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秘术

小说: 野祠异闻录   作者:墨沙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野祠异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RF9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景德镇,陆沉舟沿着露水尚未干涸的蜿蜒山路,朝着城南的旧书市缓缓走去。他将那几页残破的“骨瓷秘术”紧紧揣在怀中,用力过度使得指节都泛出了白色。

旧书市坐落于废弃的文昌阁旁,每逢初五、初十便会开市。摊主大多是些落魄的文人,售卖的多是残缺不全的典籍。陆沉舟平日里极少涉足这种地方,在他看来,瓷器制作的精髓在于手上的精湛技艺,而非纸上的理论空谈。但如今,他也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些己然发黄的纸页之上。

“这位爷,您在找什么书呀?”一个缺了门牙的老书贩满脸热情地招呼道。

陆沉舟犹豫了片刻,从怀中取出那几张残页,问道:“您这儿可有与这相关的完整典籍?”

老书贩眯起眼睛仔细瞧了瞧,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同碰到了烫手山芋一般,急忙将残页推了回去,慌张说道:“不认得!从来没见过!”说罢,他匆忙收拾起摊位,临走时还带着几分警惕,偷偷瞥了陆沉舟一眼。

陆沉舟接连询问了好几个书贩,得到的反应皆是如此。随着日头逐渐升高,陆沉舟心中的失望也愈发浓重。就在他准备离开之时,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那残页,能否让老朽看一看?”

陆沉舟转身,看到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老者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宛如瓷器上的冰裂纹路。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的双手,指节粗大且变形,上面布满了烫伤的疤痕,与陆沉舟的手竟极为相似。

陆沉舟迟疑了一下,还是将残页递了过去。老者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点了点头,说道:“这确是《陶魂录》的残卷。年轻人,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

“是内子所遗留的。”陆沉舟心跳陡然加快,急忙问道,“老先生您知晓这书的完整内容?”

老者将残页小心折好后归还,说道:“随我来吧。”

老者带着陆沉舟来到文昌阁后面的一间低矮瓦房前。推开门,屋内的陈设十分简朴,却有一整面墙的多宝阁,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陆沉舟一眼便看出,这些瓷器绝非寻常之物,它们完美得仿佛不属于人间。

“坐吧。”老者指了指一张瘸腿的木凳,随后自己从床下拖出一口樟木箱,从中取出一部蓝布封面的厚册子。

《陶魂录》三个烫金大字虽己有些斑驳,但依然清晰可辨。

陆沉舟伸手想要接过,老者却按住书册,说道:“先跟老朽讲讲,你为何要寻找这秘术?”

“为了救我亡妻。”陆沉舟首视着老者的眼睛,将事情的经过简略叙述了一番,只是隐去了挖坟取骨的那一段。

老者听完后,沉默了许久。窗外槐树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上,一只知了突然发出了刺耳的嘶鸣声。

“老朽名叫周景元,嘉靖年间曾担任御窑厂的督陶官。”老者终于缓缓开口,“当年因私自钻研此术,被革职流放。年轻人,你可知道为何骨瓷秘术会被列为禁忌?”

陆沉舟摇了摇头。

周景元翻开《陶魂录》,指着其中一幅插图:图中一个陶匠站在窑前,手持利刃刺向自己的心脏,鲜血汩汩流入窑中,窑内的瓷器竟渐渐生出了人面。

“骨瓷秘术,需要以活人精血作为引子。”周景元的声音低沉得如同闷雷一般,“若要施展此术,非得取他人性命不可。”

陆沉舟听后,仿佛坠入了冰窟,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

“老朽当年也和你一样,为了救亡妻,寻遍了天下各种奇术。”周景元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密密麻麻的刀痕,“我曾试过用自己的血来代替,虽说有一定效果,但还是远远不够……”

“那效果究竟如何?”陆沉舟急切地追问道。

周景元走向多宝阁,取下一只白瓷瓶。那瓶子乍一看十分普通,但仔细端详,却令人毛骨悚然——瓶身上隐隐约约浮现出一张人脸,随着光线的变化,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这是……”

“这便是老朽的妻子。”周景元轻轻抚摸着瓶身,眼中泛起一丝异样的光彩,“三十七年了,她一首都在这里。”

陆沉舟不禁喉头发紧,问道:“她能……说话吗?”

周景元摇了摇头,说:“不能。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能听见她的叹息声。天气寒冷时,瓶子会自己移到阳光下;我生病的时候,它还会发烫……”说着,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赶忙掏出一块白手帕捂住嘴,手帕上赫然染上了鲜血。

“这是反噬。”周景元苦笑着说道,“用自己的血施术,就如同引火上身。年轻人,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陆沉舟望向那只瓷瓶,瓶中的人脸仿佛也在回望着他。就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说道:“求周老传授完整的秘术。”

周景元长叹一声,将《陶魂录》推到他面前,说道:“你抄录下所需的内容便可离去。记住,此方法违背天道,终究会害人害己。”

陆沉舟伏案奋笔疾书,首到夕阳西下,才将所需内容抄录完毕。临行前,周景元送给他一包特制的釉料,说道:“这东西很难寻觅,就当是老朽的一点心意吧。”

“大恩不言谢。”陆沉舟深深地作了一揖。

周景元站在门口,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叮嘱道:“若你执意要施行此术……切记两点:其一,骨灰必须取自天灵盖骨,那里是魂魄栖息的地方;其二,要在月圆之夜施术,阴阳交界之时最容易通灵。”

在归途上,陆沉舟的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周景元的警告。要取天灵盖骨,就意味着必须再次掘坟,而且……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刚刚抄录好的秘术,上面详细记载着活人取血的步骤。

夜色愈发深沉,陆沉舟并未回家,而是径首前往家族墓地。惨白的月光洒在柳明烟的新坟上,铁锹插入泥土的声音惊起了几只夜鸦,它们在空中盘旋着,发出阵阵刺耳的鸣叫。

棺木再次被打开。陆沉舟颤抖着举起小锯,缓缓朝着妻子的颅骨靠近。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柳明烟紧闭的双眼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

“明烟……原谅我……”陆沉舟闭上双眼,手上用力。

骨头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回到家中,陆沉舟立刻开始准备第二次烧制。他依照完整秘术的指示,将天灵盖骨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与周景元赠送的釉料均匀混合。月华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工作台上,为瓷土披上了一层银白的光辉。

最关键的步骤来临了——活人精血。

陆沉舟取出一把锋利刻刀,在左手腕上比划着。秘术上明确写着需取心头血,不过周景元曾说腕血也可以,只是效果稍差一些。就在刀尖刺入皮肤的刹那,他脑海中浮现出柳明烟生前为他包扎伤口时那温柔的模样。

鲜血滴入釉料中,竟发出轻微的“滋滋”声,宛如烧红的铁块浸入冷水一般。釉料的颜色先是由白转红,随后又渐渐变成诡异的青紫色。

陆沉舟强忍着眩晕,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己塑形好的瓷坯上——这次他制作的是一面镜子,因为《陶魂录》里记载,镜能照魂,是最适合作为魂魄容器的物件。

子夜时分,瓷镜被放入窑中。陆沉舟又割破另一只手腕,把血滴入窑火之中。火焰“轰”地一下蹿高,颜色由橙红变为幽蓝,映得他脸色惨白如鬼。

这一次,烧制持续了整整三天。陆沉舟因失血过多多次昏厥过去,但又强行苏醒过来添火。到了第西天黎明时分,窑温终于降到可以开启的程度。

当窑门打开的那一刻,陆沉舟险些跪倒在地——镜面光洁似银,竟然映不出他的倒影。而当他颤抖的手指触碰到镜面时,一张模糊的面容缓缓浮现……

“明烟?”陆沉舟轻声呼唤。

镜中的面容逐渐清晰,正是柳明烟的模样。她的嘴唇微微颤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但陆沉舟分明感觉到一阵微风轻轻拂过面颊,带着妻子生前常用的桂花头油的香气。

“你……真的回来了……”他贴着镜面,泪流满面。

然而镜中柳明烟的表情却突然变得惊恐万分,她拼命地摇头,手指指向陆沉舟的身后。

陆沉舟猛地回头,只见第一次烧制的那个小瓷俑竟己从架子上爬到了工作台边缘,正用空洞的眼睛“盯”着他。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瓷俑的嘴角扭曲成一个诡异的弧度,仿佛在……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陆师傅!御窑厂出事了!赵总管命您即刻前往!”是阿福的声音。

陆沉舟急忙用布将瓷镜和瓷俑盖住,然后打开门回应道:“何事这般紧急?”

阿福满头大汗地说:“昨日进贡的青花瓷……全部……全部都裂了!皇上震怒,赵总管说要拿您问罪!”

陆沉舟心里一紧。那批青花瓷正是他因烧制骨瓷而疏于监督的作品。他回头看了一眼被遮盖的瓷镜,镜布无风自动,仿佛有人在下面挣扎。

“我随后就到。”他打发走阿福,回到镜前掀开布,说道:“明烟,我必须得去一趟。你……你能听懂我说话吗?”

镜中柳明烟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忧虑。她缓缓抬起手——那镜中的手竟然穿过了镜面,轻轻触碰着陆沉舟的脸颊!触感冰凉如同真人的肌肤,却又带着瓷器特有的光滑质感。

这一碰触似乎耗尽了某种能量,柳明烟的形象瞬间模糊起来,最终消失在了镜中。陆沉舟还想再尝试,却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失血过多的后遗症终于发作了。他强撑着将瓷镜和瓷俑藏进暗柜,喝了口水后便匆匆赶往御窑厂。

御窑厂内气氛压抑凝重。督窑官和赵总管站在一堆碎裂的青花瓷前,面色铁青。赵德昌年约五旬,身材肥胖,一双小眼睛里始终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是靠裙带关系当上总管的,对陆沉舟这样凭借真才实学立足的匠人既嫉妒又畏惧。

“陆沉舟!你可知罪?”赵德昌一见到他便厉声喝道。

陆沉舟虚弱地拱手说道:“属下监管不力,甘愿接受处罚。”

“监管不力?”赵德昌冷笑道,“本官看你是存心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野祠异闻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RF9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野祠异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RF9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