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西章
官炀手腕上那条色彩绚烂的编织手环,像一滴落入平静水面的彩色油墨,瞬间在他那色调单一、逻辑至上的南华一中竞赛班世界里晕染开涟漪。
“异常参数”与光谱分析
第二天早自习,当官炀像往常一样,面无表情地摊开那本厚得能砸死人的《高等物理专题研究》,指尖划过书页时,那抹缠绕在腕间的朝霞色彩立刻吸引了同桌赵锐的目光。
“卧槽!官炀!”赵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声音都变了调,引得周围几个同学也看了过来,“你……你手腕上戴的什么?!” 他指着那条与官炀冷峻气质、深色校服袖口格格不入的彩色手环,眼睛瞪得溜圆。
官炀头也没抬,语气平淡:“手环。”
“我知道是手环!”赵锐凑近了点,像研究稀有标本,“这颜色……橘的、黄的、粉的、蓝的……还带点银光?这纹路……也太花哨了吧?!这不符合你的人设啊炀哥!你被什么不明射线辐射了?还是最近研究量子审美导致参数紊乱了?” 他的调侃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
旁边的同学也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官炀,这个永远只穿黑白灰、只关心公式推导、连喝水都像在补充标准液体的“人形自走逻辑机”,居然戴了一条如此……生动活泼、甚至有点“少女心”的手环?这简首比看到他用粉笔头在黑板上画爱心还惊悚!
官炀终于从书页上抬起眼皮,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赵锐夸张的表情和周围好奇的视线。他抬起右手,手腕上那浓缩的朝霞在教室白炽灯下依旧鲜明。他语气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个实验现象:
“ 色彩序列:橘红(λ≈650nm),鹅黄(λ≈580nm),浅粉(λ≈530nm),藏青(λ≈450nm),浅蓝(λ≈470nm)…… ” 他一口气报出了几个关键色的大致波长范围。
“ 材质:棉质纤维,无金属配饰,抗拉强度符合日常需求。 ”
“ 功能:非测量性装饰品。观测价值:主观美学及情感联结指向性载体。 ”
一段冷静到近乎无情的“光谱分析+材质报告”,瞬间把赵锐和周围同学砸懵了。
赵锐张着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炀哥,我服了。一条手环你都能分析出波长和抗拉强度?” 他哭笑不得地指着那抹粉色,“那这个粉呢?情感联结指向性载体?指向谁啊?难道……是‘G’?!”
提到“G”,赵锐立刻挤眉弄眼,一副“我懂了”的表情。周围的同学也露出恍然大悟又带着暧昧笑意的眼神。
就在这时,一首安静坐在前排、仿佛与世隔绝的郑致楠,不知何时也转过头。他那双没什么情绪的眼睛透过镜片,精准地落在官炀的手腕上,看了足足三秒钟。然后,他推了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毫无波澜的语调,清晰地说了一句:
“ 光谱分析结论:该载体反射率峰值区间与西山观测点日出时刻大气散射光谱高度吻合。情感联结指向性:99.7%。 ”
说完,他便转回头,继续看他的《国际关系理论》,仿佛刚才只是随口播报了一条气象数据。
赵锐:“……”
周围同学:“……”
短暂的死寂后,是压抑不住的哄笑声。
“噗——!哈哈哈!郑学神!还得是你!”
“神TM反射率峰值吻合!99.7%!哈哈哈哈!”
“炀哥!你这手环是‘日出纪念版’啊!还带官方认证的!”
官炀:“……” 他面无表情地收回手,拉下校服袖子,试图遮住那抹过于引人注目的色彩,但微红的耳根却出卖了他。他瞪了郑致楠的后脑勺一眼(对方毫无察觉),重新将目光投向书页,只是指尖翻页的速度似乎快了一点点。这该死的“情感联结指向性载体”……引发的“非计划内关注度”严重超标!
分岔路口:物化生 vs 物化政
手环风波在竞赛班成了一段经久不衰的“官炀异常参数”笑谈,但很快就被更现实、更紧迫的浪潮淹没——高中生涯的重要分岔路口,文理分科,正式到来。
年级大会在肃穆的大礼堂举行。教导主任拿着话筒,声音洪亮地讲解着分科政策、各组合特点、未来专业方向,PPT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看得人眼晕。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关乎未来的、沉甸甸的抉择气息。
对于官炀和他的竞赛班同学来说,选择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 物理+化学+生物。 ”
当教导主任念到物化生组合时,官炀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在手中的意向表上,用他那刚劲有力的笔迹,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选项后,清晰地打上了勾。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物化生,是通往顶尖理工科大学和基础科学研究最主流的路径,也是物理竞赛生夯实基础、冲击更高目标的必然选择。生物?对他而言,不过是研究生命体运行规律的另一套物理化学模型罢了。他的未来蓝图早己绘制完毕,路径清晰,不容置疑。
意向表交上去,官炀瞥了一眼手腕上被衣袖半遮住的彩色手环,指尖无意识地了一下那温润的棉线,然后便重新投入到随身携带的竞赛题册中。分科对他而言,只是程序上的确认。
“政治能背,生物不懂!”
而在三条街外的实验中学,分科的氛围则显得更加焦灼和接地气。
“啊啊啊!到底选什么啊!”周小雨抓着头发,把意向表揉成了咸菜干,“物理化学肯定要选,不然以后好专业都没戏!但是第三门……生物还是政治啊?!”
“我也是!生物那些遗传图、细胞器看得我头都大了!”周瑾也是一脸痛苦,“政治虽然也要背,但感觉……好像还能理解一点?”
“我选物化政!”张浩很果断,“我以后想学法或者学新闻,政治肯定有用!生物?饶了我吧!”
顾之衍咬着笔杆,看着意向表上的选项,眉头微蹙。物理和化学是她的主攻方向,成绩也稳得住。关键是第三门。
生物?那些复杂的专有名词、微观世界的结构、遗传的算法……对她来说简首是天书!每次考试都靠死记硬背,分数在及格线上惊险徘徊。
政治?虽然也要背,但时事热点、哲学原理、逻辑思辨……这些东西她反而觉得更有意思,理解起来没那么痛苦,成绩也相对好一些。
她想起官炀毫不犹豫勾选的“物化生”,心里掠过一丝小小的羡慕和……释然。他们本来就不在一条赛道上。
“衍姐,你呢?”周小雨凑过来问。
顾之衍深吸一口气,在“物理”、“化学”后面打上勾,然后,在“政治”的选项后面,也坚定地画了一个勾。
“ 物化政! ”她宣布道,“生物?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政治好歹能背,理解起来也没那么反人类!”
“对对对!理解万岁!”周小雨立刻响应,也在政治后面打了勾,“生物什么的,交给官炀那种非人类去研究吧!”
周瑾也如释重负地选了政治:“同意!政治背一背还有希望,生物那是真绝望!”
陈宇作为体育特长生,分数压力没那么大,很务实地选了相对容易拿分的“物生地”(物理、生物、地理),避开化学这个老大难。
张浩则挠着头,一脸纠结:“我……我也选物化政吧?生物我也搞不懂啊!政治……嗯,听衍姐的,背呗!”他显然没什么明确规划,纯粹是跟风顾之衍她们。
“浩哥,你确定?”王浩凑过来,他选了“史地政”(历史、地理、政治),彻底放弃理科,“政治可不是光背就行的!”
“管他呢!反正不能选生物!”张浩一锤定音。
分科意向表像承载着无数未来可能性的小船,纷纷交了上去。实验中学高一(8)班的女生小团体(顾之衍、周小雨、周瑾)加上一个“编外人员”张浩,清一色地选择了“物化政”,理由高度统一: “政治能背,生物不懂!” 这成了她们分科季最响亮也最接地气的口号。
不同的路径,缠绕的朝霞
傍晚,官炀和顾之衍在两家之间的楼道口“交接”今日的物理笔记(顾之衍遇到难题还是会求助)和……一盒新出的抹茶味薄荷糖(官炀发现顾之衍似乎更喜欢这个口味)。
顾之衍一眼就看到官炀袖口下露出的那抹熟悉的彩色。
“手环戴着呢?”她眼睛弯起来,带着点小得意。
“嗯。”官炀应了一声,把笔记递给她,“防护性能良好。未产生干扰。”
顾之衍笑着接过笔记,又晃了晃自己手里填好的意向表复印件:“我们分科结果出来了!物化政!正式告别生物学苦海!”
官炀看了一眼她复印件上清晰的“政治”勾选,又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朝霞,点了点头:“选择合理。符合‘干扰源’认知偏好及效率优化原则。”
顾之衍:“……” 她就知道!不过,看着他手腕上自己亲手编织的色彩,再想想自己选择的、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心里反而一片轻松。
“你呢?物化生?”她明知故问。
“嗯。”官炀的回答毫无悬念。
两人站在灯光略显昏暗的楼道里,一个手腕缠绕着浓缩的朝霞,一个手里拿着告别生物的意向表。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学科路径,指向了可能大相径庭的未来方向。
但此刻,当顾之衍的目光落在他腕间的色彩上,当官炀的视线扫过她带着轻松笑意的脸庞,那份由朝霞、心跳和笨拙心意编织而成的联结,却清晰地缠绕在彼此的手腕和心间。它无法解答生物的奥秘,也无法优化政治的论述,却像一道温暖而独特的坐标,无声地宣告着:无论前路如何分岔,总有一抹属于他们的朝霞,在各自的时光里,悄然相伴。
(http://www.220book.com/book/R8V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