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主要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本品苦寒清热之力强,长于清心火而除烦,并能清泻三焦实火。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常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也可与其他清泻心火药配伍;治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神昏澹语,常与清热泻火解毒之品同用。
2.湿热黄疸
本品善清肝胆湿热而退黄疸。治疗肝胆湿热之黄疸、发热、小便短赤等,常与茵陈、大黄同用,如茵陈蒿汤。
3.热淋、血淋
本品清利下焦湿热而利尿通淋。常与利尿通淋药配伍。
4.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本品炒炭有凉血止血之效。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等,常与其他凉血止血药物同用。
5.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本品既能泻火解毒,又可消肿止痛。治疗热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多与清热解毒药配伍。生栀子粉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可治跌打损伤之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滑肠,脾胃虚寒者慎用。
栀子也是一个掌握的重点药。栀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栀子是一个观赏植物。因为栀子开的花,栀子花很香,很多人把它佩戴在胸前,放在家里面啊,清香的气味,庭园里面观赏的。
在古代文献里面栀子,没有木字旁,就是这边,右边的半边。右边的这半边,卮是什么意思,应该说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因为中学,好像从我读中学的时代开始,到现代的中学的课本都有《鸿门宴》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赐之卮酒,赐之彘肩”。
卮酒就一杯酒,卮就是酒杯的意思,古代饮酒的酒具,那么栀子的形状,这个不太象啊,因为它前面有一些那种向外突出的那种角叉状的己经没有了,往外面突出,那么下面这样子,就象古代饮酒的那种酒具、酒杯,它是以它的形状来命名的。
后来加上了木字旁,因为它属于一种小灌木,所以栀是根据它的形状。另外我们今后《方剂》里要学一个方,很有名的,叫越鞠丸。
里面的越就是指的越桃,越桃就是栀子的别名。因为那个方里面以栀子、川芎作为主药。鞠就是川芎,越桃就是栀子,有的说越鞠就是发越鞠郁,这是望文生义。来源于《医方考》。其实它是以两味主要的药来命名的,也作为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栀子,是中药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清热泻火药,所以要求大家掌握。泻火除烦,也可以叫清热除烦,它和竹叶一样,它本身是一个清热泻火药,但是长于清心除烦,所以栀子它也包括了清气分热,也用于温热病对气分热证。
但是栀子是一个苦寒的药,我们前面学的药都有甘味,栀子没有,栀子本身味道很苦,是一个典型的苦寒的药。
在温热病的气分阶段,本身因为高热伤阴,耗伤津液,又汗出,口渴很厉害,一般在气分阶段,苦寒的药,不是很适合的。困难群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栀子对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如果仅仅是高热口渴,烦渴多饮的时候,往往不用。怎样的情况下用?心火盛,心热内盛,烦燥不安,所以凡是从《伤寒论》到《温病学》当中,用了栀子的方,主治证里面都有心烦不安。
在清热泻火的药当中,虽然它不是很适合,它不能生津止渴,但是它长于清心除烦。凡是有心热盛的烦燥不安,它都可以用,就突出它的特征。
另外清热泻火包括了清脏腑热,栀子,清脏腑热非常广泛,前人就说它通泻三焦,在很多本草书上,它的归经就把三焦都写上去,三焦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所指。在上清肺热、清心热。在中焦,清脾胃,在下焦,清肝热、清胆热,它都能通泻三焦之火。
什么样的脏腑的实热证,都可以把它作为清脏腑热的药来使用,今后我们学习清热的方剂可以都找得出很多的例子。有清脾胃有热的泻黄散,里面有栀子。当然清肺热的有,清肝热的应该就更多了,清心热就不讲了。
但是在诸多的脏腑热证当中,尤其长于清心,心热证用得更多,都属于清热泻火方面的,也是突出除烦的一个理由。
另外栀子又是一个凉血止血药,它可以用于很多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可以配伍以后的一些止血药、清热凉血止血药一起使用。今后专门要讲凉血止血药,可以把栀子联系起来,另外栀子又是清热解毒药,可以治疗热毒证,热毒证是以疮痈为主的,还包括了其它。
栀子对于疮痈,内服外敷,都可以促进疮痈红肿疼痛的消散。
栀子,从它的性味和它的一些主治,和我们后面要学的黄连、黄芩这些非常相似。很多人都主张把它放在我们要学的下一节,但是为什么又没有,就是很多人提出来栀子有一点利尿的作用。它不完全是燥湿,主要不是燥湿,它是通过它的利尿的作用,使湿热的邪气外出。
它的功效把它认为是清利湿热,好像湿热是由小便而出。栀子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虽然不是很强,这也是把它放在清热泻火药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其实把它放在清热燥湿药和三黄,黄芩、黄连一起可能更好比较,它们的相似性更大,栀子利湿热主要也是治疗一些湿热证,它主要是湿热的黄疸和湿热的淋证。湿热黄疸和湿热淋证,我们今后专门要学利湿退黄药、利尿通淋药,在下一节,专门要学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也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淋证。
我们这里为了不过多的重复,为了节省时间,大家知道栀子有这么一个功效,能够用于这样的湿热病证,具体的,我们以后慢慢来加深认识,因为栀子本身功效就比较多,记就不好记。
另外我们书上在此外,还有生栀子打粉以后,局部外敷治疗外伤,目前不好总结它是个什么功效。外伤扭伤了,那么一般是瘀血阻滞,经脉的气血不通,那它没有认为它是个活血化瘀止痛的药,但是它确实有效,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经验,行之有效,可以使用。现在还不可能总结出它的功效。
这是栀子,作为一个重点药,记功效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关于它的用法里面,一般的情况,栀子可以生用,但是栀子生用,刚才讲淡豆豉的时候,可能量大了,有的就恶心、呕吐,有的伤胃,栀子有时候就炒用,炒了以后,那么苦寒的性质降低,尤其是临床上常常用焦栀子。用焦栀子,主要用于出血证,增强了它止血的效果,我们书上焦栀子多用于止血的。在有的文献上,栀子里面的种仁和外面的外皮分开来用,这个意义不大,所以我们的教材上也没有写。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