇为赏识,将长女宋国公主燕哥许配给了他。

在后宫中,耶律观音女与圣宗的皇后以及其他嫔妃们也有着微妙的关系。圣宗的皇后对耶律观音女这位辈分高且深受圣宗敬重的长公主十分敬重,时常邀请她入宫小聚。

一次,皇后在后宫设宴,邀请了耶律观音女和一些嫔妃。席间,珍馐美馔摆满了桌案,酒香西溢。皇后微笑着对耶律观音女说:“长公主,您治理的徽州如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实在是令人钦佩。听闻徽州的百姓都对您感恩戴德,您可有什么治理的良方?”

耶律观音女谦逊地回应道:“皇后谬赞了,这都是百姓们勤劳努力,再加上驸马生前的协助,我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我只是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他们发展生产,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比如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这些都是驸马生前和我一起努力的成果。而且我们还鼓励百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这时,一位年轻的嫔妃却阴阳怪气地说道:“长公主真是太谦虚了,听闻长公主的头下军州赋税都比其他地方轻,莫不是有什么私心?说不定是为了笼络人心,壮大自己的势力呢。”

耶律观音女面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治理徽州,旨在让百姓富足,减轻赋税是为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况且,徽州所缴纳的赋税,一分不少都上缴国库,何来私心一说?倒是妹妹,若对治理州郡有兴趣,不妨多向皇后请教,皇后母仪天下,定能让妹妹受益匪浅。皇后的贤德和智慧,才是我们后宫众人学习的榜样。而且,我们身为皇室之人,应心系百姓,而不是无端猜测和指责。再说,头下军州的发展对大辽的稳定也至关重要,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那位嫔妃脸色一红,低下头去。皇后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今日是个高兴的日子,大家就不要说这些了。来,我们继续用膳。这道菜是御膳房新做的,味道鲜美,大家尝尝。长公主,您尝尝这道菜,看看合不合口味。”

此后,耶律观音女与后宫嫔妃们的相处依旧保持着表面的平和。但她深知,后宫之中,人心复杂,一言一行都需谨慎。她时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低调,不要卷入后宫的纷争之中。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悄然转折。统和二十八年,萧继先在一次外出狩猎时,不慎从马上坠落,身受重伤。消息传来,耶律观音女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昏厥过去。她不顾一切地赶到萧继先身边,看着他苍白的面容,泪水决堤般涌出。

萧继先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耶律观音女,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观音女……我……对不起你和孩子们……好好活下去……照顾好他们……我本想陪你一生,看来是做不到了……以后,家里就靠你了。还有,若有合适的机会,给孩子们找个好老师,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

耶律观音女握着他的手,泣不成声:“夫君,你怎可抛下我和孩子们独自离去?往后的日子,叫我们如何是好?你曾说要陪我看遍草原的风景,可如今……你不能走,不能走啊!我们还有那么多未完成的心愿,孩子们还需要你。你还没看到孩子们成家立业,还没抱上孙子呢。”

萧继先轻轻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观音女,生死有命,不要太难过。你要坚强,把孩子们抚养。告诉他们,我以他们为傲……”话未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圣宗得知姐夫的离世,心中悲痛万分。他念及萧继先的功绩和与皇室的情谊,特意追赠舅舅兼姐夫为宋王,并亲自安慰耶律观音女:“皇姐,节哀顺变。姐夫的离世,朕也痛心疾首。但皇姐还需保重身体,抚养好孩子们。若有任何难处,尽管告知朕。姐夫为大辽立下汗马功劳,朕不会忘记。”

耶律观音女泪眼模糊地看着圣宗:“陛下,姐夫这一走,我感觉天都塌了。可孩子们还需要我,我会坚强的。只是以后,这路要自己走了……陛下,还望您能多多关照孩子们。他们还年轻,需要您的教导和扶持。如今朝堂波谲云诡,我担心孩子们会受到牵连。”

圣宗郑重地点点头:“皇姐放心,朕会视他们如己出。您也要照顾好自己,大辽还需要您这样的贤才。朕会尽力维护朝堂的稳定,不让孩子们受到伤害。”

中年丧夫的耶律观音女,强忍着悲痛,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不仅悉心照料着孩子们,还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头下军州徽州。

在她的努力下,徽州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街道上,商铺林立,人声鼎沸,一片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提升徽州的文化氛围,耶律观音女还主持修建了学堂,聘请了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圣宗对这位胞姐一首关爱有加。统和三十年,晋封她为楚国长公主,同年十一月又晋封晋国长公主。

开泰七年,耶律观音女成为契丹辽国首位两字国号的吴越国长公主。开泰十年,她又被晋封为赵魏国长公主。每一次晋封,圣宗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以彰显对她的敬重。

在晋封赵魏国长公主的仪式上,圣宗当众说道:“皇姐一生贤德,为大辽做出诸多贡献。今日晋封,实至名归。望皇姐继续为大辽的繁荣昌盛建言献策。”

耶律观音女跪地谢恩:“陛下厚爱,臣姐惶恐。臣姐定当不辜负陛下的期望,愿大辽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陛下治理国家,日理万机,也望陛下保重龙体,大辽的未来还需陛下引领。如今边境仍有忧患,陛下还需加强边防,守护大辽的疆土。”

太平十一年,圣宗驾崩,兴宗即位。兴宗的母亲萧耨斤野心勃勃,她临朝称制后,便开始大肆打压承天派势力。一时间,朝廷内外人心惶惶,许多与承天太后萧燕燕关系密切的人都遭到了迫害。

耶律观音女虽身为皇室辈分最高的长辈,且一首以来很少涉政,但她深知此次局势的凶险。她把儿子萧绍宗叫到跟前,严肃地说道:“绍宗,如今局势动荡,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你切不可轻举妄动,凡事要谨慎小心,能避则避,切不可卷入这场纷争之中。为娘担心你的安危,这萧耨斤手段狠辣,我们不能与之正面冲突。”

萧绍宗跪在母亲面前,恭敬地说道:“母亲放心,孩儿定当谨记您的教诲,绝不会让您失望。我会小心行事,保护好自己,也不会连累母亲。只是看着那些忠良之士被打压,孩儿心中不忍。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坐以待毙吗?我听说有些大臣准备联合起来反抗萧耨斤,孩儿是否可以……”

耶律观音女叹了口气:“我明白你的心思,但如今我们自身难保,唯有保存实力,才能等待时机。你要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不能冲动,否则只会招来更大的灾祸。那些大臣的反抗,成功的希望渺茫,你若参与,只会白白送命。等时机成熟,我们再为那些忠良之士讨回公道。现在,你要做的是隐藏锋芒,暗中积蓄力量。”

在耶律观音女的庇护和教导下,萧绍宗小心翼翼地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周旋。他尽量避免与萧耨斤一派发生冲突,同时暗中结交一些忠义之士,以图自保。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重熙六年(1037)十月,耶律观音女的儿媳燕哥公主突然染上重病,药石无灵,不治身亡。

耶律观音女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己。她不顾年迈体弱,匆匆赶到燕国公主的府邸。看着燕哥公主的遗体,她老泪纵横:“燕哥,你如此年轻,怎就这般去了?绍宗他可如何承受得住啊!燕哥,你若泉下有知,保佑绍宗能早日走出悲痛啊。你与绍宗夫妻情深,如今你先走一步,让他如何是好?你还这么年轻,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光未曾经历,怎么就舍得离开我们呢?绍宗本就重情,你这一走,他可怎么办啊。”

燕哥公主的离世,让萧绍宗深受打击。他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身体也越来越差。

耶律观音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日夜陪伴在儿子身边,轻声安慰着他:“绍宗,你要振作起来。燕哥若是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你这般消沉。你还有母亲,还有责任,不能就此倒下。燕哥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实现你们曾经的梦想。你们曾计划一起游历西方,你若不振作,如何完成这些心愿?而且,你还有家族的责任,不能让家族因你而衰落。”

萧绍宗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母亲,燕燕走了,我感觉这世间都没了色彩。可我知道,我不能让您失望,我会努力的,只是这心里的痛,不知何时能消……我与燕燕曾相约白头,如今却阴阳两隔,这叫我如何释怀?没有她在身边,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我甚至想随她而去,可又放心不下您。”

然而,萧绍宗终究没能从失去妻子的痛苦中走出来。次年十月初一,萧绍宗也因病离世。

69岁的耶律观音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失去了儿媳和儿子。她坐在儿子的灵堂前,神情恍惚,泪水己经流干。

她望着儿子的遗像,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悔恨:“绍宗,是娘没有照顾好你,让你这么早就离开了娘。娘这把老骨头,还有什么活下去的意义啊!绍宗,你在那边若见到燕燕,替娘向她问好吧……我对不起你们,没能保护好你们。”

这时,一首跟在耶律观音女身边的老嬷嬷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颤抖却满是心疼:“长公主,您可不能这么想。您这一生,己经尽力护着孩子们了。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您千万要保重自己啊。”

耶律观音女缓缓抬起头,目光空洞地看着老嬷嬷,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嬷嬷,我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离别。先是夫君,如今又是儿媳和儿子,我真的好累啊。”

老嬷嬷叹了口气,轻声安慰道:“长公主,您看这徽州,在您的治理下如此繁荣,百姓们都对您感恩戴德。您还有那么多的功绩,这都是您的骄傲啊。孩子们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您如此消沉。”

耶律观音女微微点头,心中的痛苦稍稍缓解了一些。她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哪怕只为了不辜负那些依赖她的百姓。

此后的日子里,耶律观音女依旧会时常登上徽州的城墙,眺望远方。她会想起与丈夫一起驰骋草原的时光,想起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但她不再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将这些回忆化作力量,继续守护着徽州。

萧耨斤的势力在朝堂上愈发嚣张,许多正义之士都受到了迫害。耶律观音女虽然心疼,但她牢记着对儿子的承诺,隐忍不发。她暗中留意着朝堂的动向,与一些忠诚的旧臣保持着联系,等待着时机。

一天,一位曾经受萧继先恩惠的老臣秘密来到徽州,求见耶律观音女。见到耶律观音女后,老臣跪地行礼,眼中满是悲愤:“长公主,如今朝堂乌烟瘴气,萧耨斤肆意妄为,大辽的江山岌岌可危啊。老臣受驸马爷当年的恩情,一首铭记在心。如今局势如此,老臣愿为长公主效犬马之劳,还望长公主能出面主持大局,拯救大辽于水火之中。”

耶律观音女扶起老臣,目光坚定地说道:“我又何尝不想为大辽做点什么?只是如今时机未到,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你先回去,联络那些忠义之士,让他们暂且忍耐,等待我的消息。我们要一击即中,不能让萧耨斤有可乘之机。”

老臣领命而去,耶律观音女开始暗中筹备。她利用自己的威望和人脉,在不引起萧耨斤怀疑的前提下,逐渐聚集了一股力量。

与此同时,兴宗在萧耨斤的压制下,心中也充满了不满。他渐渐意识到,母亲的行为己经严重威胁到了大辽的稳定。兴宗秘密派人联系耶律观音女,表达了自己想要夺回权力的愿望。

耶律观音女与兴宗的使者会面后,心中有了一个计划。她给兴宗回信:“陛下,如今局势虽险,但并非没有转机。您要隐忍,装作顺从萧耨斤的样子,麻痹她的警惕。我会在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待时机成熟,我们里应外合,定能夺回属于您的权力,还大辽一个太平。”

时光流转,经过几年的筹备,时机终于成熟了。萧耨斤的恶行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朝堂上下对她的反对声日益高涨。

在一个深夜,耶律观音女率领着她暗中召集的军队,与兴宗里应外合,发动了一场政变。萧耨斤毫无防备,被迅速控制。

兴宗重新掌握了大权,他对耶律观音女感激涕零:“皇姑,若不是您,朕恐怕还在萧耨斤的压制下,大辽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您的大恩大德,朕永生难忘。”

耶律观音女微微行礼,说道:“陛下,这是大辽臣民的共同心愿,老身不过是尽了一份力。如今大辽重归太平,还望陛下能励精图治,让大辽繁荣昌盛。”

此后,兴宗在耶律观音女的辅佐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而耶律观音女,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选择了退隐。她回到徽州,在那片她曾经用心经营的土地上,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