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枯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枯楼 Trichosanthes 生用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主要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本品类似芦根,既能清肺胃实热,又可生津止渴。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常与芦根等清热生津药同用;治燥伤肺胃,咽干口渴,可与养阴生津药同用;治阴虚内热,烦渴多饮,可与葛根、芦根等配伍。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本品亦能清肺热而润肺燥。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常与清肺养阴药配伍。
3.痈肿疮疡
本品有清热消肿排脓功效。治疗热毒疮疡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脓己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清热解毒类药物同用。
此外,天花粉注射液可用于引产。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本品性寒润,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天花粉它是来源于葫芦科的瓜蒌这种植物下面的块根。瓜蒌,葫芦科,就像我们蔬菜里面见到的丝瓜这一类很长的藤上面结果实,那果实是圆圆的。
上面的果实就是我们今后要学的清热化痰的瓜蒌、瓜蒌壳、瓜蒌仁。天花粉是它下面的块根,准确的讲块根当然是切片,没切片就象番薯,马铃薯那样子,一块一块的块根,严格地讲它应该叫做瓜蒌根。因为它是瓜蒌这种植物的块根。
在最早这个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当时就叫瓜蒌根。后来到了唐宋时候,人们逐步地,因为它含很多淀粉类的成分,新鲜的时候就把它磨成细粉,就象我们现在用番薯、作者“困难群众”推荐阅读《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用马铃薯来加工那种水淀粉一样的道理,那么加工出来的那种粉是雪白的,把它称为天花粉,当时是以粉状物来入药。后来慢慢地没有人再加工天花粉了,仍然使用原来的块根切片。所以现在的天花粉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尽管它的药材己经不是粉状了,但我们要知道因为现在的《药典》仍然叫天花粉,所以我们用《药典》为依据。其实改为瓜蒌根,可能更加准确。根据现在用药的实际情况,天花粉清热泻火和芦根也是差不多,有一定的清气分热的作用,但是一般不强,在温热病的气分热证的时候,并不常用。
在怎样的情况下用?就说口渴比较重的,它有比较明显的生津止渴作用。作为一个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的一个辅助的药物,另外它也能够清胃热。清胃热,它又长于生津止渴,胃热的口渴可以用。
现在的消渴病,像我们昨天讲葛根,都提到了特殊的病证,天花粉也是比较常用的,尤其是消渴病,表现出来肺胃热比较盛的时候,作为重要的一个药物。它清肺热,清肺热的同时,有一点化痰的作用,润燥化痰,有一定的滋润。
化痰它和它的果实、种子一样,种子和果实都是能够清热化痰,或者润燥化痰的药。它的块根和上部果实,它有相通的地方,它也能够用于肺热的燥咳,或者痰比较多,比较粘稠的,也是比较常用的几个功效,相对来说这个药的作用一般比较缓和,所以这三方面的功效在清气分热、清胃热和清肺热作用都不是很强。但是它清胃热能够生津,清肺热又能够润燥化痰,所以结合这些特征,就扩大了它的应用。
在有的文献上,谈到了天花粉可以作为中期引产,但是这是注射剂,口服没有作用,这是剂型特殊处,但是由于它有很强的致敏性,有的产生过敏还比较严重,所以现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前面学十八反,十八反里面就有瓜蒌,属于十八反的内容,就是瓜蒌和乌头,瓜蒌根相不相反,不好下结论,我们书上没有提到,一般可能不要再把它混进去,因为原来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加的越多,那么今后澄清或者研究清楚的难度就越大,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我们最好不把它增加进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