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主要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临床应用:
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本品甘寒质轻,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治疗热病津伤,烦热口渴,舌燥少津,常与清热生津之品同用。
2.胃热呕啰
本品能清泄胃热以除烦止呕。治疗胃热呕啰,常与其他清热止呕之品配伍。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本品又可清泄肺热,兼透表邪。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可与桑叶、菊花等疏散风热、清肺止咳药物同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常与其他清肺热药物配伍;治疗肺痈吐脓,又常与清肺热、消痈排脓药同用。
4.热淋涩痛,小便短赤
本品尚有利尿作用。治疗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多与利尿通淋类药物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前面讲的两味药,石膏和知母,是这一节的两味重点药,要求掌握的。后面就是这几味药,多数是属于熟悉的药物。
那么下面第三味药,芦根。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禾本科的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因为它长在水下,有的甚至在泥土里面。
前人对根和茎的区别,不是象现在《植物学》从根和茎的功能来分的,就是看它长在这地上还是地下,药名叫作芦根,实际上用的是它的茎,只不过它是长在地下的一部分,在古代也用地上的比较嫩的茎,那把它叫作苇茎。
古方里面的苇茎,现代一般就用芦根。这苇茎和芦根它都是芦苇的茎,都是茎,只不过有一点细微的差异。苇茎它比较嫩一点,有的时候甚至是用新鲜的。它一般是长在水面或者地面的茎。那么芦根一般是地下或者水以下,比较老一点的,其实它的作用应该没有明显的区别,古方里面今后见到,譬如就说《千金方》里面的苇茎汤,可能就现在一般就开芦根,应该是相同的药物。
芦根也是一个清热泻火药,它的清热泻火和石膏、知母一样也是包括了清气分热、清胃热和清肺热。但是芦根的清热泻火的作用,相对石膏、知母可能要缓和一些。它在处方里面的重要性可能也就要低一些,但是也很常用。
它不但是在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当中,就是在一些卫分的阶段,或者风热表证,如果出现了有肺胃有热,或者咳嗽、口渴,往往也可以加芦根,譬如银翘散里面,尽管它是治疗风热表证或者温热病的卫分的阶段的,它也是使用了这个药物。
在气分阶段,它常常可以作为石膏、知母一些药辅助的药,或者病情比较轻的时候也可以,或者在一些恢复期,它也是能使用。在这方面没有很主要的特殊性。
在清胃热的同时,它不但象知母一样的能生津止渴,而且有一定的止呕作用。所以一般的胃热口渴,它可以用,尤其常常用于胃热的呕逆,把它作为一个清胃止呕的药物。这是芦根的特征,在清胃热的同时,它能够生津止呕。清胃热的同时,生津止呕。所以常常可以用于胃热的呕逆,这是石膏、知母不用、或者不常用的。
在清肺热方面,它除了一般的清泻肺热,还能祛痰排脓,所以常常用于肺痈、咳吐脓痰,象刚才讲的苇茎汤,那么主要取它的不但清肺热,而且能够祛痰排脓的功效。
这个药,一般的肺热咳嗽,痰比较黄稠,痰多也可以使用,在治疗肺痈的方当中很常用,肺痈今后中医外科学要学的,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肺脓疡,肺的化脓性的疾病,它是以发热、咳嗽、胸痛、咳吐大量的脓痰这样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那么芦根在里面,它主要是清肺热和排脓,本身就是一个热毒证,它属于内痈的范畴,所以还要加大量的清热解毒药,这样可能效果就更好。
单独的苇茎汤,力量显得比较单薄,所以现在都要加清热解毒,尤其象我们以后要学的鱼腥草这样的一些药物。这是属于它在相同当中又有不同的点,芦根具有它的个性,个性就是在清胃热的时候能够止呕,清肺热的时候能够排脓、能够祛痰。这一点是比较重要,也是它常常选用的一些依据。
另外芦根,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它可以用于湿热的水肿或者湿热的淋证,但是这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此外,这是也是仅供参考。当然芦根,如果有新鲜的,那么新鲜的生津止渴,清热泻火可能作用更好。所以在南方有的地方喜欢用生的芦根,这有道理,加大剂量,是个非常安全的一个药。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