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渔火与归程的针脚

小说: 摩托车上的婚礼   作者:冷漠之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摩托车上的婚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RFB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海南的五月,北部湾的海风带着咸腥吹进渔村时,阿杰正在修理摩托的尾灯。霞坐在码头上,用黎锦老妇人送的螺钿线给念念缝小钱包,线光在夕阳下流转,像极了吊罗山溪水里的流萤。念念蹲在不远处,用贝壳在沙滩上画三轮摩托,旁边堆着她捡来的蓝雪花形状的珊瑚。

“阿杰,你看这鱼!”霞突然指着海面,一条跃出水面的飞鱼拖着银色的尾鳍,在浪尖划出弧线。阿杰首起腰,看见远处的渔船正归港,渔火星星点点,在暮色中晃成模糊的光斑。“该找地方歇脚了,”他擦了擦手,“前面就是莺歌海盐场,听说夜晚的盐滩像星空。”

渔村的民宿是珊瑚石砌的小屋,老板娘是位戴斗笠的阿婆,看见霞手里的黎锦钱包,眼睛亮了:“这是白沙峒的织法!”她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里面是件褪色的黎锦背心,“我老伴当年出海,就穿这个,说星星织在身上,海浪就追不上。”

阿杰帮阿婆把摩托推进院子,看见墙角堆着晒干的蓝雪花——这里的人叫它“海雪草”,用来煮水治咳嗽。“阿婆,这草……”霞拿起一束,花瓣比泰州的更厚实,边缘泛着海水的蓝。阿婆笑了:“每年五月,礁岩上就长这草,像给大海镶了道花边。”

深夜,阿杰被霞的轻咳惊醒。小屋外的潮水声一阵高过一阵,他摸到她的额头有些烫,连忙翻出林医生给的退烧药。“没事,”霞把脸埋进他怀里,声音带着鼻音,“就是想起阿婆说的‘星星织在身上’,好像老炮真的在海上看着我们。”

阿杰走到窗边,渔火在海面上明明灭灭,像撒了满海的星星。他想起在喀纳斯的雪夜,霞问人老了会不会变成星星,此刻突然觉得,那些离开的人从未远去,他们只是化作了自然的一部分——老炮是北部湾的风,父亲是塔里木的胡杨,而他们走过的路,正在被岁月织成一张网,网住所有漂泊的灵魂。

“阿杰,”霞在被窝里轻轻唤他,“明天我们去盐场吧,想看星星落在盐堆上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他们抵达莺歌海盐场时,朝阳正把盐滩染成金白。一望无际的盐田像巨大的镜子,映着天空的蓝和云朵的白。念念踩着水洼跑,惊起一群白色的水鸟。“外婆快看!”她指着盐堆,结晶的盐粒在阳光下闪烁,像撒了满滩的碎钻。

霞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把盐,颗粒粗粝,带着海水的咸涩。“阿杰,”她把盐放进帆布包,“这盐像不像我们在西藏见过的雪?”他接过盐粒,想起纳木错的雪落在手心里的冰凉,此刻的盐粒却带着阳光的温度。“是啊,”他笑着说,“都是大地的结晶,一个冻住了冬天,一个晒化了海水。”

中午在盐场工人的食堂吃饭,遇见位退休的老技术员。“以前这里产的盐,能腌整个海南的鱼,”老人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现在年轻人都走了,就剩我们守着盐滩。”阿杰看着照片里穿着工装的工人,突然想起老炮的父亲,也是这样守着东北的林场。

“老师傅,”霞拿出黎锦钱包,“您见过这种织法吗?”老人凑近看,浑浊的眼睛突然:“这是我老伴织的!她走那年说,要把星星织进布里,等我退休了,带着布去看海。”他从口袋里摸出块磨得发亮的黎锦碎片,上面的星星纹样和老妇人送的一模一样。

阿杰和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惊讶。“老师傅,”阿杰轻声说,“我们在吊罗山遇见位织黎锦的阿婆,她说……”老人摆摆手,望着远处的盐滩:“不用说了,她肯定是把星星传给你们了。”

傍晚离开盐场时,霞把蓝雪花海草系在车把上。三轮摩托突突地驶上公路,身后的盐滩渐渐缩小,最终成为地平线上一块发亮的白。阿杰从后视镜里看见霞的笑脸,被海风吹起的发丝贴着她的脸颊,像极了他们在周庄初见时的模样,只是如今,那笑容里多了份与岁月和解的从容。

“外公,我们要回家了吗?”念念抱着指南针,指针依旧指着南方。霞摸了摸她的头:“是啊,回家了,但家不是一个地方,是我们在一起的每一步。”阿杰握紧车把,想起父亲说的“归途不是墓碑”,此刻才真正明白,归途是身边人的呼吸,是皮箱里的盐粒和海草,是三轮摩托在公路上留下的辙痕——每一道痕迹,都通向有彼此的方向。

深夜,他们在雷州半岛的海边扎营。阿杰生起篝火时,霞正在旅行日记上写字。“写什么呢?”他凑过去,看见最新一页贴着盐场的结晶盐,旁边是她娟秀的字迹:“第三十九章:渔火照亮归程时,所有的星星都落进了针脚。”

“阿杰,”霞放下笔,指着海面,“你看那艘船,像不像我们在赛里木湖看见的天鹅?”

他望去,只见远处的货轮亮着灯,在夜海上缓缓航行,像只巨大的白鸟。“像,”他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掌心里的茧,“还像我们在布达拉宫前看见的经幡,正驮着我们的故事,往有晚霞的地方飘。”

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暗红的炭。阿杰把霞揽进怀里,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像首温柔的摇篮曲。念念在帐篷里发出均匀的呼吸,手里的指南针掉在防潮垫上,指针却依然固执地指着南方——不是地理上的南方,而是被他们用脚步丈量过的,名为“家”的方向。

海风送来咸湿的气息,吹得车把上的蓝雪花海草轻轻摇曳。阿杰想起在洛阳洛河边放下的纸条,想起在黎锦老妇人那里接过的星星,原来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重逢,所有的漂泊都是为了在某一刻,明白身边人的体温才是最终的归宿。

“阿杰,”霞在他怀里轻声说,“等回到泰州,我们把盐场的星星和海草种在院子里吧,让念念知道,星星不仅在天上,也在我们走过的每寸土地里。”

他低头吻她的发顶,月光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钻。“好,”他轻声说,“我们还要把黎锦的星星绣在门帘上,让每个进门的人都知道,这屋里住着两个把晚霞追成了余生的人。”

海浪声中,三轮摩托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与沙滩上的脚印重叠在一起。阿杰知道,归程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出发——他们会带着盐粒的咸、海草的蓝、黎锦的星光回到泰州,然后在某个清晨,再次发动引擎,驶向新的黄昏,因为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余生,永远是在下一个有彼此的日落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RFB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摩托车上的婚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RFB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