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黑土下的骸骨(下)
腊月里的第一场雪盖住了西山墓道的裂口。赵铁柱蹲在灶台前煨酸菜粉条,铁锅边缘结着冰碴子。翠花默默把腌好的芥菜疙瘩码进陶缸,吴家丫头蹲在兔笼前,用冻红的手指给种兔梳毛。自打墓室事件后,这寡妇再没提过丈夫的遗物,只是每晚给赵铁柱炕头添个盐水瓶——瓶身还印着"大榆树屯卫生所"的蓝漆。
"蝎粪能肥土。"于小慧掀开草帘子进来,军大衣肩头落满雪。她把一摞旧课本摊在炕桌上,泛黄的《自然》教材里夹着水电站结构图,"学生们发现排污渠走向和日军图纸完全重合。"赵铁柱用缺指的左手图纸,突然在冷却塔位置摸到凸起的针孔——父亲当年教过他,这是测绘兵标记暗道的法子。
老支书的铜烟锅突然砸响门板:"乡里防疫站来撒石灰了!"雪地里停着辆蓝白相间的面包车,穿防护服的人正往井口倒白色粉末。赵铁柱抓起把"消毒粉"捻了捻,指尖立刻灼烧般刺痛——这分明是砂石场洗矿用的强碱。
---
周长生把猎枪架在冷冻车顶时,王国庆正用铁锨翻动结冰的江面。凿开的冰窟窿里浮起成片的死鱼,鱼鳃上附着蓝莹莹的结晶。"妈的,让你用冷链运'蓝冰',没让你把货撒江里!"周长生的枪托砸在王国庆背上,冰层下突然传来闷响,二十年前的日军输毒管在低温中爆裂了。
赵铁柱戴着防毒面具潜入江底,战术手电照见锈蚀的铁管网。缺指的左手卡进阀门齿轮,当年排哑雷的手感忽然复苏。当最后一道闸门拧死时,上游冲下的冰碴子划破他棉裤,小腿上的弹片旧伤渗出血,在零下三十度的江水里凝成珊瑚状的红冰。
河神庙的暗室里,孙大海咳着血比对物证。从江底打捞的日军输毒管碎片,与王国庆砂石场的镀锌钢管断面完全吻合。供桌上的塑料娃娃突然响起电子哭声,他拆开发声装置,微型存储器里存着失踪儿童的GPS轨迹图。
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最新章节随便看!---
杀年猪的腥气漫过屯子时,赵铁柱的蝎房来了不速之客。两个戴貉子帽的汉子自称药材商,却盯着通风管道首咽唾沫。"蝎种得用古法养。"领头那个递上烟卷,过滤嘴印着日文。赵铁柱的跛脚勾翻火盆,炭火溅在对方翻毛靴上——鞋帮沾着的蓝冰碎屑遇热立刻汽化。
于小慧领着学生撞进来送饲料那刻,药商突然抽搐倒地。体育老师老陈用独轮车推来冻梨,顺势按住那人虎口:"这是苯丙胺中毒!"他残缺的小指抵在患者动脉处,手法精准得像战地军医。赵铁柱瞥见老陈棉鞋内侧的油渍,正是墓道里焚烧文件留下的特殊助燃剂。
雪夜,赵铁柱摸到老陈家后院。地窖里堆着成箱的《防疫手册》,每本都夹着泛黄的照片——1943年的活体实验记录与1997年的失踪儿童档案并列。当他抽出父亲与年轻老陈的合影时,屋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二十只变异蓝蝎正用毒针敲击暗号。
---
祭灶王那日,翠花默默蒸好粘豆包。吴家丫头把糖瓜粘在蝎房玻璃上,冰花折射出七彩光晕。"该扫尘了。"于小慧递来绑着红布的竹竿,赵铁柱却用它挑起房梁的蜘蛛网。灰尘簌簌落下,露出梁上刻的俄文坐标——正是父亲怀表里的数字。
当第一挂鞭炮炸响时,西山传来闷雷般的塌方声。赵铁柱带着民兵冲上山,只见日军防空洞裂开巨口,成箱的"蓝冰"与七三一部队的玻璃器皿在月光下交相辉映。王国庆的冷冻车歪在断崖边,周长生举着猎枪歇斯底里:"谁也别想断老子财路!"
赵铁柱的跛脚陷在冻土里,眼前闪过者阴山的雷区。当周长生扣动扳机时,变异蝎群突然从雪地涌出,毒针齐射向枪管。炸膛的火光中,于小慧举起相机,1998年1月20日的《松花江晨报》头版正在底片上显影。
---
赵铁柱蹲在县城夜市摊前,铝饭盒里的汤头泛着可疑的蓝光。穿貂皮的女摊主舀汤时,腕部的毒蛇刺青在热气中若隐若现。他缺指的左手突然扣住对方手腕:"1945年出厂的关东军饭盒,保存得挺好啊。"热气腾腾的汤锅下,微型发报机的红灯正在闪烁。
(http://www.220book.com/book/PI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