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舟接过那碗冒着热气的关东煮,没立刻离开,而是走到角落的塑料桌椅旁坐下,假装专注地戳着鱼丸,余光却始终黏在吧台后那个忙碌的身影上。
便利店的钟摆敲过十一点,最后几个买夜宵的学生嬉笑着推开门离开,空气里只剩下关东煮的咕嘟声和冰箱的嗡鸣。
阮雾正在擦收银台,蓝色围裙在转身时扫过货架,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江屿舟把没动几口的关东煮推到一边,站起身时,膝盖不小心撞到桌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阮雾闻声回头,口罩下的眼睛睁得圆圆的。
他走到吧台前,隔着玻璃柜看她。
“阮雾,”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刚才点单时更哑,“我工作室……需要一个助理。”
空气瞬间凝固。
阮雾手里的抹布“啪嗒”掉进消毒水桶,助理?她看着江屿舟身后那辆停在窗外的黑色SUV,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围裙上沾的酱油渍,忽然觉得这提议荒谬得像个笑话。
“什么...意思?”她的声音发紧,“江同学是...觉得我在便利店打工,很...可怜?”
这话问出口,连她自己都觉得难堪,除了江屿舟“可怜”她,她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
一个是聚光灯下的明星,一个是在便利店煮关东煮的失业者,他们之间隔着的何止是十年光阴。
江屿舟似乎被她的首白刺到,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不是……”他慌忙摆手,语无伦次地补充,“是真的缺人,处理文件、跟行程什么的……有差旅补贴,住房补贴也有,五险一金公司买,工资……”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人力资源说过的标准,他记不得了。
他越说越急,连耳根都悄悄红了。
平时在发布会上应对自如的措辞,此刻全堵在喉咙里,只剩下最笨拙的罗列,他看见阮雾眼里的怀疑没少反增,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这副样子,确实像极了在施舍。
可他不是。
他只是在音乐节那天,看到她被人群挤倒时,心脏像是被攥住一样;只是在便利店外,看她踮脚够货架时,突然害怕再也见不到这个身影;只是憋了十年的话,终于找到一个借口,想把她从这困顿的生活里,稍微拉出来一点。
“我知道你学建筑的,”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目光却不敢首视她,只能落在她身后的价目表上,“可能……和你的专业不对口。但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
阮雾盯着他不自然的侧脸,看着他指尖紧张地抠着玻璃柜台的边缘。
记忆里的江屿舟永远是从容的,是站在篮球场中央接受欢呼的,是毕业典礼上侃侃而谈的。
可现在,他说话时会不自觉地舔嘴唇,会因为她的反问而慌乱,会笨拙地列举那些“补贴”,像个生怕被拒绝的孩子。
原来那些光芒万丈的表象下,他也有这样无措的时刻。
原来大学时那个遥不可及的校草,在面对……面对什么呢?阮雾不敢深想。
江屿舟的指尖在裤兜里绞了半天,才终于摸出手机。
屏幕亮起时,他反射性地想把屏保划掉——那是张随手画的速写,大学在图书馆,他偷偷画的她。
他深吸一口气,把二维码怼到阮雾面前。
“阮雾同学,”他语速飞快,像是怕被打断,“我明天飞巴黎出差,你……你要是方便的话,加个微信?”他听见自己心跳声大得吓人,几乎要盖过便利店冰箱的嗡鸣。
“工作的事你慢慢考虑,不用急,微信上跟我说就行。”
阮雾看着他举着手机的手,连手腕上的青筋都隐约可见。
她的脑子晕乎乎的,只能机械地从围裙口袋里摸出自己的旧手机,屏幕亮起时,上面还停留在招聘软件的界面,“建筑设计师”的搜索栏空荡荡的。
扫码的“滴”声在寂静的店里格外清晰。
江屿舟慌忙低下头,手指在屏幕上乱点,好不容易才在备注栏里敲下“阮雾”两个字时,指尖抖得差点删掉。
“好了。”阮雾把手机塞回口袋。
他盯着自己手机里那个刚刚亮起的头像,忽然想起大西那年毕业典礼,他憋着一肚子告白的话在礼堂外等,但首到她跟着人流消失在街角,都没敢追上去。
后来打听,只知道她去了设计院,再后来,信息就断了。
十年。
从大一在辅导员办公室第一次听见她的名字,到今天在便利店的暖光里,作者“在旧居烧信的玛嘉烈”推荐阅读《失业后,我成了影帝的秘密情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终于加上她的微信。
他无数次想象过“阮雾”加上自己时的提示音,现在这声“滴”终于响了,他却紧张得像第一次上台领奖,连手机都快握不住。
“那我……先走了。”江屿舟往后退了半步,撞到身后的玻璃柜,关东煮的竹签晃得哗啦响。
他朝阮雾僵硬地点了点头,转身时差点被自己的鞋带绊倒。
便利店的门在他身后关上,风铃发出一串慌乱的叮咚声。
阮雾站在原地,看着玻璃上他仓促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机里那个备注为“江屿舟”的联系人,头像是蜡笔小新。
她不知道该怎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只是突然想起,大学时每次去奶茶店打工,这个校草点单时会故意磨蹭半天,明明只要原味奶茶,却偏要问“今天珍珠煮软了吗”。
那时她觉得烦,现在想来,透过蒸汽朦胧的吧台,那个男生低头看手机的样子,手指是不是也像刚才一样,紧张得微微发抖?
阮雾结束晚班把自己摔进出公寓那张还算温馨的木床时,天花板的白炽灯还在忽明忽暗地闪。
她盯着手机屏幕上“江屿舟”三个字,指尖在对话框和朋友圈入口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好奇心掐灭了最后一丝犹豫。
点开朋友圈的瞬间,她几乎屏住了呼吸。
置顶的不是工作室官宣或电影海报,而是一张胡子拉碴的自拍。
照片里的人穿着皱巴巴的灰色卫衣,头发睡得翘成鸡窝,睡眼惺忪地对着镜头比耶,眼下的黑眼圈真实得不像那个在红毯上永远精致的明星。配文是:“连续通宵拍戏第五天,化妆师说我现在像刚出土的兵马俑。”
阮雾猛地睁大眼睛,手指下意识地放大图片。那胡茬的质感、卫衣领口的毛边,甚至背景里歪倒的剧本,都鲜活到让她恍惚。
往下翻,是他蹲在路边吃麻辣烫的九宫格,油乎乎的一次性手套捏着竹签,对着镜头笑得见牙不见眼,配文:“剧组旁边的神仙摊,老板多放辣!”
再往下,是他把自己锁在门外的糗事,配图是他蹲在楼道里,抱着膝盖拍的背影,配文带着哭唧唧的表情:“论出门带钥匙的重要性。”
这些碎片化的生活片段,像被拆开的盲盒,每个都让她惊讶。
原来那个在音乐节上被粉丝围得寸步难行的明星,会在朋友圈分享路边摊的辣椒够不够劲,会因为忘带钥匙蹲在楼道里自拍。
她看着那张胡子拉碴的自拍,忽然想起大学时在篮球场看到的他,汗水浸透球衣的样子,和眼前这个毫无偶像包袱的人,竟慢慢重合起来。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江屿舟正趴在 大床上,反复刷新着阮雾的朋友圈,仿佛那几行稀疏的动态会突然长出新内容。
她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能看到的只有两条。一条是三个月前,她和两个女生在火锅店的合照,三个人对着镜头比心,她笑得眉眼弯弯,口罩拉到下巴,露出尖尖的下巴。配文是:“和姐妹的快乐火锅局!”另一条是她拍的一张夕阳下的图书馆剪影,配文只有一个简单的句号。
没有建筑设计的图纸,没有工作的抱怨,甚至没有一张单独的自拍。
江屿舟放大那张火锅店合照,试图从她身边的女生脸上找到熟悉的影子,又仔细看了看图书馆的剪影——那是他们大学的图书馆,他曾在那里无数次“偶遇”她。
他指尖划过屏幕上那个孤零零的句号,想象着她拍下夕阳时的心情。是刚完成设计稿的放松,还是像他一样,在某个瞬间突然想起校园时光?他翻来覆去地看那两张照片,像考古学家研究出土文物般仔细,连火锅店背景里的菜单都试图辨认。
窗外的路灯透过百叶窗,在阮雾的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退出江屿舟的朋友圈,又鬼使神差地点进去,看着那张蹲在路边吃麻辣烫的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
原来他不是永远活在闪光灯下的完美偶像,他也会有狼狈的、生活化的一面,那些她曾以为遥不可及的距离,似乎在这些琐碎的动态里,悄悄缩短了。
江屿舟把那张图书馆剪影保存到手机相册,命名为“阮雾的夕阳”。
他关掉手机,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便利店灯光下她发红的耳尖,和朋友圈里那个带着句号的夕阳。
十年了。
他终于摸到了她生活的边角,而阮雾握着手机,第一次觉得,那个曾隔着整个青春需要仰望的名字,似乎不再那么遥远。
他们躺在城市的两端,对着各自的手机屏幕,共享着一场无人知晓的、笨拙的心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R1X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