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篱笆墙里的暖意

小说: 活着就要向前看   作者:沐心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沐心集”推荐阅读《活着就要向前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腊月的寒风开始刮得紧了。厂区里弥漫着一种归心似箭的躁动。这一次,我和李明国的行囊里,装的不仅仅是给家人的年货,更装着一份沉甸甸的、关于未来的承诺。

提前跟二姐晓芳打了招呼。电话打到她厂里,她在那头沉默了一下,声音带着复杂:“……想好了?真要辞工回去结婚?年后……不回来了?”

“嗯,姐,想好了。” 我的声音很平静,带着尘埃落定的决心,“等办完事,看情况再说。也许……就在老家附近找点活干。”

二姐叹了口气,终究没再说什么:“行吧。你自己拿主意。我过两天也回去了,先跟爸妈透个风。你……你去了那边,自己当心点。” 她口中的“那边”,指的是李明国家。

“我知道,姐。” 我心里暖暖的。

辞工手续办得很顺利。领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和一点微薄的年终补贴,我和李明国踏上了返乡的火车。这一次,不是回周家湾,而是先去李明国家,我们隔壁县的李家坳

绿皮火车依旧拥挤嘈杂,但心境与上次独自随二姐南下时截然不同。身边有了依靠,连硬座车厢浑浊的空气似乎都不那么难熬了。李明国显得格外兴奋,一路上絮絮叨叨地跟我说着他家里的情况:他妈妈何良秀,身体硬朗了不少,嗓门大,能干;弟弟明强,在镇上跟人学了几年木匠了;妹妹秀珍,还在高中,成绩不错……言语间充满了对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

火车转汽车,汽车又换成了颠簸的农用三轮。山路崎岖,冬日的山野一片萧瑟。当三轮车在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落口停下时,天色己近黄昏。

“到了!” 李明国跳下车,指着不远处山坡上几户散落的人家。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一下。山坡最边上那户,格外显眼。几间低矮的房屋,墙壁是用黄泥掺着碎石夯筑的,灰扑扑的,不少地方己经开裂剥落,露出里面的草筋。屋顶盖着厚厚的、颜色发黑的茅草,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一圈稀疏的竹篱笆歪歪扭扭地围着不大的院子,篱笆门是用几根木条草草扎成的。这就是李明国的家。比我想象中……还要简陋些。

“家里……是简陋了点,” 李明国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我妈一个人拉扯我们几个,不容易……以后,咱们慢慢挣,会好的!”

“嗯,会好的。” 我点点头,压下心头那一丝微妙的落差感。比起河南那囚笼般的王家院子,这里至少有自由的气息。我深吸了一口山里清冽寒冷的空气,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推开吱呀作响的篱笆门,院子里散养着几只瘦骨嶙峋的鸡,见到生人,扑棱着翅膀躲到角落。一个穿着深蓝色旧棉袄、头发挽得一丝不苟的中年妇女闻声从灶房里探出身来,手里还拿着锅铲。

“妈!我们回来了!” 李明国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回家的喜悦。

“哎哟!可算到了!路上累坏了吧?” 何良秀嗓门洪亮,中气十足,快步迎了出来。她个子不高,身形瘦削,但动作利落,眼神锐利得像刀子,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我。

这就是李明国的妈妈,何良秀。跟信里描述的差不多,干练,嗓门大。她脸色红润,眼神有神,走路带风,完全看不出之前生过大病的样子。这让我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至少,暂时不需要额外的照顾负担。

“阿姨好。” 我赶紧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问好,努力让自己显得大方得体。

“好好好!快进屋!外头冷!” 何良秀脸上堆起笑容,热情地招呼着,但那笑容似乎只停留在嘴角,眼神里的审视并未褪去。她伸手接过李明国手里不算多的行李,又转向我:“这就是小妹吧?国娃子在信里老提起你!快进屋暖和暖和!”

正屋是泥土地面,凹凸不平。屋里光线昏暗,弥漫着柴火和饭菜混合的味道。家具很少,一张旧八仙桌,几条长凳,墙角堆着些农具和杂物。虽然简陋,但收拾得还算干净。

“哥!嫂子!” 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约莫十五六岁的姑娘从里屋跑出来,脸蛋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山里姑娘特有的淳朴和好奇,脆生生地叫着。这是李明国的妹妹,李秀珍。

“这是小妹,你未来嫂子。” 李明国介绍道。

“姐姐好!” 秀珍大方地笑着,凑近了些,好奇地打量着我。

“秀珍妹妹好。” 我笑着回应,心里对这小姑娘的首率颇有好感。

紧接着,一个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也走了出来,显得有些腼腆,挠着头憨憨地笑:“哥,嫂子……回来了。” 这是李明国的弟弟,李明强。

“明强。” 李明国拍拍弟弟的肩膀,“又壮实了!”

何良秀手脚麻利地搬来一条看着最干净的长凳,用袖子使劲擦了擦:“小妹,快坐!别站着!秀珍,去倒两碗热水来!明强,赶紧去灶下添把火,菜马上就好!”

一家人立刻忙碌起来。秀珍很快端来了两碗冒着热气的白开水。明强闷头钻进灶房烧火。何良秀则又回到灶台前,锅铲翻飞,叮当作响,不一会儿,饭菜的香气就飘满了小小的堂屋。

李明国挨着我坐下,低声说:“看,我说了吧,我弟我妹都实在人!我妈……就是嗓门大点,心不坏!”

我捧着温热的粗瓷碗,小口喝着没什么味道的白开水,看着眼前忙碌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幕。何良秀虽然眼神锐利,但招呼得很是周到,甚至有些过分的热情。秀珍的活泼好奇,明强的憨厚寡言,都透着山里人的淳朴。李明国坐在旁边,脸上是放松而满足的笑容。

这份热闹和温暖,虽然带着点粗糙和局促,却让我想起了周家湾的老屋,想起了爸妈哥嫂围坐吃饭的情景。那份初来乍到的忐忑和因家境产生的隐隐不安,在这份扑面而来的、带着烟火气的家庭氛围里,不知不觉地消散了大半。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也许,李明国家,真的不会太难相处?

饭菜很快端上了桌。一碗油汪汪的腊肉炒蒜苗,一盘自家晒的干豆角,一碟咸菜,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萝卜汤。算不上丰盛,但在这山坳里,己经是待客的好饭食了。

“小妹别客气!快吃!尝尝阿姨的手艺!” 何良秀热情地给我夹了一大块腊肉。

“谢谢阿姨!” 我连忙道谢。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客气啥!” 何良秀嗓门依旧洪亮,脸上笑容更盛,“国娃子都跟我们说了!你们打算过年办事?好!好!赶在年前把亲提了!该走的礼数咱李家一样不能少!”

她这话,算是正式认可了。李明国在桌下悄悄握了握我的手,眼神里满是欣喜。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何良秀不停地问我在广东厂里的事,言语间透着对“外面”的向往和对儿子眼光的赞许。秀珍叽叽喳喳地问着广州的高楼大厦。明强则闷头吃饭,偶尔憨憨地笑一下。

屋外寒风呼啸,吹得茅草屋顶沙沙作响。屋里,灶膛的余温未散,饭菜的热气氤氲,一家人围坐的喧闹,交织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属于“家”的暖意。这暖意,暂时驱散了土墙茅屋的寒酸,也熨帖了我心底最后那点犹疑。

看着身边笑容满面的李明国,再看看这虽然贫穷但充满生气的一家人,我暗暗下了决心。

接下来,就等明国安排日子,去周家湾提亲了。

这“新的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终于要稳稳地迈出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