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营地的规模在“落叶归根”的执念与“自食其力”的法则双重作用下,如同深扎于辐射土壤的根系,悄然扩张。雷克军团开辟的“渣堆区”早己容纳不下新加入的人口,新的半地下居住单元如同钢铁蘑菇,在废墟的阴影下顽强地“生长”出来。菜圃的面积扩大了一倍,耐辐射作物的种类也在“水耗子”的摸索下缓慢增加。地下深处的蘑菇农场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奇异清香,成为营地重要的营养和风味来源。
随着人口的稳定和基本生存需求的初步满足,一种新的、源自人类本能的活力开始在营地的脉络中涌动——**交换的需求**。
起初,只是最原始、最首接的物物交换。
* 擅长鞣制兽皮(来自营地狩猎队偶尔捕获的变异啮齿类)的老兵,用一块处理得柔软坚韧的皮子,换走了维修技工手里一个多余的精巧扳手。
* 心灵手巧的妇女,用精心编织的、混合了防辐射植物纤维的伪装网,换取了菜圃里几颗格外水灵的变异甘蓝。
* 甚至一个从旧要塞图书馆废墟中奇迹般保存下几本实用技术手册的老人,用其中一册关于基础机械维护的手抄本,换取了医疗组配给他的一份额外止痛草药。
这种零星的、基于个人技能和急需的交换,如同星星之火。很快,在营地的核心区域——那片被巨大合金残骸巧妙环绕、相对平整、连接着几个主要居住点和通往地下设备库通道的“小广场”上,一种自发的、约定俗成的聚集开始了。
每天固定的时段(通常是劳作间隙和傍晚),人们会带着自己多余或特长的物品来到这里。一块打磨光滑、适合做刀柄的合金碎片;一捆捆扎整齐、散发着清香的药用苔藓;几个用废弃金属罐改造成的、密封性良好的水壶;甚至是一小罐用特殊菌类发酵出的、带着咸鲜味的“酱料”…琳琅满目,充满了废墟再生的实用主义美学。
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店铺,没有霓虹闪烁的招牌。交易就在废墟的阴影下、在巨大的金属梁架旁、甚至在一块平整的预制混凝土板上进行。卖家可能就是刚刚放下焊枪的技工,买家也许是刚给孩子喂完野菜糊糊的母亲。讨价还价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废墟中特有的、压低音量的谨慎,但眼神交汇间却充满了对物品价值的评估和对改善生活的热切。
**商业区,在废墟的夹缝中,如同坚韧的苔藓,悄然萌发。**
它的构成,也清晰地折射出新“铁幕”的特色:
1. **“老本行”的坚守:**
* **老李的“精工坊”:** 在一个用半截废弃装甲车外壳改造的小空间里,老李重操旧业。他的“店铺”门口挂着一块用烧焦金属片刻成的、歪歪扭扭的扳手标志。里面没有车床(那是营地战略资产),只有几把被他打磨得锃亮的锉刀、钳子和一个小型的手动钻孔台。他承接的活计很杂:修复损坏的工具、打磨武器刃口、制作精巧的小零件(如门闩、合页),甚至帮人重新开刃菜刀。报酬通常是食物、工具原料或者…“工时券”(营地内部流通的、代表完成特定工作量的一种简易凭证,用于兑换稀缺物资或服务)。他的技术是营地宝贵的补充,那枚“三级技工”的铭牌被他擦得锃亮,挂在最显眼的位置,那是他“老本行”的勋章。
* **“缝补匠”阿玲:** 在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中,阿玲找到了活下去的支点——针线。她在一个相对避风的角落铺开一块洗得发白的降落伞布,上面摆满了用各种废旧布料、降落伞绸、甚至处理过的兽皮缝制的物品:加固的防护手套、带有内衬的防辐射头巾、耐磨的背包补丁、甚至还有给孩子缝的、塞着柔软苔藓的小玩偶。她的手艺极好,针脚细密结实。她用缝补换取食物、干净的布片或者…给营地幼儿园的孩子讲故事的机会。她的摊位前总是很安静,但需要她手艺的人很多。
* **“药草张”:** 一个以前在要塞医院做护工的老妇人。她在“水耗子”的指点下,对营地周围生长的耐辐射植物有着惊人的辨识力。她的摊位上摆满了晒干的草药捆、研磨好的药粉和用特殊菌类熬制的简易药膏。虽然比不上旧时代的药品,但对于营地常见的辐射灼伤、轻微感染和肠胃不适,效果显著。她用草药换取食物、干净的容器或者…信息(关于附近可能存在的特殊植物或资源点)。
2. **“半路出家”的探索:**
* **“大嘴”的汤摊:** 一个以前在要塞食堂帮厨的壮汉,实在没有其他手艺,又不甘心只靠基础配给。他利用自己分到的一点额外配给和从菜圃“换”来的边角料蔬菜,加上自己琢磨出来的、用变异蘑菇提鲜的配方,在广场角落支起一口大锅,熬煮着浓稠滚烫的“杂烩汤”。汤的味道很“野”,带着浓郁的蘑菇香和野菜的土腥气,但胜在热气腾腾、分量实在。他用一碗汤换取一小块工时券或者等值的物品(如几颗金属铆钉、一小块鞣制好的皮子)。他的摊位是广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成了信息交流和短暂放松的据点。
* **“故事王”老陈:** 一个以前在要塞负责档案管理的瘦弱老人。他没有体力干重活,也没有特殊技能。但他脑子里装着要塞的旧事,甚至一些旧世界的传说。他在一块相对干净的石头上铺开一块布,摆上几个用废金属做成的小玩意儿。只要你愿意给他一块工时券或者一点食物,他就给你讲一段铁幕要塞过去的英雄故事,或者一个关于旧世界繁华的遥远传说。他的“店铺”吸引着孩子和那些在疲惫劳作后渴望精神慰藉的人。
* **“拾荒情报站”:** 由几个腿脚利索、对废墟探索充满热情的年轻人自发组成。他们不卖具体物品,而是出售“信息”。他们熟悉营地周边特定区域的废墟结构、危险源(如未爆弹、强辐射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发现的“宝藏”(如一小堆可回收的合金棒、一个相对完好的旧工具箱位置)。他们的情报需要用工时券或等值的实用物品(如一把好用的匕首、一捆结实的绳子)购买。他们是营地向废墟更深处探索的触角。
商业区的运行,遵循着营地最底层的、不成文却深入人心的法则:
* **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价值由需求和稀缺性决定,强买强卖或欺诈行为,会被所有人唾弃,甚至可能被雷克带人“请”去进行高强度的“思想改造劳动”(清理最危险的辐射污染区)。
* **实物优先,工时券流通:** 食物、工具、实用物品是最硬的通货。营地发行的“工时券”作为补充,代表着对营地集体劳动的贡献度,可以兑换一些由集体掌控的稀缺资源(如净水配额、维修部提供的特殊零件、优先使用某些设备的机会)。
* **禁止囤积居奇,鼓励流通:** 恶意囤积必需品(如食物、药品)以抬高价格,是营地大忌,会遭到严厉制裁。老约翰的理念很简单:东西要流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才能让更多人活下去,活得更好一点。
* **自力更生是根:** 所有商业行为的基础,是个人或小团体**自己**掌握了技能或资源,**自己**付出了劳动(采集、制作、探索)。没有人能靠倒卖集体配给或纯粹的信息差获利。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废墟巨大的缝隙,将金色的光斑洒在熙熙攘攘(相对而言)的小广场上。空气中混合着杂烩汤的香气、草药的味道、金属的锈蚀味和人声的低语。老约翰背着手,佝偻着腰,像一个最普通的老人,慢悠悠地穿行在摊位之间。
他看着老李正聚精会神地给一把损坏的能量匕首调整能量导管,额头上渗出汗珠;看着阿玲接过一块鞣制好的皮料,小心地比划着,准备给一个孩子做一副护膝;看着“大嘴”挥舞着大勺,给一个刚下工的老兵舀上满满一碗热汤,换来对方递上的两颗闪亮的合金螺丝;看着几个孩子围在“故事王”老陈身边,听得入神,手里紧紧攥着大人给的一小块用来“付账”的、甜甜的块茎…
雷克带着几个巡逻的士兵走过,锐利的目光扫过广场,确保秩序。看到老约翰,他微微点头示意。
老约翰停在一个相对空旷的角落,这里能看到整个广场的缩影。他布满风霜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映照着这片废墟之上艰难萌发的、带着铁锈味的生机与活力。
一个刚加入不久、被广场景象震撼到的年轻平民,忍不住凑到老约翰身边,带着一丝敬畏和迷茫,低声问:“约翰老爹…这里…这里以后会像旧铁幕的商业街那样繁华吗?会有真正的商店…和好东西卖吗?”
老约翰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抬起布满老茧和油污的手,指向那些在废墟阴影下、用废旧材料搭建的简陋摊位,指向那些正在专注交易、眼神中闪烁着希望光芒的人们。
他的声音沙哑而平静,却清晰地穿透了广场的低语,传入周围几个人的耳中:
“繁华?商店?好东西?”
老约翰的嘴角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极其复杂、混合着沧桑与洞悉的笑容。
“小子,看清楚。”
“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现成的。没有金库等着你挖,没有仓库堆满货物等着你卖。”
他指向老李沾满油污的手,指向阿玲穿针引线的指尖,指向“大嘴”搅动汤锅的粗壮胳膊:
“这里有的…”
“…是梦想。” 他看着一个孩子用捡来的漂亮金属片换了一个小蘑菇玩偶时露出的灿烂笑容。
“…是自由。” 他看着一个老兵用自己制作的精巧捕兽夹换到了急需的药膏时,眼中那份掌控自己需求的满足感。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整个广场,扫过那些在废墟中低头劳作、抬头交易的身影,声音陡然变得深沉而有力:
“…**是每个人,用自己的这双手,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未来!**”
说完,老约翰不再停留,佝偻着背,慢慢融入了广场边缘的阴影里,如同他来时一样悄无声息。留下那个年轻平民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眼前这片在夕阳余晖下、充满了粗粝生命力的“市集”,回味着老约翰那句关于“梦想、自由和双手打造的未来”的话语。
废墟之上,炊烟袅袅升起(来自“大嘴”的汤锅和各家各户的炉灶),与辐射尘埃混合在一起。金属的碰撞声、交易的低声细语、孩子的笑声、工具的摩擦声…交织成一曲并不悦耳、却无比真实的生存交响曲。这里没有现成的天堂,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在绝望的灰烬中,艰难却无比坚定地,锻造着属于新“铁幕”的、充满希望的明天。每一笔交易,每一次技能的施展,都是对这“双手打造未来”信念最有力的践行。
“铁砧营地”的“商业区”如同废墟缝隙中顽强生长的苔藓,带来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微弱的希望之光。然而,无论是老约翰浑浊眼底深处那永不熄灭的警惕,还是雷克每日巡视防御节点时鹰隼般的锐利目光,都清晰地映照着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变异军团的阴影,从未真正远离。**
雷达预警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绿色“安全”空白,更像是一种蛰伏。外围被动传感器偶尔捕捉到的、转瞬即逝的异常震动或能量波动,如同黑暗中窥伺的毒蛇吐信。断脊山谷方向的能量屏障波动数据(通过“新铁砧号”的远程侦测获取)显示其防御压力与日俱增,荆棘之心(Thor)那套“绝对净化”的堡垒,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新“铁幕”这片在灰烬中重燃的绿洲,随时可能被席卷而来的毁灭浪潮吞噬。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9527E》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HQ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