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92 章 转身

小说: 活着就要向前看   作者:沐心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姐姐那番破釜沉舟的话,像给心里那把火添足了柴薪。去成都,为孩子,也为彻底斩断旧日的藤蔓,这个念头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但哥哥周建国在电话里听了我的想法后,却显得比我更沉稳。

“晓梅,你的决心哥知道了,是好事。”哥哥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种在体制内浸润出的条理,“不过,先别急着一股脑把店盘了。事情得一样一样来,步子得踩稳。”

“哥,我…”

“听我说完。”哥哥打断我,语气不容置疑,“我先过去。调动手续基本定了,我先过去安顿下来,把工作捋顺,把成都的情况摸得更透些——特别是学区、房价,还有落户政策。你嫂子爸妈那边也得安顿好。

等我们这边初步站稳了脚跟,把房子的大致范围、行情都给你筛一遍,你再动身过来看。这样目标明确,省得你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浪费时间也浪费盘缠。”

哥哥的话像一盆及时的冷水,浇熄了我因姐姐鼓舞而升腾起的、急于求成的焦躁。

是啊,成都不是周家湾,更不是这条熟悉的广东的小街。那是省城,是陌生的战场。哥哥先去探路,稳扎稳打,才是老成持重之举。

“好,哥,我听你的。”我压下心头的急切,应承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慢放键。一边是广东小店按部就班的经营,熨烫、理货、招呼客人,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即将告别的珍惜。另一边,是遥远成都传来的、充满希望又令人忐忑的消息。

哥哥一家顺利迁往成都的消息传来。嫂嫂在电话里的声音透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忙碌:“晓梅,我们安顿下来了!建国单位分的宿舍虽然不大,但位置挺好!我爸妈也接过来了,在附近租了个小单间…你哥这两天一下班就骑着自行车到处转,看房子!看了好几个地方了,有的太贵,有的学校不行,有的地方太偏…你放心,嫂子帮你盯着呢,一定给你筛出几个合适的来!”

嫂子的热心让我心头暖烘烘的。我握着听筒,仿佛能看见哥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穿行,顶着陌生的烈日或寒风,为我和孩子们的未来丈量着土地。这份沉甸甸的托付,让我更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嫂嫂的电话再次响起,带着兴奋:“晓梅!圈定了三个地方!两个离好学校近点的,稍微贵些,但房子新点;一个稍微远两站公交,但价格合适,小区安静,学校也还行!你有空赶紧过来看看吧!眼见为实!”

机会来了!

我立刻挂上“店主有事,歇业一周”的牌子,拉下卷闸门。

简单的行李包里,塞着存折本、身份证,还有一颗悬着又充满期待的心。踏上了去成都的火车。

成都的空气,带着盆地特有的和一种陌生的喧嚣。

高楼林立,车流如织。哥哥和嫂嫂来接站。哥哥黑了点,也瘦了点,但眼神明亮,透着在新环境里打拼的锐气。嫂嫂拉着我的手,热情地介绍着沿途的街景。

看房的过程紧张而高效。嫂嫂筛选的三个地方,各有优劣。跟着中介爬上爬下,看着那些或明亮或稍显陈旧的房间,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面积够不够?朝向好不好?离学校多远?最重要的是——首付加税费,手里的钱够不够?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像在刀尖上跳舞。

除了看房,我心里还揣着另一件大事——考察市场。

广东小店是根基,但成都的土壤是否适合它生存?我必须亲眼看看。

哥哥特意请了半天假,陪我去赫赫有名的荷花池服装市场。

那场面,那是一个堪比广东的批发市场的服装海洋!通道狭窄得仅容两人错身,讨价还价的声浪几乎要把屋顶掀翻。拉货的三轮车、板车在人群中艰难穿梭,吆喝声、喇叭声、争执声混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背景音。

我挤在汹涌的人流中,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

看款式:哪些是广东流行的,哪些是成都特有的?看面料:厚薄、质地、价格区间?看客流:哪些档口人挤人,哪些门可罗雀?看经营模式:大批发?小批发?兼零售?

看得越多,心里那点关于继续在成都开个类似广东得零售小店的念头,就越发摇摇欲坠。

做零售?在成都这样一个陌生城市,没有人脉的扶持和沉淀,高昂的租金、陌生的客源、强大的竞争对手…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投入的成本和风险呢?

一个念头,却在观察和对比中,像水底的石头一样渐渐清晰、坚硬起来。

在广东这么多年,从流水线到摆摊,再到开店,我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不是那点辛苦攒下的钱,而是对服装行业的熟悉,是对工厂生产流程的了解,是和袁厂长等一批供应商建立起来的信任与合作!

作者“沐心集”推荐阅读《活着就要向前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对时尚潮流的捕捉和反应速度,是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暂时还难以企及的。这里的批发市场虽然庞大,但很多货品的源头、最新的流行风向,依然指向广东!

“哥,”在荷花池喧嚣的某个角落,我拉住了哥哥的胳膊,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我觉得…我可能找到路了。”

“嗯?”哥哥疑惑地看着我。

“二批。”我吐出两个字,眼神灼灼,“不是在这里开零售店,是做批发!把广东的货,弄到成都来批!我在广东有熟门熟路的工厂资源,有稳定的尾货渠道,知道最新的款式和行情!荷花池这么大,这么多下游零售商,他们需要货源!我如果能打通这个环节,做中间那一道桥…”

哥哥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你是说…当二道贩子?把广东的货倒腾到成都来批?”

“对!”我用力点头,思路越来越清晰,“成本可以控制!广东拿货我有优势,成都这边批发走量,利润空间比零售小店可能还大!而且…”我看着眼前川流不息、扛着大包小包的各地客商,“市场够大!只要货好,价格有优势,不愁没销路!”

哥哥沉吟片刻,点点头:“这思路…可行!比你开个零售店,路子宽,潜力也大!风险…当然也有,但值得一试!”

初步的考察和构想,像一道光,照亮了前路。在成都短短几天,看房、看市场,连轴转,身体疲惫不堪,精神却极度亢奋。

房子的位置基本敲定了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离学校不算远,小区也安静,首付咬咬牙能够上。更重要的是,批发这条路的构想,像一颗种子,在心里扎了根。

不能再等了!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孩子们能早一天在成都落脚的希望!

我火速踏上了回广东的列车。这一次,归途的心情与来时截然不同。不再是迷茫和忐忑,而是带着明确目标的、近乎急切的行动力。

回到店里,看着熟悉的货架、熨斗、玻璃门,心头涌起一阵强烈的不舍。

这个小店,是我从泥泞里爬出来,用血汗一点点垒砌的堡垒。

它给了我安身立命的本钱,也给了我在命运面前挺首腰杆的底气。

但现在,为了更大的战场,为了孩子们更高的天空,我必须亲手拆掉它。

没有太多时间伤感。我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先是在店门口贴上了醒目的大红纸:“旺铺转让”。

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袁厂长办公室的号码。

“袁厂长,是我,周晓梅。”

“哦,小周啊!最近生意怎么样?”袁厂长的声音带着一贯的客套。

“厂长,我…可能要离开广东一阵子了。”我开门见山。

“离开?店不开了?”袁厂长有些意外。

“店准备盘出去了。”我顿了顿,声音平稳而坚定,“但我不是不干这行了。我要去成都,想做点批发生意。以后…可能没法像以前那样,小批量拿您的尾货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我赶紧接着说:“厂长,我的意思是,咱们的合作模式…能不能变一变?以后我可能单次拿货的量会大一些,但频次可能没那么固定。我人在成都,发货、结算这些,都需要重新商量。您看…能不能给我一个更灵活的批发价?我保证,只要渠道打通了,量不会少!我在您这儿做了这么多年,您知道我的为人…”

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信、可靠,把在成都荷花池看到的市场潜力,以及自己打算做批发的想法,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电话那头,袁厂长听着,偶尔“嗯”一声。

“去成都…做批发?”袁厂长沉吟着,似乎在权衡利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但带着一种生意人的精明,“小周啊,你有这个魄力,是好事。成都市场…确实不小。这样吧,你先把店的事处理好。等你那边安顿好了,确定了要货的量和频次,我们再具体谈合作方式和价格。老客户了,只要量有保证,价格…好商量。”

虽然没有立刻得到最优惠的承诺,但袁厂长那句“好商量”,己经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回旋的余地。这意味着,我赖以起家的供应链根基,没有因为我离开广东而立刻断裂!

挂了电话,心里更踏实了几分。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处理小店转让。来看店的人不少,讨价还价的过程磨人,但我目标明确,底线清晰。最终,在一个还算公道的价格上,签了转让协议。

当最后一件属于我的物品被搬出小店,看着新店主换上他自己的招牌时,我站在街对面,静静地看了很久。

夕阳的余晖给那扇熟悉的玻璃门镀上了一层金色,也像是在为一段奋斗的岁月画上句点。

卷闸门被新店主缓缓拉下,发出“哗啦”的声响。

广东的小店,正式落幕。

而成都的批发战场,己在眼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