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篱笆院里的日子

小说: 活着就要向前看   作者:沐心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明国带着我,提着简单的礼品,回到了阔别己久的周家湾。推开熟悉的院门,看到父母哥嫂熟悉又添了几丝风霜的脸庞,我的眼眶瞬间就热了。李明国显得有些局促,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在哥哥周建国沉稳的目光和父亲周福根沉默的审视下,额头都冒了汗。

“爸,妈,哥,嫂……这是……这是明国。” 我拉着李明国的手,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叔,婶,建国哥,桂芬嫂……” 李明国连忙躬身问好,声音干涩。

堂屋里烧着炭盆,暖烘烘的,气氛却有些微妙的凝滞。父母的目光在李明国身上停留了很久。那身洗得发白的旧棉袄,那带着山里人特有的局促和朴实的脸庞,还有他身后那个同样清贫的家……这些,都与他们期望中女儿“跳出火坑”后该有的归宿相去甚远。

我能看到母亲王秀英眼中深藏的担忧和不赞同,父亲周福根吧嗒着旱烟,眉头锁着深深的沟壑。哥哥周建国则问了些李明国家里的情况,在镇上做什么活计之类的,语气还算平和。

“爸,妈,” 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李明国的手,脸上努力绽开一个灿烂的、带着幸福光晕的笑容,“明国对我很好。真的。我们……是真心想在一块儿过日子的。”

我的笑容,那份发自眼底的喜悦和笃定,像一缕阳光,终于融化了父母脸上的冰霜。母亲长长叹了口气,抬手抹了抹眼角,终究没再说什么。父亲磕了磕烟袋锅子,声音低沉:“你们……自己看好了就行。日子……是你们自己过。”

这算是默许了。

提亲的礼数走得很简单。李明国家底薄,爸妈也没多计较,只求女儿平安喜乐。婚期定在了腊月二十,赶在小年前。

婚礼就在李家坳那几间土墙茅屋里办的。没有八抬大轿,没有锣鼓喧天。我穿了一身崭新的红棉袄,是明国坚持扯的那块料子做的,样式简单,却红得耀眼。头发挽了个髻,插了朵婆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绒花。李明国穿着同样崭新的蓝布褂子,胸前别了朵小小的红花。

仪式简单得近乎潦草。对着堂屋墙上贴着的褪色“囍”字拜了天地,给婆婆磕了头敬了茶,就算礼成。院子里摆了几桌简单的席面,请了本家几个长辈和邻近相熟的乡亲。饭菜是请村里厨艺好的婶子帮忙做的,腊肉、豆腐、自家种的菜,谈不上丰盛,但热气腾腾,透着山里人的实在。

没有喧闹的宾客,没有繁复的规矩。喧闹是别人的,我和李明国站在贴着红纸的土墙边,看着院里的热闹,他的手心滚烫,紧紧攥着我的手。那一刻,看着篱笆墙外人头攒动,听着乡音俚语的祝福,再简陋的仪式,也因身边这个人,镀上了一层名为“归宿”的暖光。

新婚的日子,像泡在蜜罐里。李家坳的生活清贫,却自有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

清晨,在鸡鸣狗吠中醒来。明国总是比我醒得早,轻手轻脚地下床,去灶房帮何良秀生火烧水。等我起来时,热水己经打好,温在灶台边上。早饭通常是稀粥、咸菜,偶尔会蒸几个红薯。一家人围坐在那张旧八仙桌旁,听着何良秀的大嗓门安排一天的活计。

白天,明国去镇上跟着他表叔做点零活。我在家帮着何良秀料理家务。扫地、喂鸡、洗衣服。何良秀手脚麻利,干活风风火火,起初对我还算客气。

“小妹,衣服放着我来洗,水凉!”

“小妹,你歇着,这点菜地我自己弄弄就成!”

她嘴上这么说,眼神却总在我做事时不经意地扫过,带着一种审视和掂量。

我哪好意思真歇着?学着何良秀的样子,用搓衣板在冰冷的溪水里洗厚重的冬衣,手指冻得通红。去屋后的小菜园锄草,动作笨拙,惹得何良秀忍不住过来指点:“哎哟,不是这样锄的!你看,要贴着根,这样……轻点!别把苗锄断了!” 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急躁。

我虚心听着,努力学着。何良秀虽然嗓门大,性子急,但确实能干,家里家外一把好手。看着她利落地操持一切,心里也存着几分敬佩。

明国下工回来,总能在篱笆门口就看到我。他会放下工具,快步走过来,自然地接过我手里的水桶或篮子,低声问:“累不累?妈没让你干重活吧?” 眼神里满是关切。然后拉着我的手进屋,灶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混合着他身上淡淡的汗味和尘土气息,便是最踏实的烟火人间。

晚上,吃过简单的晚饭,收拾停当。何良秀通常早早回自己屋里歇着。我和明国就挤在我们那间小小的新房里。窗户糊着新纸,贴着红双喜。一盏小小的煤油灯,跳动着昏黄的光晕。

明国会跟我讲镇上听到的新鲜事,讲他今天干了什么活,挣了多少钱。我会跟他聊白天在家做了什么,跟何良秀学了什么。有时什么也不说,就靠在他怀里,听着窗外山风吹过茅草顶的沙沙声,和他胸腔里沉稳有力的心跳,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而美好。

他粗糙的手指会轻轻抚过我的脸颊,眼神温柔得像要滴出水来:“小妹,委屈你了……跟着我住这破房子……”

我摇摇头,把头埋在他颈窝:“不委屈。有你在,哪儿都好。”

“等开春,我多接点活,攒点钱,” 他搂紧我,低声规划着,“咱把西头那间破柴房拾掇出来,添置点家具,以后……有了娃,也能宽敞点……”

提到“娃”,我的心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轻轻一颤。那片玉米地的阴影,如同水底的暗礁,并未真正消失。但我努力压下那丝异样,靠他更紧些,轻声应着:“嗯。”

家里的成员也悄然变化着。

明国他弟弟李明强,过完年就跟着同村的人去了更远的城市打工,说是那边工厂工资高。家里少了个壮劳力,更显得冷清了些。

妹妹李秀珍,在镇上读高二,学业越来越紧张,周末也常常留在学校补课,很少回家了。偶尔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带回一摞书本,问几句家里的情况,就又赶回学校。她看我的眼神,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好奇,也带着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如此一来,李家坳这小小的篱笆院里,常住的人口就只剩下我、明国,还有婆婆何良秀。

起初的日子,像山涧流淌的溪水,平静而温暖。蜜里调油的新婚甜蜜,暂时掩盖了生活的粗糙。何良秀虽然偶尔会流露出她强势的一面,比如:

“这咸菜不是这么腌的!盐放少了!要坏掉的!”

“灶膛里的火不能这么烧!费柴火!要这样……”

“晒衣服得看风向!你这挂的位置不对,半天都晒不干!”

她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语气也渐渐少了最初的客套,多了些“当家主母”的指挥意味。每每这时,明国要么在镇上干活不在家,要么就赶紧打圆场:“妈,小妹刚来,慢慢学嘛!你好好教就是。” 何良秀便哼一声,不再多说,但那眼神里的不满和“你应该懂”的意味,却清晰地传递过来。

我通常选择沉默,或者低低地应一声:“知道了,妈。” 心里告诉自己,老人家习惯了当家,性子急,没什么坏心。为了明国,为了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家”,这点小事,忍忍就过去了。

日子就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微妙张力的节奏里,一天天滑过。篱笆墙里的烟火气依旧,鸡鸣狗吠依旧,明国下工回来的脚步声依旧让我心安。只是,婆婆何良秀那越来越理所当然的指挥语气和她眼神里日益清晰的审视与掌控欲,像初春冻土下悄然蔓延的寒气,预示着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正在悄然汇聚。

而我,在这份得来不易的安稳里,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份温暖,努力扮演着一个“好媳妇”的角色,试图将那些细微的不适深深埋进心底的角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