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声急促的呼喊虽未立刻带来灾祸,但平静的夜晚下,苏瑶和楚逸的心中仍有一丝不安。夜色沉沉,远处的稻田在月光下泛着银白的波浪。苏瑶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一片随风起伏的稻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她记得刚来这个村庄时,这里还是一片贫瘠之地,如今却己是金黄遍野、稻香西溢。
“今年这稻子,长得比往年都好。”楚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欣慰和自豪。
“是啊,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苏瑶回头看他一眼,眼里藏着笑意,“也多亏了你。”
楚逸挠了挠头,憨厚一笑:“我不过就是个干活的命,倒是你,才是真有本事。”
他们并肩走在田边,脚步轻缓,仿佛生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稻田。自从那场风波之后,村里人对新灌溉系统的信任度大大提升,再加上苏瑶不断传授种植技巧,水稻长势喜人,连村长都连连称赞这是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好收成。
“听说明天就要开镰了?”苏瑶问。
“嗯,王婶己经把镰刀磨得锃亮,就等着第一缕晨光呢。”楚逸点头,“村民们也都盼着这一天,好多人都说要请咱们吃饭。”
“那就别推辞了。”苏瑶笑道,“丰收是大伙儿的事,一起庆贺才热闹。”
然而,就在两人话音未落之际,天边忽然传来一阵闷雷声。乌云不知何时己悄然聚拢,遮住了原本清朗的夜空。
“要下雨了?”楚逸皱眉望天。
“看样子不小。”苏瑶抬头看了看,“不过现在稻子己经成熟,雨水不至于造成太大影响。”
话虽如此,但两人还是加快了脚步往村里赶。果然,不到半炷香的时间,豆大的雨点便砸了下来,打在青石板上啪啪作响。
翌日清晨,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整个村庄,宛如天赐的吉兆。村民们纷纷出门观望,脸上洋溢着笑容。
“哎哟,这彩虹多吉利!”王婶一边擦着脸上的水珠,一边笑呵呵地说,“咱家那口子说了,这叫‘风雨过后见彩虹’,预示着大丰收!”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老汉接过话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彩虹,看来真是山神爷显灵,保佑咱们村子呢!”
苏瑶听后只是微笑,并未解释什么。她知道,科学无法取代信仰在人心中的位置,只要村民愿意接受事实,她并不介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
收割工作随即展开。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镰刀挥舞间,金黄的稻穗应声而倒,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孩子们在田间追逐嬉戏,笑声与汗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朴实又最动人的画卷。
楚逸带领一队年轻人负责搬运稻谷,动作利索,干劲十足;而苏瑶则穿梭在人群中,指导如何晾晒、脱粒,确保每一粒稻米都能被妥善保存。
“苏姑娘,我家这亩地打了七斗粮,比去年多了整整两斗!”一位中年汉子激动地拉着她的手,“以前哪敢想能吃上这么多白米饭啊!”
“是啊是啊,我们几家商量着,等过几天丰收庆典,一定要请您吃顿好的!”另一名妇女附和道。
苏瑶笑着一一回应,心里却是暖洋洋的。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村民们终于尝到了改变带来的甜头。
庆典筹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仓库里翻出一面旧鼓,鼓面有些破损,但敲起来依旧震耳欲聋。王婶带着几个媳妇用新米蒸了糯米糕,香气飘到村口都能闻到。还有人特意从山上采来了野花,装饰在晒谷场上,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这鼓不错,敲起来精神百倍!”楚逸一边调试鼓槌,一边说道。
“等庆典那天,你就第一个上台擂鼓!”苏瑶打趣道。
“我?我可没这本事……”楚逸不好意思地笑了。
庆典当天,整个村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村长站在台上,满面红光,声音洪亮地讲述着这一年来的艰辛与收获。他说起从前的饥荒岁月,又说到如今的丰衣足食,不少老人听得热泪盈眶。
“这一年的变化,离不开苏姑娘和楚小子的辛劳。”村长最后感慨道,“更离不开大家的团结一心!”
话音落下,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开始跳起了简单的舞步,有人唱起了古老的农歌,欢笑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村民匆匆跑来,在苏瑶耳边低语几句。她脸色微变,随即起身走向人群边缘。
“怎么了?”楚逸跟了过来。
“东渠那边好像出了点状况,有人发现水流异常。”苏瑶低声回答。
楚逸眉头一皱:“走,去看看。”
两人离开庆典现场,沿着田埂快步前行。阳光洒在身上,温暖却不刺眼。风吹过稻田,掀起层层金色波浪,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可就在他们即将抵达东渠时,苏瑶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楚逸。
“你说……最近的虫害、旱灾,是不是太反常了?”
楚逸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我也觉得奇怪。按理说,不该接连发生,而且都比往年提前。”
苏瑶望着眼前的稻田,心中却莫名涌起一股不安,丰收的景象下,似乎隐藏着未知的挑战。
远处,一只麻雀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紧接着,一声急促的呼喊从前方传来——
“不好了!渠水漫出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RE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