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分的北京,李素兰蹲在煤棚里筛粗粮粉,听见傻柱在院门口跟三大爷争执。"柱啊,"三大爷的算盘珠子打得山响,"素兰那丫头攒工分想进纺织厂,你别瞎掺和。"傻柱的声音闷闷的:"她手巧,该去。"
煤棚的灶台冒起青烟,李素兰把筛好的玉米面拌进面糊。前世她靠彩棉染坊闻名,这辈子想在西合院支棱起小吃摊,头关就是解决面粉短缺。傻柱突然推门进来,怀里抱着半袋麸皮:"素兰妹子,食堂大师傅说这能当面粉使。"
麸皮粗糙的质感让她想起前世染坊的棉籽壳。她接过袋子时,触到傻柱袖口新添的补丁——是秦淮茹"好心"缝的,针脚却故意扎进布料纹理里。"哥,"她把麸皮倒进水缸,"这得泡三个时辰才能用。"傻柱蹲下来帮她生火,煤烟呛得他首咳嗽,却不肯出去。
深夜磨麸皮时,李素兰发现石磨上垫着棉布——是傻柱把自己的汗衫撕了。"哥,"她指着磨盘上的线头,"你衣服不要了?"傻柱挠头笑:"破了正好当抹布。"月光透过煤棚缝隙,照见他后颈的红痕——是今早帮她扛面粉时,被秦淮茹故意用扁担蹭的。
秦淮茹抱着孩子来"参观"时,李素兰正把麸皮蛋糕放进蒸屉。"哟,这黑乎乎的能吃吗?"她故意让孩子打翻糖水,黏腻的液体流到傻柱刚擦干净的灶台。李素兰没说话,只是把蒸好的蛋糕递给傻柱:"哥,尝尝。"傻柱咬了口,烫得首呵气,却笑得像个孩子:"甜!比食堂的窝头强!"
供销社收劳保手套时,三大爷故意少算工分。傻柱突然把算盘拍在桌上:"三大爷,素兰缝的手套针脚密,该多算两分工。"三大爷吹胡子瞪眼,秦淮茹在一旁煽风点火,傻柱却梗着脖子:"我数过,她一天缝三十副,比别人多五副。"
李素兰看着傻柱涨红的脸,想起前世染坊被举报时,也有个人这样挺身而出。她悄悄往傻柱兜里塞了块刚做好的麸皮糕,指尖触到他揣着的布票——那是他攒了半年想给她换的确良。煤棚的风卷起糕屑,落在傻柱没来得及补的裤脚上,像撒了把星星。
深夜清点粮票时,李素兰发现少了五斤。她摸着银镯子发呆,听见隔壁秦淮茹哄孩子的声音:"宝宝乖,明天妈带你去买糖吃。"糖纸的甜味混着机油味飘过来,让她想起某个男人用粮票换香水的夜晚。傻柱突然翻墙进来,手里攥着五斤粮票:"素兰妹子,这是我...我借的。"
她知道那不是借的。1968年的五斤粮票,够换半只鸡。"哥,"她把粮票推回去,"我有办法。"傻柱却按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冻疮:"你要攒钱进工厂,不能少了粮票。"煤灯的光映着他认真的脸,李素兰突然发现,这个总被人说傻的男人,眼里藏着比粮票更重的东西。
当李素兰把麸皮蛋糕送给邻居时,傻柱正在帮她修漏风的煤棚。他用废铁皮钉住破洞,手指被划伤也不在意。"哥,"她递过一块蛋糕,"歇会儿。"傻柱接蛋糕时,指尖的血滴在糕面上,像朵小小的花。
秦淮茹在隔壁摔了盆,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李素兰看着傻柱笨拙地包扎伤口,突然觉得,1968年的春天,虽然物资匮乏,但灶台边的温度,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实。银镯子在手腕上轻轻发烫,仿佛在提醒她:有些心动,不必说破,就像这慢慢发酵的面糊,会在时光里,长出最甜的味道。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八零:老太太的打脸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G7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