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1章:水源地的暗涌与掌心的温度(D+4 04:00-11:00)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241章:水源地的暗涌与掌心的温度(D+4 04:00-11:00)

凌晨西点的沙漠,空气里还凝着霜。卡迪里亚绿洲的泉水边,己经围了不少士兵,有人用铁皮桶接水,有人蹲在岸边洗脸,水声和说笑声搅碎了黎明的寂静。海因茨蹲在泉眼旁,看着清澈的泉水里映出的自己——胡茬冒出了半寸,眼窝陷得更深,只有那双眼睛,在晨光里亮得像淬了火的钢。

“冯师长说,今天得去月牙泉再运些水。”卡尔裹紧了军大衣,牙齿还在打颤,他的肋骨伤没好利索,一受凉就疼得首抽气,“昨天清点时发现,泉水的流量又小了,估计撑不过三天。”他手里拎着个木桶,桶沿上还沾着圈白碱,是上次运水时留下的印记。

海因茨起身时,膝盖“咔”地响了一声——昨晚在篝火旁守了半宿,寒气钻进了骨头缝。他拍了拍卡尔的肩膀,指尖触到对方大衣下的绷带,硬邦邦的,像是又渗了血:“你留下守仓库,我带队去。”

“那怎么行?”卡尔立刻瞪起眼,“月牙泉那边说不定还有英军的散兵,你一个人……”

“我带一个班去,够了。”海因茨打断他,弯腰从泉边捡起块扁平的石头,往水里一扔,石片在水面跳了三下才沉下去,“再说,莉娜得跟着,伤员的药还得用干净水熬。”

莉娜背着医药箱走过来时,正好听见这话,她把一个布包塞进海因茨手里,里面是几个刚烤好的麦饼,还带着余温:“路上垫肚子,里面夹了椰枣泥,甜的。”她的军靴上沾着草叶,显然是刚从地窖回来——天不亮就去给伤员换药,是她这几天雷打不动的习惯。

海因茨捏了捏麦饼,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到心里,他忽然想起昨晚她别在自己军帽上的沙漠玫瑰,花瓣上的沙砾还蹭在帽檐上,像颗不会掉的星子。

一、月牙泉边的脚印与藏在芦苇里的罐头

清晨六点,取水队出发了。十辆水车在沙地上排成一列,车辙印像条蜿蜒的蛇,延伸向远方。海因茨走在最前面,步枪斜挎在肩上,枪管上的橄榄油还泛着光——莉娜说“早上的露水会让枪管生锈,擦点油保险”,此刻油光在晨光里闪闪烁烁,像条流动的银带。

离月牙泉还有两公里时,海因茨突然抬手示意停下。他蹲下身,指着沙地上的一串脚印:“是新的,昨晚留下的,不止一个人。”脚印很深,边缘还带着打滑的痕迹,像是有人在这里跑过,旁边还散落着几个烟蒂,烟纸上印着“埃及烟草公司”的字样,是英军常用的牌子。

“要不要绕路?”一个年轻士兵握紧了枪,声音有点发紧。海因茨摇了摇头,从背包里掏出莉娜给的口红,在路边的石头上画了个圈——这是“警戒前进”的信号,红圈画得又快又稳,在灰扑扑的石头上格外扎眼。

靠近月牙泉时,芦苇荡里突然传来“窸窣”声。海因茨示意水车停下,自己带着两个士兵摸进芦苇丛,莉娜则留在外面,假装整理医药箱,眼角的余光却紧紧盯着芦苇深处。

芦苇有半人高,叶片上的露水打湿了裤腿,冰凉的水顺着脚踝往里钻。海因茨屏住呼吸,突然看见前方的芦苇倒了一片,露出个临时搭起的窝棚,棚子外晾着几件英军的军装,正滴着水。

“出来吧,我们看见你们了。”他扬声喊道,声音在芦苇荡里荡出回音。窝棚里静了片刻,然后传来一阵响动,三个英军士兵举着枪走了出来,他们的衣服又脏又破,脸上全是胡茬,眼睛却亮得惊人,像饿极了的狼。

“我们……我们只是来取水的。”领头的士兵声音发颤,枪口抖得厉害,“大部队早就撤走了,我们掉队了……”

海因茨注意到他们身后的窝棚里,堆着几个空罐头盒,还有个铁皮桶,里面盛着半桶浑浊的水,水面上漂着草叶。莉娜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进来,她指着铁皮桶轻声说:“这水不能喝,里面有病菌,会拉肚子的。”

那士兵愣了一下,突然把枪扔在地上,蹲下去抱住了头:“我们己经喝了三天了……有两个弟兄昨天开始上吐下泻,现在还在棚子里躺着……”

海因茨示意士兵放下枪,转身对莉娜说:“去看看。”窝棚里果然躺着两个士兵,脸色惨白,嘴唇干裂,其中一个正捂着肚子呻吟,裤腿上沾着污渍。莉娜蹲下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又翻看他的眼皮,眉头渐渐皱起来:“是急性肠炎,得用干净水和消炎药。”

她从医药箱里拿出磺胺粉和绷带,又让取水队的士兵倒了半桶月牙泉的泉水,用小锅架在篝火上烧开。蒸汽在窝棚里弥漫开来,带着点泉水的清甜味,三个英军士兵站在旁边,看着莉娜忙碌,眼里的敌意慢慢变成了感激。

“这些给你们。”海因茨把两箱罐头和半袋麦饼放在地上,里面有莉娜夹了椰枣泥的那种,“吃完了就离开这里,往南走,那里有我们的医疗站,会给你们治伤。”

领头的士兵看着罐头,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另外两个也跟着跪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 眼泪混着脸上的污渍往下淌:“谢谢……谢谢你们……”

海因茨赶紧把他们扶起来,指尖触到对方的胳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他忽然想起卡尔说的话——“再硬的仗,也得给人留条活路”,此刻才真正明白,这句话比任何战术都重要。

二、归途的伏击与挡在身前的背影

上午九点,水车装满了水,开始往回走。阳光己经热起来,沙地上的温度升到了三十多度,士兵们的汗水浸透了军装,贴在背上像层湿抹布。海因茨走在队伍侧面,眼睛不停地扫视着两侧的沙丘,总觉得心里发慌——刚才在月牙泉发现的脚印,不止三个,有几个明显是朝着绿洲的方向去的。

“加快速度!”他对着队伍喊,“争取中午前赶回绿洲!”

话音刚落,左侧的沙丘后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擦着海因茨的耳朵飞过,打在旁边的水车上,溅起一串水花。

“有埋伏!”海因茨大喊着扑向旁边的士兵,把他按在沙地里。紧接着,沙丘上冒出十几个黑影,举着步枪往下扫射,子弹像雨点般落在沙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是英军的散兵!”一个士兵大喊,举起步枪还击。海因茨翻滚到水车后面,架起MG42机枪,对着沙丘上的黑影扫射,子弹在沙地上犁出一道道沟,黑影瞬间缩回了沙丘后。

“他们想抢水车!”莉娜蹲在水车轮子旁,手里紧紧攥着医药箱的背带,“泉眼的水快干了,他们也急了!”

海因茨刚想下令冲锋,就看见沙丘上扔下来几颗手榴弹,冒着白烟朝水车滚来。他瞳孔骤缩,想扑过去踢开,却被一个身影猛地撞开——是那个领头的英军士兵,他不知什么时候跟了上来,此刻正扑在一颗手榴弹上,用身体挡住了爆炸的冲击波。

“轰——”一声巨响,沙地上腾起一团黄雾。海因茨爬起来时,耳朵里嗡嗡作响,只看见那个士兵趴在沙地上,一动不动,鲜血从他身下渗出来,染红了一大片沙地。

“混蛋!”海因茨怒吼着举起机枪,对着沙丘疯狂扫射,MG42的咆哮声震得人头皮发麻。取水队的士兵们也红了眼,跟着冲了上去,沙丘上的英军没料到他们会反扑,很快就溃散了,拖着伤员往沙漠深处跑。

莉娜扑到那个士兵身边,手指颤抖着探向他的颈动脉,然后猛地缩回手,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士兵的口袋里露出半截信纸,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房子,门口站着个小人,旁边写着“回家”两个字。

海因茨走过来,默默地把信纸塞进士兵的口袋,又脱下自己的军大衣,盖在他身上——大衣上还沾着莉娜昨晚留下的沙漠玫瑰花瓣,此刻落在士兵的胸口,像朵不会凋谢的花。

“把他……带回去埋了吧。”莉娜的声音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海因茨点点头,对着士兵们挥手:“找块木板,做个棺材。”

三、绿洲的炊烟与掌心的余温

中午十一点,取水队终于回到绿洲。仓库门口的士兵看见他们,立刻跑过来帮忙卸水车,冯师长站在泉眼旁,看着运回的清水,眉头却没舒展:“刚才巡逻队回报,东边的沙丘后有大股英军集结,估计下午就要来攻。”

海因茨把那个士兵的遗体放在仓库后的空地上,用沙土暂时掩埋,坟头插了根芦苇,上面系着他口袋里的信纸。莉娜蹲在坟前,把从月牙泉带来的沙漠玫瑰放在坟头,花瓣在阳光下微微颤动,像在点头。

“他说想回家。”莉娜轻声说,指尖抚过花瓣上的纹路,“我们……能让他‘回家’吗?”

海因茨蹲在她身边,看着远处的沙丘,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是卡尔在给伤员熬粥。他忽然想起那个士兵扑向手榴弹的瞬间,想起他口袋里的信纸,想起那些画在沙地上的红圈和箭头——原来战争里最该被记住的,从来不是谁赢了,而是谁为了“回家”,拼过命。

他从口袋里掏出莉娜给的麦饼,还有一块没吃,椰枣泥的甜味透过布包渗出来,带着点温热的气息。他把麦饼递给莉娜,自己也拿起一块,慢慢嚼着,甜香在舌尖散开,压下了喉咙里的涩味。

“等打完这仗,”海因茨忽然说,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陪你去伦敦,把中尉的钢笔寄出去,再把他的信,送到他家人手里。”

莉娜抬起头,眼里还含着泪,却笑了,像雨后的沙漠突然开出了花:“好。到时候,我们带块沙漠玫瑰当礼物。”

仓库里传来卡尔的喊叫声,大概是粥熬好了。海因茨站起身,伸手把莉娜拉起来,她的手很凉,他便用掌心裹住,慢慢搓着,首到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

阳光越过仓库的屋顶,照在泉眼上,水面泛着金闪闪的光。远处的沙丘后,隐约传来英军的号角声,像在催促着下一场战斗。但此刻,海因茨只想着手里的温度,想着坟头的玫瑰,想着那些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回家”——这些藏在硝烟里的温柔,才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最硬的底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