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发散风热药:薄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困难群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生用。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主要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小点

临床应用: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 2.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3.麻疹不透,风疹。4.肝气郁滞证。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入丸散。不宜久煎,入汤剂宜后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也可煎汤洗或含漱。叶长于发汗,梗长于理气。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薄荷是一个唇形科的草本植物,以它的整个地上部分,把它割下来,然后干了以后把它切断使用,薄荷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的牙膏,有的糖果,或者有的护肤品里面都加了薄荷油,或者薄荷脑,那气味应该说大家有亲身的感受。

薄荷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出产,但一般认为江苏产的含的薄荷油或者薄荷脑的含量比较高,所以一般认为是江苏的一个道地药材,但是也不是很典型的,一般有这样的记载,或者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书上说全国各地都产,以江苏者较优。

薄荷,我们在前面学了荆芥,其实和荆芥对照起来,很容易记它的功效、主治,很容易记。薄荷和荆芥,经常在一起使用,因为薄荷,在发散风热药当中,相对来说又是发汗解表作用最强的一种药,因为整个这一类的发汗解表的作用不强,薄荷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点发汗解表的作用,所以薄荷不但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热病的卫分证,在很多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比如说荆防败毒散它这一类里面,既用荆芥,也用薄荷。对荆芥来讲,还广泛的用于风热表证。

薄荷放在发散风热药当中,它还常常用于风寒表证和发散风寒的药,实际上这两个药,非常相似,也就是它们在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这些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功效和主治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因为现在人为地把荆芥、薄荷分在了一个在偏温的一节,一个在偏凉的一节,所以从我们目前的教材的分类,我们首先要说明它的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因为荆芥微微偏温,薄荷是偏于寒凉的,所以它主要是疏风热的,就是为了不引起分歧,还是要维持这样一种,实际上来说,这一个区别只是目前理论上的,实际上讲,荆芥完全可以把它认为是辛凉的,甚至是平性的。

薄荷最早是《新修本草》收载,《新修本草》最早收载的薄荷,就是温性的,那么后来金元时期的一些医家把它改变为偏于寒凉的,这样沿用下来,实际上在发散风热药当中,它没有明显的清热作用,它也是不很典型的一个发散风热的药,重点在于解表,而不在于清热,这一点,两者之间区别不大。

从功效来说,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区别就是荆芥炒炭,有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出血证。而薄荷,此外还有疏肝和化湿的作用,在过去的一些书上,只强调了它的疏肝作用,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方,逍遥散里面用了薄荷来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那么我们把它放在此外里面,它有作用。

其实薄荷不但能疏肝行气,对于胃肠气滞,胃肠的气滞它同样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有的胃肠气滞、脘腹胀满那么用一点薄荷水,现在有的饮料里面也加薄荷。

过去一个西药,有一个传统的方叫作陈皮酊,来治疗脘腹胀满,那陈皮酊里面就加了薄荷油,其实就用于治疗脾胃气滞的。

另外薄荷也可以说有一点芳香化湿的作用,对于暑天脾胃有湿浊的一些病证引起的舌苔比较厚腻,恶心、呕吐、腹泻,加一点薄荷在里面,其实是有效的,象张锡纯这些医家对薄荷的化湿浊的作用,还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书上在此外,虽然是仅供参考,但是我们要知道在一些古方里面,尤其古方治疗什么暑证、暑热证、或者暑湿证,或者有所谓的痧证,引起了腹胀、吐泻,很多方里面是有薄荷的,就是此外里面加上这样的一些内容。

薄荷很芳香,所以一般不宜久煎,我们书上分了薄荷叶和薄荷梗,自己看一下。在临床当中这样分开用的并不多,因为从图我们都知道它的梗和叶,实际上是不象紫苏那样好区分开来,在药材当中往往是不分的,我们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

学了薄荷以后可以和荆芥比较,比较很简单,这么多的功效都是相同的,主治也是相同的。两点不一样,一个是偏于寒热,另外一个是兼有的功效,兼有功效。一个止血的问题,一个疏肝的问题,很容易把它比较清楚。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