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s Ait. 的干燥根。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临床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应用较广。治肠胃湿热之泄泻、痢疾,可单用;若治血痢不止,可与木香同用;治湿热黄疸,多与龙胆、栀子等同用。
2.湿热带下,阴痒阴肿,湿疮湿疹,皮肤瘙痒,疥癣
本品善清下焦湿热,又可杀虫止痒,为治湿热带下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常与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药同用;治湿疮、湿疹,单用煎服外洗;治皮肤瘙痒,多与防风、蝉蜕等配伍;治疥癣,可与黄柏等配伍。
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清热利尿。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常与利尿通淋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苦参,这个是一个豆科植物,用的它的根,这是切了片的苦参的饮片。因为它味道非常的苦,所以叫做苦参,它有参之名而无参之实,所以它没有补虚作用,它就是一个以清热燥湿为主的药。
这个苦参我们前面说了,不但苦味非常重,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一种气味,好多患者服用起来的时候都不舒服,所以是很典型的苦寒药。苦参作为一个清热燥湿药,也是可以广泛的用于多种湿热病证,比如说它也可以用于湿热泻痢。
比如说黄连,治疗湿热痢疾就有一个香连丸。古方,如果把黄连换成苦参,就叫香参散,香参丸,木香和苦参,同样也是治疗湿热或者热毒痢疾,就用苦参代替了黄连。
湿热黄疸它也用。湿热带下,湿热疮疹等等,比如说一些痔疮肿痛。但是苦参在临床上作为口服的时候治疗湿热病证比较少,更多的是把它外用。煎汤或者局部用药来治疗皮肤,或者痔疮,或者妇科病的的一些湿热病证,阴痒、带下这样一些病证用得更多一些。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张寿颐的《本草正义》当中就明确的告诉了这个原因。《本草正义》当中就说:“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就是说现在的人,不敢一般理解为不喜欢,或者不多,把它作为煎剂,为什么呢?“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不特就是不单纯,特殊的特,盖就是一个语气词。“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不单纯是因为它苦味很浓烈,不好服,不好吃,难服用。“亦(就是也的意思)嫌其峻厉而避之也”,亦嫌其峻厉(厉就是厉害的厉,就是亦嫌其峻厉,就是峻猛)而避之也,就是回避了,回避了汤剂煎服,把它作为外用。
张寿颐的这三句话实际非常精辟,苦参对湿热病证的治疗作用相当强,清热燥湿的力量相当强,对很多湿热病证的效果也是比较好。但为什么临床不把它作为汤剂?就是这个原因。特别苦,服用了很难受。关键是苦参服用了以后有的恶心呕吐,有的影响食欲,食欲降低。
还有一种情况,普遍地服用了以后都非常困倦,想睡觉,中医就认为是伤了气了,一种倦怠乏力的症状。现在有人就采用这种逆向思维,就是这个苦参服用了以后,倦怠乏力想睡觉,昏昏入睡,有的心热烦躁不安的人,失眠的患者,给他吃点苦参,那不是让他困倦入睡,不是刚好就能治疗。
这样一做就成功,所以现在就有把这个苦参用来治疗心热失眠,心烦不安的。国家还有这方面的新药,这个就是个逆向思维,作为副作用出现了这种想睡觉的情况。他很兴奋,不能睡觉的,那用了以后呢,那就成为了一种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这个就是苦参清热燥湿的方面。
苦参也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肿痛,当然也是外用多一些,内服当然也可以。苦参能不能够清热泻火?能不能清脏腑热?同样,而且和黄连很相似,也是长于清心胃之火。因为治疗脏腑热证往往需要内服,也是因为苦参不常用来内服,所以一般没有强调它。
我们为了它的规律性,如果你在苦参功效里面加上了一个清脏腑热,清心胃火,一点都不错。文献里面有很多记载,所以这个都是规律性的。另外这个苦参杀虫,主要是指的皮肤的,比如说有的疥虫,滴虫,甚至有的是蛲虫,都有用苦参来洗,外治的。
另外苦参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实际上它治疗这些湿热病证不单纯的是燥湿,同时还有利湿在里面。但它利尿作用不强,当然不是用它来治疗水肿,主要是取其利尿,通过小便来排出湿热,也是和清热燥湿一起使用。
苦参在当代根据药效学的研究,现在应用还比较广泛,比如说有的研究它能够抗心率失常。所以把苦参制成一种抗心率失学的药。苦参能够升高白细胞,所以有些白细胞降低的患者也用苦参的制剂,是当代的一些发展,这个可以供参考。
作者“困难群众”推荐阅读《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