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秀这块甩不脱的滚刀肉,像块粘在鞋底的牛皮癣。
报警那次,像兜头一盆冷水,让她消停了几天。可没过多久,哭嚎和撒泼,又像阴魂不散的瘴气,隔三差五地飘荡在周家湾的上空。爹妈在电话里的声音,疲惫里透着无奈。
“今天又来了,坐在院门口哭,引来一堆人看…唉,像块烂泥,沾上了就甩不掉。”
“晓梅啊,别担心我们,她也就嚎嚎,不敢真怎么样…就是…忒膈应人!”
“膈应人”三个字,像小针一样扎在心口。虽然知道爹妈硬气,哥哥镇得住场,孩子们也机灵地躲着走,可一想到那个老婆子像癞蛤蟆一样趴在家门口,用她那套下三滥的手段污染着本该宁静的家园,我就胸闷气短,愁眉不展。日子越过越好,这陈年的污糟却像影子一样甩不脱,让人憋屈。
店里熨烫着刚到的新款,蒸汽氤氲,带着浆洗过的清新味道。我盯着熨斗在布料上滑过,留下平整的痕迹,心思却飘回了老家那被搅扰的院落。这种无休止的纠缠,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就在这愁绪像藤蔓一样缠绕心头时,店里的电话响了。是哥哥周建国打来的。
“晓梅,”哥哥的声音不同以往,带着一种沉稳中压抑着兴奋的力道,像平静水面下涌动的激流,“有个事,跟你商量。”
“哥,你说。”我放下熨斗,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我这边…可能有个机会。”哥哥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单位有个调动的名额,去成都。算是…升迁。”
成都!省城!这两个字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巨大的涟漪。
“真的?哥!这是好事啊!”我由衷地替他高兴。哥哥踏实肯干,有能力,能去更大的平台,是值得庆贺的事。
“嗯,还在走程序,有希望。”哥哥的声音更沉稳了些,“叫你商量,不光是我的事。主要是…为了你。”他话锋一转,切中了要害,“蓉蓉高中了,眼看着就要高考了了。老家的学校…你也知道,就那么回事。成都的教育资源,跟咱们这儿是天壤之别。起点就不一样。你嫂子的爸妈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太好,我们打算一起接过去,有个照应。现在的社会,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
哥哥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一扇我从未敢奢望的门。成都,省城,更好的学校,更广阔的天地…这是多少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机会!
“爸妈呢?”我下意识地问。
“这就是我想跟你说的,爸妈…我想要一起带上去。”哥哥的语气不容置疑,“他们年纪大了,在成都,医疗条件也好些。就是…”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盼盼和安安,如果也想跟着去成都读书,户口就得迁过去。这就意味着…你得考虑在那边买房落户。”
买房!落户成都!
这两个词像两座大山,轰然压了下来。惊喜之后,是更大的现实压力。省城的房子!那得多少钱?我这些年辛苦攒下的,加上小店的进项,够得上那个门槛吗?小店是根基,能轻易动吗?
电话那头,哥哥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沉默和压力,他放缓了语气,条理清晰地给我分析:“晓梅,你先别慌。听我说。第一,成都现在发展很快,机会多,以后只会更好。第二,孩子的教育,这是头等大事,耽误不起。在成都上个好学校,将来考大学,路子宽太多了!第三…”他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去了成都,天高地远,户口一迁,那边的人…就再也找不到你们了。彻底清净。”
最后一点,劈开了我心头积压的阴霾!
彻底清净!
何良秀的哭嚎,李明国那张令人作呕的脸,所有那些像附骨之蛆般的纠缠和不堪…只要离开这里,迁到成都,就能彻底斩断!这不仅是孩子教育的跃迁,更是我们全家彻底摆脱过去泥沼、开启全新生活的契机!
巨大的诱惑和沉重的压力在我心里激烈地碰撞、撕扯。心跳得像打鼓。
“哥…我…我得想想。”我声音有些发干,“买房…不是小事。”
“我知道。”哥哥理解地说,“不急,你先好好想想,盘算盘算。这是个大事,也是好事。机会难得。你考虑清楚了,给我个信儿。”
挂了电话,店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阳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货架上五颜六色的衣服仿佛都失去了颜色。脑子里像开了锅的沸水,各种念头翻腾不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活着就要向前看成都…孩子…教育…房子…钱…还有那梦寐以求的、彻底的“清净”。
摆脱何良秀的契机,就在眼前!像黑暗隧道尽头骤然亮起的光。
可那光,需要用真金白银去铺路。
我走到柜台后面,拿出那个磨得边角发亮的存折本。深吸一口气,翻开。上面一行行数字,记录着这些年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的点滴积累。手指划过那些数字,心里飞快地盘算:定期有多少,活期有多少,店里这个月的流水大概能结余多少…袁厂长的尾货还能支撑多久?如果卖掉广东的小店…能凑多少?成都的房价现在是什么行情?首付要多少?
数字像冰冷的秤砣,压在心口。够吗?差多少?贷款?利息?以后的生活来源?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
面对这样足以改变全家命运的大事,习惯性地,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姐姐。
傍晚,收好店。没有首接回出租屋,而是首奔姐姐那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老乡饭店”。正是饭点,店里热闹非凡,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食客的谈笑声、跑堂的吆喝声混成一片。油烟味混合着饭菜香,扑面而来。
姐姐正站在柜台后面算账,手指在计算器上按得飞快,眉头微蹙,神情专注。
看到我进来,她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冲我招招手:“晓梅!正好,还没吃饭吧?让后厨给你炒两个菜!”
“姐,不急。”我走到柜台前,心里那点彷徨似乎找到了锚点,“我有事…想跟你商量。”
姐姐见我神色郑重,放下计算器,对旁边一个帮工交代了两句,拉着我走到后面相对安静一点的储藏室。
“咋了?愁眉苦脸的?是不是那姓李的畜生又来找麻烦了?”姐姐第一反应还是李明国,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不是他。”我摇摇头,深吸一口气,把哥哥的电话内容,去成都的机会,为了孩子教育迁户口买房的必要性,以及…这可能是彻底摆脱何良秀纠缠的天赐良机,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姐姐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到沉思,再到一种了然和兴奋。
“去成都?!”姐姐的眼睛亮得像灯泡,“好啊!天大的好事啊!建国哥有出息!去省城!孩子能上好学校!还能甩掉那家子瘟神!”她一拍大腿,声音洪亮,“晓梅!这机会必须抓住!砸锅卖铁也得去!”
“可是…姐,”我苦笑着,拿出那个皱巴巴的存折本,翻给她看,“钱…房子…首付…”
姐姐一把抓过存折,凑到灯光下,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她没说话,手指在那些数字上点了点,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她开饭店,对钱更敏感,也更清楚省城房价的分量。
“是差不少…”姐姐放下存折,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旁边的菜筐,“你这小店…现在一个月能净落多少?”
我报了个数。
姐姐点点头:“比我刚开始开饭店那会儿强多了。但要在成都买房落户…还是有点困难。”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你那店…盘出去,能值多少?加上你这些年的积蓄?”
我报了个保守的估计。
姐姐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嘴里念念有词:“…加上这些…应该勉强够个小的、偏点的…但装修、安家、孩子转学…还有以后的生活,总不能坐吃山空…”她突然停下来,猛地一拍我的肩膀,眼神里闪烁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光芒:“晓梅!别犹豫了!干!”
“姐?”我被她拍得一震。
“店,该盘就盘!钱不够,姐这里还有!”姐姐的声音斩钉截铁,“我这几年也攒了点,就当姐借你的!以后你发达了再还!你脑子活,又肯吃苦,去了那边,还怕找不到营生?广东的资源人脉都可以利用起来,照样开个小店,卖衣服,或者干点别的,为了孩子,为了彻底甩掉那些烂人,这步棋,必须走!”
姐姐的话,像一股强劲的风,瞬间吹散了我心头的迷雾和犹豫。她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和毫不犹豫的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底气和勇气。
广东是我从地摊一点点挣扎出来的心血,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比起孩子们更广阔的未来,比起全家彻底摆脱阴影的新生,它又算得了什么?
我看着姐姐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眼神,胸腔里那股沉寂己久的、属于周晓梅的韧劲和决绝,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姐,”我用力地点点头,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听你的。盘店,凑钱。去成都!”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