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 到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RDA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有人说他是走了狗屎运,"林工毫不客气地说,"连轧机那套东西,本来是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总结,被他一个新人偶然看到了漏洞,就借机发挥,沾了光。"

陈副部长眉头微皱:"如果只是运气,那也太巧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年轻人,接连在两个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这概率不大吧。"

车厢里再次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如果李明辉真有两次技术突破,那么简单用"运气"来解释似乎牵强了些。

"也许他确实有点本事,"刘主任沉吟道,"但从连轧机到数控系统,这跨度也太大了。这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突然说自己能造潜水艇一样荒谬。"

"我听说过一种情况,"赵教授突然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有些单位为了争取特殊资源,会把尖端技术的研究成果借给普通厂子,让他们打前站。如果成了,大家都有光;如果砸了,也只是一个普通厂子的小失误。"

这个猜测让车厢里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国家的尖端项目往往涉及军工和保密部门,有些研究确实会以这种方式进行。

"你是说,李明辉背后可能有其他机构在支持?"王科长若有所思。

"说不定是哪个研究所的项目,借轧钢厂试验呢?"林工眯起眼睛,"不过这种小把戏,来了一看不就穿帮了?"

陈副部长摆摆手:"都是猜测。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等一会儿亲眼看看。"

窗外的景色己经完全变成了工业区的模样。远处,轧钢厂的大烟囱己经隐约可见,高高耸立在天际线上。车队加速前进,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越来越复杂。

"前面就是轧钢厂了,"司机回头报告,"再有十分钟就到。"

林工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数控技术的各种关键参数和难点:"我准备了一堆问题,看那个李明辉怎么回答。如果是装的,三个问题就能露馅。"

"我倒希望他是真的,"刘主任意外地说,"如果国内真能自主研发数控系统,那对国家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啊。"

"做梦呢,"赵教授嗤笑,"没有基础积累,没有尖端元器件,凭空就能蹦出数控系统?科学可不兴'弯道超车'。"

车队驶入轧钢厂的大门,厂区内一片繁忙景象。远处的车间冒着白烟,工人们穿着工装来回穿梭,铁轨上的小推车载满了钢材,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

"这轧钢厂倒是挺气派的,"刘主任看着窗外,有些意外,"设备看着还不错。"

"设备好有什么用?"林工撇撇嘴,"关键是人啊。数控这种尖端技术,需要的是顶尖人才,不是普通工人。"

车队停在了厂部办公楼前。几人下车,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腰腿。轧钢厂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有的钢铁气息,混合着机油和热浪的味道,让人瞬间感受到工业的力量。

陈副部长整理了一下衣着,深吸一口气:"走吧,去会会这个'创造奇迹'的李明辉,看看他到底搞出了什么名堂。"

几位专家跟在陈副部长身后,脸上都带着各种复杂的表情——有期待,有怀疑,有嘲讽,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毕竟,如果李明辉真的创造了奇迹,那么他们先前的质疑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笑话。

……

轧钢厂大门口,警卫员高喊一声"首长来了",厂部的红旗瞬间飘扬起来。厂区大喇叭响起,通知全厂职工注意仪容仪表,保持车间整洁,迎接上级领导检查。

和上次陈副部长视察连轧机截然不同,这次的气氛明显凝重许多。没有鲜花,没有欢迎横幅,甚至连厂部大院的扫把都显得有些敷衍——很明显,这是一次毫无准备的突然造访。

杨厂长闻讯匆匆赶来,头发似乎刚刚用水抹过,衣领上还残留着水渍。他的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快步迎向从车上下来的陈副部长。

"陈部长,您来得可真快啊!"杨厂长的声音略显紧张,"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准备欢迎仪式..."

他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他注意到陈副部长身后站着一大群衣着考究、面容严肃的人物——那是一支由十余名专家组成的庞大阵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审视、怀疑甚至是轻蔑的表情。他们手里拿着公文包、笔记本,像是准备了一场学术审判。

杨厂长的笑容僵在脸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身旁,轧钢厂的王科长、几位车间主任和总工程师也都面色紧张,互相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陈副部长的表情平静而严肃,他没有客套,只是简单地一挥手:"杨厂长,不用准备什么仪式了。首接带我们去研发室,看你们那个'数控'系统吧。"

那个"数控"二字,他念得格外重,仿佛在引用一个可笑的笑话。

"好...好的,陈部长。"杨厂长硬着头皮答应,随即转向身旁的王科长,"快,通知李明辉,准备好演示。"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研发区走去。一路上,专家们并没有像上次视察那样对厂区表示赞赏,而是自顾自地低声交谈,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冷笑。杨厂长感觉自己像是押解犯人一般,走在这群专家中间,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杨厂长,"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瘦高个专家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质疑,"你们这个所谓的'数控'系统,核心控制逻辑是什么原理?继电器阵列?这能实现复杂运算?"

杨厂长还没来得及回答,另一位秃顶的中年专家就接上话:"位置反馈精度靠什么保证?那个自制光栅盘?精度能达到多少?"

"程序载体是穿孔纸带?这效率能比老师傅手摇快?"第三位专家的声音更加尖锐。

"独立研发?图纸呢?理论基础呢?借鉴了哪国的文献?"第西位专家几乎是咄咄逼人地追问。

作者“一只小牛奶”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RDA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RDA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