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八月初八,县报的头版头条印着幅彩色照片:李素兰坐在缝纫机前,向阳趴在她肩头画蝴蝶,王桂兰戴着老花镜缝纽扣,三人身后是面由碎布拼成的蝴蝶墙。标题写着《三代女性的缝纫机:从破院子到示范基地》,配图下方标注:“‘蝴蝶服饰’祖孙装系列今日上市,手工纽扣成爆款。”
“素兰,县纺织局的质检报告来了!”张姐举着红戳子文件冲进作坊,“咱们的丝线全达标,刘寡妇说的‘劣质线’根本是造谣!”
李素兰接过报告,指尖划过“一等品”字样,望向正在给奶奶别工作牌的向阳——小姑娘穿着新做的祖孙装,米白色旗袍领口缀着奶奶缝的金色蝴蝶,裙摆绣着她画的小太阳,像把八月的阳光穿在了身上。
“妈,电视台的叔叔说要拍咱们缝纽扣!”向阳举着微型录音机跑过来,“我能把奶奶选线的过程录下来吗?这样大宝哥就知道咱们没用劣质线了!”
“录。”李素兰笑了,指着作坊角落的木架——那里码着二十种丝线,每种都挂着纺织局的质检标签,“让奶奶说说怎么挑线,你负责举着镜头,咱们给全县城的人看看,什么叫‘手工的讲究’。”
王桂兰擦了擦老花镜,指尖划过枣红色丝线:“挑线要看‘绺’,要是有断头、毛球,缝出来的蝴蝶就缺翅膀——当年我给大宝缝补丁,总嫌向阳的线不好,现在才知道,线好不好,全在人心。”
向阳举着借来的摄像机,镜头对准奶奶的手——布满老茧的手指捏着丝线,在阳光下拉出细亮的线,像极了她画在纸上的蝴蝶触角。首播间外,刘寡妇扒着门缝偷听,听见老太太说“当年克扣孙女保健费”时,突然红了脸。
“奶奶,您看这根金线!”向阳举起质检报告,“纺织局的叔叔说,这线能抗水洗十次不褪色——比您当年藏的麦乳精罐子还结实!”
王桂兰笑了,针线穿过的确良布料,在镜头前绣出半只蝴蝶:“向阳啊,奶奶现在才明白,比金线更结实的,是人心——就像你妈说的,缝衣裳要走心,做人更要走心。”
当天下午,县电视台的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出。向阳举着质检报告的画面闪过,背景音是缝纫机的“咔嗒”声,混着奶奶挑线时的碎语:“这线要配米白色布,向阳画的小太阳才显眼……”
大宝蹲在村口的槐树下,盯着电视里的祖孙装,突然想起自己去年偷的缝纫机皮带——此刻那条皮带正躺在作坊的工具盒里,旁边是向阳画的“工具保养图”,每颗螺丝都标着编号。
“大宝,你妈在电视上呢!”同村的二丫跑过来,举着县报,“她缝的纽扣卖五毛钱一颗,比你打牌输的钱还多!”
男人的脸涨红了,突然想起向阳说的“体面钱”——他每天蹲在村口赌牌,输光了母亲的医药费,而那个曾被他欺负的堂妹,此刻正跟着母亲登上县报,把蝴蝶缝成了全县城的时髦。
深夜,陈家老宅的院子里,斧头砍在梧桐树上发出“咚咚”声。大宝举着斧头,盯着树干上的刻痕——那是向阳五岁时刻的“向阳身高”,比他矮了两个头。
“住手!”王桂兰拄着拐杖冲过来,手里攥着张泛黄的地契,“这棵树是向阳出生那年栽的,你敢砍?”
“妈!”大宝扔下斧头,指着地契喊,“老宅要拆迁了,您是宅基地权利人,凭什么把补偿款给李素兰?她早跟咱没关系了!”
“有关系。”老太太摸着梧桐树的疤痕,那是1983年向阳被烫后,李素兰偷偷刻的“向阳平安”,“这宅子是素兰嫁过来时盖的,地基里有她背的每一块砖——再说了,”她晃了晃地契,“宅基地权利人是我,但补偿款怎么分,我说了算。”
“您说了算?”大宝冷笑,“您别忘了,我才是陈家的根!”
“根?”王桂兰突然想起向阳在县医院说的话,“当年我把你抱来,说你是‘陈家的根’,可你看看自己——偷缝纫机皮带、赌钱输光医药费,哪点像个‘根’?反倒是向阳,”她指了指电视里的画面,“人家靠双手缝出了蝴蝶墙,缝出了体面,这才是陈家该有的‘根’。”
大宝张了张嘴,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自行车铃声——李素兰带着向阳回来,车筐里装着给奶奶的新拐杖,手柄处缠着向阳画的蝴蝶丝带。
“奶奶,咱们的祖孙装卖光了!”向阳跳下车,银镯子晃出细碎的光,“县纺织局的叔叔说,要给咱们颁‘质量信得过’奖牌!”
王桂兰笑了,摸着孙女的头,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雪夜——她把向阳的鸡蛋藏在灶台缝里,如今这个曾被她苛待的孙女,却把温暖藏进了每颗手工纽扣里。
“向阳,”她掏出地契,塞进孙女手里,“老宅的补偿款,给你和妹妹们买缝纫机吧——奶奶老了,缝不动了,但奶奶知道,你们的蝴蝶,能飞很远很远。”
向阳盯着地契上的红戳子,突然想起母亲说的“公平”——不是争来的,是缝来的,是把每一针每一线都走正了,自然就来了。
夜风掀起的确良裙摆,梧桐树的影子落在祖孙三人身上。李素兰望着树上的刻痕,想起1985年那个撕毁“先进奖状”的午后——那时她以为,撕碎的是一张纸,现在才知道,撕碎的是套在女人脖子上的枷锁。
电视台的专题片还在重播,镜头扫过作坊里的女工们——她们穿着统一的浅蓝衬衫,领口别着奶奶缝的蝴蝶纽扣,在缝纫机前笑谈着“下个月去县城开店”。向阳举着新的质检报告,跑向正在画设计图的母亲,银镯子的铃铛声混着缝纫机的“咔嗒”声,织成了张比任何绸缎都华丽的网。
大宝蹲在地上,看着自己扔在一旁的斧头,突然发现斧头上沾着片梧桐叶——叶尖缺了个口,像只折了翅膀的蝴蝶,却在月光下泛着光,像在告诉所有人:
有些翅膀,不是天生就完整的,但只要有人愿意一针一线去缝,就能重新飞向太阳。
而李素兰、向阳、王桂兰,正是这样的人——用针脚缝补过去,用笑声织就未来,让所有曾被轻视的“女娃子”,都能在八零年代的风里,展开属于自己的、亮堂堂的翅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八零:老太太的打脸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G7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