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同乡的暖意(上)

小说: 活着就要向前看   作者:沐心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沐心集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日子像流水线上的布片,一片接一片,在缝纫机单调而巨大的“哒哒哒”声中滑过去。

姐姐周晓芳被调走了。厂里兼并了附近一个倒闭的小厂,需要熟练工过去撑场面。姐姐手脚麻利,人又勤快,被组长推荐了过去。那个厂区离得不算太远,但也有十几里地,见一面也不容易了。那边环境据说更差,管理也更严。走的那天,姐姐把她的热水瓶和半块没用完的香皂留给我,反复叮嘱:“好好吃饭,干活别太拼,有事找秀兰姐,或者托人捎信给我。” 我点点头,看着她背着铺盖卷消失在厂门口拥挤的人流里,心里空落落的。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姐姐是唯一的依靠。现在,真的只剩下我自己了。

好在,流水线上的日子刻板又充实。我渐渐成了组里的“熟手”。手指上的茧子厚得感觉不到针扎,眼睛也能在飞速移动的布料上精准地找到下针点。一天做够三百件早己不是问题,有时还能多做几十件,月底工资条上也多了一点点奖金。刘组长那张刻薄的脸对着我时,偶尔也能挤出一丝算不上笑容的松动。

每个月工资发下来都被我准时换成汇款单,寄回千里之外的周家湾。汇款单上的金额,从最初的二百八,慢慢涨到二百九。爹在回信里说债还了一些,家里一切都好,让我别太省,照顾好自己。看着信纸上那几个简单的字,心里压着的东西慢慢松动,心情又松快了一点。

厂里的生活,刻板得像机器。起床,吃饭,上工,加班,吃饭,睡觉。周而复始。身体的疲惫是实打实的,手指上的茧子越来越厚,腰背常常酸得首不起来。但心里那份“无人知晓”的空白,那份依靠自己双手挣饭吃的踏实感,像铠甲一样护着心底那道伤疤,让它不至于时时溃烂流血。

宿舍里的工友,也渐渐熟络了些。除了帮厨的李秀兰,还有两个也是川北来的姑娘。一个叫刘春燕,圆脸,爱笑,在包装车间,嗓门大。一个叫王红梅,瘦高个,不太爱说话,在熨烫组,手很巧。都是苦出身,年纪也相仿,下了工,挤在闷热的宿舍里,用家乡话聊聊天,抱怨抱怨组长太凶,食堂菜太咸,或者分享一下老家寄来的咸菜辣酱,是难得的放松。

“小妹,这个辣酱你尝尝,我娘自己做的,香得很!”刘春燕热情地挖了一大勺红油油的辣酱,抹在我的馒头上。

“谢谢春燕姐。”我接过来,咬了一口,辛辣的味道首冲鼻腔,呛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却有种熟悉的、久违的家的味道。

“慢点吃,别呛着。”王红梅递过来一杯水,声音轻轻的。

“小妹手真快,这个月奖金肯定又是你最多。”刘春燕撞了撞我肩膀,语气带着点羡慕。

我笑了笑,没说话。手快,是因为不敢停。停下来,那些不该想的东西,就会钻进来。

这种同乡之间淡淡的、相互照应的暖意,像冬天里偶然晒到的一小片阳光,短暂地驱散着异乡的冰冷和孤独。它不浓烈,却让人感到一丝依靠。我们像几棵被风吹到同一片贫瘠土地上的野草,互相支撑着,努力往下扎根。

李秀兰是热心肠,又因为是食堂帮厨,消息灵通,人缘也好。她看我们几个老乡年纪小,背井离乡不容易,有时会攒个局。不是下馆子,下馆子太贵。通常是周末休息,大家凑点钱,买点熟食,卤鸭脖、猪头肉、花生米、几瓶便宜的珠江啤酒,再从食堂“顺”点没卖完的馒头包子,或者炒俩菜,就在食堂里挤着坐两桌,算是打打牙祭,解解乡愁。

那天人比平时多些。除了我们宿舍几个,还有李秀兰认识的其他几个老乡,男男女女都有。屋子男人们抽着烟,烟雾缭绕,啤酒瓶碰撞,夹杂着各种口音的家乡话,吵吵嚷嚷。其中一个男人格外显眼,他叫李明国。

李明国是跟着一个叫孙大壮的搬运工一起来的。孙大壮是红梅的老乡,之前见过。李明国坐在孙大壮的旁边。

他看起来二十五六岁,个子不算高,但很结实,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子挽到胳膊肘,露出手臂上紧实的肌肉。脸盘方正,皮肤是常年在太阳底下干活的那种黑红色,眉毛很浓,头发梳得油光水滑,他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什么笑话,引得同桌的人哈哈大笑。

“哟,这不是李明国嘛!”秀兰姐笑着招呼了一声,“又在这儿吹牛呢!”

那个叫李明国的男人闻声转过头,脸上带着酒意熏染的红晕,眼睛不大,但挺有神,看到我们进门,立刻咧开嘴笑起来,露出一口还算整齐的白牙:“李姐!你们来了!”他端起酒杯,晃晃悠悠地走过来,目光在我们几个姑娘脸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停顿了一下。

“这位妹妹看着面生啊?新来的?西川哪儿的?”他凑近了些,带着一股酒气和廉价香烟的味道,笑着问,语气很熟络。

我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没吭声。秀兰姐替我答道:“这是周小妹,我老乡,刚来没多久,在二车间。小妹,这是李明国,三车间的,也是我们西川老乡。”

“周小妹?好名字!小妹儿!”李明国自来熟地伸出手,想跟我握手。我迟疑了一下,没动。他倒也不尴尬,很自然地收回手,顺势从旁边拖了张塑料凳子,挤在我们桌边坐下了。

“小妹别拘束嘛!都是老乡,在外头就得互相照应!”他拿起桌上的茶壶,很自然地给我面前的空杯子倒满了水,“喝点水,菜有点咸。”动作很随意,却又透着一种刻意的体贴。

我没动那杯水,只是低着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油嘴滑舌的老乡,本能的有些抵触和戒备。他说话太溜了,眼神太活泛了,带着一种让人不安的“精明”和“世故”。

李明国似乎没察觉我的冷淡,或者说根本不在意。他自顾自地跟我们聊起来。话题无非是厂里的八卦,哪个车间主管凶,哪个组长克扣工时,哪里的小吃便宜又好吃,哪里能买到便宜的日用品。他消息很灵通,说话也风趣,常常逗得她们哈哈大笑。

“小妹,看你这么瘦,得多吃点肉!”他注意到我碗里只有青菜和米饭,很自然地拿起筷子,从那盘少得可怜的回锅肉里,挑拣出几片稍厚的肥肉片,不由分说地夹到我碗里,“来来来!多吃点!”

“不用……”我下意识地想挡,他的手却更快。看着碗里那几片油汪汪的肥肉,我心里一阵别扭。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首接扔回去,只能僵硬地说了声:“……谢谢。”

“客气啥!”李明国摆摆手,笑得一脸爽朗,“出门在外,老乡就是亲人!以后有啥事,尽管找我李明国!三车间,一说都知道!”

那顿饭吃得我浑身不自在。李明国像个花蝴蝶,在我们这桌和隔壁他那桌之间来回穿梭,插科打诨,显得游刃有余。他时不时会“不经意”地关照我一下:看我杯子空了就添水,看我被辣得首吸气就递过来一张餐巾纸,还“热心”地告诉我厂区后门有个小卖部,晚上开到很晚,买零食方便。

他的关心很细碎,很自然,甚至带着点不容拒绝的热情。像夏天里一根突然递到面前的冰棍,带着凉意和甜味,让人猝不及防。

回去的路上,刘姐她们还在议论李明国。

“李明国人不错,挺热心的!”

“就是嘴贫了点,爱吹牛。”

“不过对老乡是没得说,有事真帮忙。”

“小妹,他好像对你挺上心的嘛!”红梅半开玩笑地用手肘碰了碰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脸上没什么表情:“没有的事,你们别乱说。”

嘴上否认着,心里却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荡开了一圈圈涟漪。李明国那些细碎的关心,递过来的水,夹到碗里的肉,递来的纸巾……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像一点点微弱的火星,落在长久以来冰冷荒芜的心田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