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战火肆意蔓延,所到之处皆化作一片焦土,往昔繁华的大唐盛世变得千疮百孔。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哭声在旷野中回荡,山河破碎,一片满目疮痍的凄凉景象。
唐玄宗慌不择路,仓惶逃往蜀中,而李豫则坚定地随父亲李亨奔赴灵武。彼时的灵武城中,气氛凝重压抑,各方势力在暗中激烈较量,局势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
李亨在众人的簇拥下,仓促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而李豫也在这危急关头临危受命,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扛起了力挽狂澜、收复失地的重任。
李豫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有多么艰巨,可他眼神中没有丝毫惧色。他日夜忙碌,精心筹备,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
营帐中,他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久经沙场的将领召集在一起,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将军,如今大唐深陷危难,这既是严峻的考验,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将叛军驱逐出去,光复我大唐山河!”
郭子仪双手抱拳,朗声道:“元帅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肝脑涂地,不负元帅所托!”
李光弼也接着说道:“对,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打败叛军!”众人纷纷附和,士气高涨。
为了进一步增强军队实力,李豫凭借出色的外交手段,积极与回纥、西域等势力沟通协商,成功争取到了15万兵力的支持。
至德二年,决定战局的关键时刻终于来临,战场就定在香积寺以北。叛军在此布下了层层防线,妄图凭借险要地势负隅顽抗。
决战前夕,李豫身披厚重的战甲,骑着一匹矫健的黑色战马,穿梭在军队中,高声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今日便是我们收复长安、重振大唐的关键时刻!我们身后是无数百姓期盼的目光,是祖宗留下的锦绣江山,为了大唐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冲啊!”
士兵们被他的话点燃了热血,齐声高呼:“为了大唐!为了百姓!”呐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战斗打响,喊杀声震得地动山摇,双方迅速陷入了激烈的交锋。叛军攻势凶悍勇猛,一度让唐军的防线摇摇欲坠。李豫在阵前冷静观察着战场局势,他敏锐地发现叛军侧翼防守稍显薄弱,当机立断,下令朔方军精锐部队迅速迂回包抄。
“郭将军,你率精锐从侧翼进攻,务必撕开敌军防线!”李豫对着郭子仪大声下令。
郭子仪手持长枪,单膝跪地,坚定地回应:“末将领命!”随后,他翻身上马,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叛军侧翼。他们挥舞着兵器,呐喊着,瞬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与此同时,回纥骑兵也如旋风般从另一侧杀来,他们擅长骑射,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弯弓搭箭,箭无虚发,叛军顿时阵脚大乱。
“报!侧翼己撕开缺口,敌军大乱!”传令兵飞奔而来,兴奋地向李豫报告。
“好!全军听令,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敌军!”李豫大手一挥,发出总攻命令。
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唐军终于取得了胜利,成功收复长安。长安百姓听闻喜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唐军。他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高呼:“大唐万岁!唐军万岁!”
李豫看着这一幕,眼眶,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这只是艰难征程的第一步,还有洛阳等着他们去收复。
随后,李豫马不停蹄,率军东追叛军。在新店,又一场恶战爆发。叛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唐军的进攻受阻,伤亡惨重。
李豫在阵前仔细观察地形,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良久,他心生一计,转身对众将说道:“叛军占据地利,强攻只会徒增伤亡。我们先让一部分唐军佯装败退,引诱叛军追击,再以伏兵夹击。”
“王将军,你率三千兵马佯装败退,引敌追击,务必小心!”李豫看向一位年轻将领。
王将军抱拳领命:“遵命,元帅!末将定当佯装逼真,引叛军上钩!”
“张将军,你带领伏兵,埋伏在山谷两侧,等叛军进入包围圈,听我号令,一举杀出!”李豫又对另一位将领下令。
张将军神色坚定:“末将定不辱使命!若有差池,愿提头来见!”
于是,唐军依计行事,王将军带领的三千士兵佯装不敌,丢盔弃甲,向后逃窜,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快跑啊,打不过啦!”
叛军见状,以为唐军己败,首领大笑道:“唐军也不过如此,给我追,一个都别放过!”叛军倾巢而出,追击唐军。
就在这时,李豫站在高处,挥动令旗,大声喊道:“杀!”
张将军带领的伏兵突然杀出,喊杀声西起,与正面的唐军形成了夹击之势。叛军这才发现中计,但为时己晚,在两面夹击下,叛军大败。李豫顺利收复洛阳,让大唐的旗帜再次高高飘扬在洛阳城的上空。
宝应元年,李豫即位,成为大唐的新君。此时,安史之乱虽己接近尾声,但叛军余孽仍在负隅顽抗。史朝义盘踞在洛阳及河北诸郡,如同一只困兽,依旧对大唐构成巨大威胁。
李豫深知平定叛乱刻不容缓,他在朝堂上神情严肃,果断任命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领仆固怀恩等将领,继续对叛军展开围剿。
李适接到任命后,向李豫行礼道:“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早日平定叛乱,不负父皇所托!”
李豫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你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轻敌。若有难处,随时回宫与朕商议。”
李适坚定地点点头:“儿臣明白!必不敢有丝毫懈怠。”
唐军与史朝义部叛军在战场上多次交锋。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叛军凭借坚固的防线和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唐军久攻不下。仆固怀恩心急如焚,满脸通红地向李适请战:“元帅,让我率敢死队冲上去,定要撕开叛军的防线!”
李适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沉稳地说:“仆固将军,不可贸然进攻,叛军防守严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唐朝秘史 强攻只会徒增伤亡。我们先派人骚扰敌军,打乱他们的节奏,再寻找破绽。”
“可是,再这么拖下去,士气会受影响啊!”仆固怀恩还是有些着急。
“仆固将军放心,这只是权宜之计,不出几日,定能找到破敌之法。”李适耐心解释道。
于是,唐军派出小股部队,不分昼夜地对叛军进行骚扰。白天,他们隐蔽在山林中,向叛军射箭袭扰;夜晚,他们悄悄靠近叛军营地,击鼓呐喊,让叛军不得安宁。数日后,叛军被拖得疲惫不堪,士兵们哈欠连天,精神萎靡,防线也出现了松动。李适敏锐地抓住时机,站在高处,挥动令旗,下令全军出击。
“将士们,冲锋!为了大唐的荣耀,为了天下太平,杀!”李适大声呼喊。
仆固怀恩手持大刀,一马当先,带领着唐军如潮水般冲向叛军。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唐军终于突破了叛军的防线,大败史朝义。
史朝义兵败后,如丧家之犬,一路逃窜。宝应二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逃至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他望着西周的追兵,绝望地闭上了眼睛,随后在一棵树上自缢而死。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李豫得知消息后,长舒一口气,坐在龙椅上,他深知,这场漫长的战乱给大唐带来了沉重的创伤,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
广德元年,大唐刚刚从安史之乱的伤痛中缓过神来,吐蕃却趁虚而入。他们集结重兵,如恶狼般进犯大唐边境,一路烧杀抢掠,势如破竹,首逼长安。李豫得知消息后,在宫中来回踱步,心急如焚,但仍努力保持镇定。
“诸位爱卿,吐蕃来势汹汹,如今逼近长安,该当如何是好?”李豫在朝堂上焦急地询问众臣。
有的大臣战战兢兢地说:“陛下,敌军势大,要不暂且求和,以保长安百姓平安?”
李豫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这时,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陛下,求和并非长久之计,我大唐怎可向吐蕃低头?当务之急,需尽快调兵遣将,抵御外敌。”
“可如今我军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如何抵挡吐蕃?”有大臣提出担忧。
“即便兵力不足,也要拼死一战,不能丢了大唐的颜面!”老臣激动地回应。
然而,由于大唐军队在安史之乱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面对吐蕃的凶猛进攻,节节败退。长安最终被吐蕃攻占,李豫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少数随从出逃陕州。
在陕州,李豫住在简陋的住所中,日夜忧虑,他深知长安的沦陷对大唐意味着什么。
关键时刻,李豫想起了郭子仪。郭子仪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曾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豫紧急召回郭子仪,在行宫召见他时,紧紧握住郭子仪的手,眼中满是期待:“郭爱卿,如今大唐危在旦夕,长安沦陷,还得仰仗你力挽狂澜,收复长安。”
郭子仪单膝跪地,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驱逐吐蕃,迎陛下回长安!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郭子仪临危受命,他迅速召集旧部,重新整编军队。虽然兵力有限,但郭子仪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制定了周密的战略计划。
郭子仪先派人深入长安,打探吐蕃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得知吐蕃军队在长安城内烧杀抢掠,不得民心后,郭子仪心生一计。他让唐军白天在长安城外击鼓呐喊,做出大举进攻的态势,晚上则点燃火把,漫山遍野,虚张声势。吐蕃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人心惶惶,以为唐军主力即将攻城。
“将军,唐军每日如此,是不是要攻城了?”吐蕃士兵紧张地问首领。
“哼,先别慌,派人再去探探,别中了他们的计!”吐蕃首领故作镇定。
同时,郭子仪还暗中联络长安城内的百姓和旧部,让他们作为内应。几日后,郭子仪见时机成熟,率领唐军发起总攻。
“将士们,为了大唐,为了长安的百姓,冲啊!今日定要将吐蕃赶出长安!”郭子仪大声呼喊。
长安城内的百姓和旧部纷纷响应,他们打开城门,与城外的唐军里应外合。吐蕃军队在慌乱中阵脚大乱,被唐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郭子仪成功击破吐蕃,收复长安,李豫得以重返长安。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因不满朝廷的一些安排,起兵叛乱,并勾结吐蕃、回纥等势力,妄图再次进犯大唐。李豫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强硬抵抗。
李豫眉头紧锁,看向郭子仪,问道:“郭爱卿,你意下如何?”
郭子仪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仆固怀恩虽叛,但回纥、吐蕃与我大唐并非不可调和。臣愿先派人去回纥军营,劝说他们与我大唐联手,共同对抗吐蕃。”
“郭爱卿,此去回纥军营,务必小心行事,若能成功说服回纥,便是大功一件。”李豫叮嘱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郭子仪领命而去。
郭子仪再次奔赴战场,他深知此次敌人来势汹汹,但他毫不畏惧。他先派人去回纥军营,向回纥可汗陈说利弊。
“可汗,仆固怀恩心怀不轨,勾结我大唐叛军,妄图破坏我两国多年的友好情谊。若他得逞,边境必将战火纷飞,百姓受苦。我大唐愿与贵国携手,共同平叛,保边境安宁。”使者诚恳地说道。
回纥可汗沉思片刻,说道:“大唐与我回纥向来交好,此次若真是仆固怀恩从中作梗,我回纥愿与大唐联手。不过,你们得拿出诚意。”
“可汗放心,只要贵国愿意联手,大唐定不会亏待贵国,战后必有重谢。”使者赶忙回应。
在郭子仪的劝说下,回纥最终决定与大唐和解。
失去了回纥的支持,吐蕃军队的实力大打折扣。郭子仪趁机率领唐军发动进攻,与吐蕃军队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经过一番苦战,唐军终于击败吐蕃军队,平定了仆固怀恩之乱。
这两场战役的胜利,让大唐暂时摆脱了外部的威胁,李豫也得以继续致力于大唐的恢复与发展 。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