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院门口那条小溪,不疾不徐地淌着,转眼就到了姜荣和李珍珍婚期的前五天。
院里的老槐树上拴了红绸,风一吹就飘得欢实。
姜家这边最先忙活的是嫁衣。
乡下不比城里,讲究个实用,喜服不能太扎眼,得平时也能穿。
姜荣早就在镇上扯了匹水红色的细布,料子不算顶好,却也光滑挺括。
他提着布料去了村里的王大婶家,又请了两位手巧的大娘,把李珍珍的尺寸一说,几位长辈立刻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地忙活起来。
不到两天功夫,一件合身的嫁衣就成了。
水红色的短衫配着同色的裙子,既喜气又不张扬,李珍珍试穿时,脸上的红晕比布料还艳。
新郎官的行头就简单多了。
乡下汉子不爱穿红衣,姜荣便照着规矩,准备了块红布扎在头上,腰间系条红布条,再换上身浆洗得笔挺的蓝布褂子,就算是成亲的衣裳了。
祁峥打趣他:“就这?不显得太素净了?”
姜荣挠挠头:“咱庄稼人,穿得整齐就行,花哨了干活也碍事。”
接着是布置新房。
东厢房早就翻新了一遍,祁峥和姜贵里里外外扫了三遍,连房梁上的蛛网都没放过。
还有新做的桌子和西把椅子。
小禾更是摘了许多的野花,红的白的粉色,插在窗台上的粗瓷瓶里,顿时给房里添了几分生气。
姜穗把新买的粗布被褥铺在东厢房的床上,红底碎花的被面。
李珍珍送来的嫁妆也陆续搬了进来:一个大衣柜,还有两床棉被,针脚细密,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是酒席。
祁峥有经验,提前找了饶大爷。
两人坐在院里的石桌上,饶大爷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报了要用的肉量和菜量,以及鸡蛋调料等。
祁峥拿着炭笔一一记下。
商量妥当,祁峥就拉着姜贵去采买。
肉铺的赵屠户听说姜荣要成亲,特意留了最肥的五花肉;杂货铺的周二叔也多送了两捆粉丝。
两人赶着驴车往回走时,车斗里堆得满满当当。
离婚期还有三天,院里己经堆起了不少东西:捆好的柴禾,装在坛子里的米酒,码得整整齐齐的碗碟。
姜穗正和姜贵核对着宾客名单,小禾跑进来喊:“嫂子,饶大爷带徒弟来搭灶台了!”
众人往院外一看,饶大爷正指挥着两个徒弟搭临时的灶台,砖头垒得方方正正,很快就冒出了炊烟。
院里的石桌上摊着张糙纸,姜穗拿着炭笔,一边听姜荣念叨着该请的人家,一边往纸上记。
祁峥坐在旁边,时不时帮着添两句:“村西头的张大爷得请……”
姜穗点点头,刚要落笔,忽然停住了,抬眼看向祁峥:“对了,你家那边……要不要请?”
祁峥手里的茶杯顿了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语气干脆:“请他们干啥?自打我分出来,就没来往过,哪来的人情?”
“话不能这么说。”姜荣立刻接话,手里的斧头往柴堆上一靠,“再怎么说,那也是你的亲爹。咱不请,村里人该背后嚼舌根了,说你不懂孝道,连家里人都不认。他们对咱咋样是一回事,咱做事得占住理,让人挑不出错来。到时候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咱礼数尽到了,旁人要议论,也只能说他们不懂事。”
姜穗也点头附和:“大哥说得对。不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咱还能怕他们吃穷了?再说了,大喜的日子,图个周全,别留话柄。”
旁边的小禾却噘着嘴,一脸不忿:“可他们那几个人,嘴巴又尖又利,来了指不定怎么挑刺呢,说不定还想趁机占便宜,拿点东西走。”
“一顿饭而己,还能让他们翻了天?”姜荣笑了笑,“真要是来,咱好吃好喝待着,他们要是识趣,就安安分分吃顿饭;要是不安分,咱也不怕,道理在咱这边。”
祁峥沉默了片刻,“行吧。”他终是松了口,语气里带着点无奈,“那就让他们来。派个人去说一声,来不来随他们。”
“不用特意去告诉。等会儿我去趟村头,让李大叔捎个话就行。”
他说着站起身,往院外走。
姜荣看着他的背影,对姜穗道:“其实他心里都明白,就是抹不开。”
“我知道。”姜穗拿起炭笔,在纸上添上“祁家”几个字。
小禾点点头:“那我到时候盯着点,别让他们乱拿东西。”
姜穗被她逗笑了:“放心,有你大哥在,他们不敢。”
转眼就到了婚期。
一早,天刚蒙蒙亮,院里的鸡还没打鸣,姜荣就己经起身了。
他摸黑穿上衣服,拎起扫帚,借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把院子里里外外扫了一遍。
落叶、尘土,连墙角的草屑都没放过,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
姜贵被这动静吵得醒了,揉着眼睛从西厢房出来,见大哥正蹲在地上,用布擦拭石桌的边角,忍不住打趣:“大哥,你这是兴奋得一整晚没合眼吧?”
姜荣头也没抬,手里的布擦得更起劲了:“少废话,起来帮忙。”
“我看你是紧张。”姜贵凑过去,见院子扫得能照出人影,石桌擦得发亮,忍不住笑,“用得着这么仔细?等会儿亲戚一来,保准又踩得都是脚印。”
“仪式还没开始,总得干净些。”姜荣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往灶房走,“我去做早饭。”
姜贵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熟练地舀米、添水,往灶膛里塞柴,忽然叹了口气:“哎,从今天起,咱家就六口人了。”
姜荣往锅里撒了把豆子,他低头笑了笑,没说话,眼里却漾着藏不住的笑意。
锅里的米渐渐煮开。
没一会儿,姜穗和祁峥也起来了。
见院里收拾得妥帖,灶房飘着粥香,姜穗笑着说:“大哥这是激动地睡不着?”
姜荣从锅里舀出粥,倒进粗瓷碗里:“赶紧吃,吃完了还有正事。”
小禾蹦蹦跳跳地进来,手里拿着块红布:“大哥,你的红布忘带了!”
姜荣接过红布,往头上一系,正好遮住额角的碎发。
姜贵看着他这模样,忽然鼓起掌来:“嘿,还真像那么回事!”
五个人围坐在石桌旁,喝着豆粥,啃着昨晚剩下的野菜饼。
没人再多说什么,可每个人的动作里都带着点轻快。
(http://www.220book.com/book/R7N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