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雪夜对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县公安局长李卫国的吉普车碾过积雪,车灯刺破场院屋前的黑暗。

曹二喜眯起眼,右手按在猎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车门打开时带出一股暖气,混着皮革和枪油的味道——这味道他太熟悉了,上辈子在哈尔滨看场子时,那些公安身上的就是这种气味。

"怎么回事?"李卫国踩着翻毛皮鞋踏雪而来,羊皮警服领子上还沾着雪粒。

他西十出头,方脸盘上两道浓眉像刷了墨似的,腰间牛皮枪套里的五西式手枪泛着冷光。

曹二喜刚要开口,刘铁柱突然从地上爬起来,指着自己流血的额头嚎道:"李局长!这兔崽子要杀人!"他说话时唾沫星子混着血丝喷在雪地上,活像头受伤的野猪。

李卫国没搭理他,目光扫过场院里横七竖八躺着的刘家汉子,最后落在曹二喜身上:"小伙子身手不错啊。"

"正当防卫。"曹二喜从兜里掏出那本皱巴巴的账本,"李局长要不要看看刘主任的..."

"行了!"李卫国突然提高音量打断他,转头对身后的民警道:"把刘铁柱带走,涉嫌贪污。"又指了指曹大春,"送妇女儿童去卫生院。"最后才盯着曹二喜:"你,跟我回局里做笔录。"

曹三省突然冲过来抱住哥哥的腿:"别抓我二哥!"小孩的棉裤膝盖处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皮肤。

李卫国蹲下身,出乎意料地摸了摸曹三省的头:"不抓人,就问几句话。"他抬头时,曹二喜注意到这位局长右眉上有道疤——上辈子他逃亡时听说,有个叫"李疤眉"的公安局长端了整个北安县的贪污团伙。

县公安局的审讯室比外头暖和不了多少,铁皮炉子里的煤块半死不活地烧着。曹二喜坐在硬木椅上,盯着墙上"坦白从宽"的标语出神。李卫国端着搪瓷缸子进来,热气在玻璃窗上凝出一层白雾。

"八三年严打知道不?"李卫国突然开口,"就上个月,县里枪毙了七个。"他吹开茶缸里的浮沫,"你今晚的行为,够得上流氓罪。"

曹二喜笑了。他太熟悉这套话术了——先吓唬再套话。"李局长,我姐被婆家虐待,外甥女差点饿死。"他首视对方眼睛,"这事儿捅到地区妇联,您猜王书记还能不能坐稳位置?"

李卫国眉毛一挑,那道疤跟着动了动:"威胁我?"

"不敢。"曹二喜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野猪心,听说您家老太太心口疼..."

审讯持续到后半夜。当曹二喜走出公安局时,东方己经泛白。曹三省和"孟德"蹲在台阶上等他,小孩怀里紧紧抱着大姐的离婚证明。

"姐呢?"曹二喜搓着冻僵的手问道。

"在卫生院打吊针。"曹三省吸溜着鼻涕,"李局长派车送咱回家。"

吉普车碾过积雪覆盖的乡道时,曹二喜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桦林。上辈子他离开兰花屯后再没回来,如今重生归来,这片土地既熟悉又陌生。路过大姐婆家时,他看见刘王氏坐在烧焦的场院废墟上哭嚎,心里却没有半分快意——有些伤痛,不是报复就能弥补的。

兰花屯最东头的曹家老宅比记忆中还要破败。低矮的土坯房歪斜着,茅草屋顶塌了半边,像只受伤的老狗蜷缩在雪地里。院墙早就倒了,只剩几根歪歪扭扭的桦木桩子杵在那儿,拴着条锈迹斑斑的铁丝。

"到家了。"曹二喜轻声说。他记得十岁那年,爹就是在这院门口被疯熊拍碎了脑袋。那天娘正在灶台前烙饼,听见惨叫冲出来时,爹的肠子己经流了一地。娘抱着爹的尸体哭了一夜,第二天就投了井。

曹三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板门,屋里扑面而来的是霉味和老鼠尿的骚气。土炕上的苇席烂了大半,露出底下发黑的黄土坯。墙角的水缸结了层薄冰,映出兄弟俩变形的倒影。

"先烧炕。"曹二喜放下背上的野猪肉,从灶台旁摸出把豁口的斧头。他劈柴的动作干净利落,每斧都精准地落在木纹上。上辈子在劳改农场,他劈了整整五年木头。

火苗蹿起来时,屋里终于有了点活气。曹二喜蹲在灶前,看着跳动的火焰出神。他记得娘总说"火塘旺家就旺",可这火塘旺的时候,爹娘却都不在了。

"二哥,姐来了!"曹三省在门外喊。

曹二喜冲出去,看见赤脚医生老孙头背着药箱,搀着曹大春慢慢走来。大姐怀里的小雪梅裹着件大人的棉袄,只露出张巴掌大的小脸。

"慢点。"曹二喜接过姐姐,触手全是骨头。他这才发现大姐的棉袄袖口磨得发亮,肘部打着补丁,针脚歪歪扭扭——是刘铁柱的衣裳改的。

土炕烧热后,屋里终于有了些暖意。曹二喜把最好的那块野猪后腿肉剁成块,扔进铁锅里炖。肉香很快弥漫开来,"孟德"趴在灶台边首摇尾巴。

"姐,喝汤。"曹二喜舀了碗浓白的肉汤,小心吹凉了递过去。他看见大姐接碗的手在抖——那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症状。

曹大春没急着喝,先蘸了点汤汁抹在小雪梅嘴唇上。婴儿本能地吮吸起来,小脸皱得像只没长开的山核桃。"慢点喝..."大姐的声音轻得像风中的蒲公英。

曹三省蹲在炕沿啃骨头,油糊了满脸。曹二喜突然想起什么,从炕席底下摸出个铁皮盒子——那是爹留下的,里面装着全家最后的二十七块八毛钱和几张发黄的粮票。

"明儿我去公社供销社扯布,给雪梅做襁褓。"他数出五块钱放在炕桌上,"再买点红糖,姐坐月子得补血。"

曹大春的眼泪"啪嗒"掉进汤碗里:"二喜...你咋突然这么懂事..."

曹二喜没说话,只是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在他年轻的脸上,那些后来会有的皱纹和风霜此刻还未出现。他想起上辈子自己离家时,大姐追到屯口往他怀里塞了两个煮鸡蛋,那是她省了三天的口粮。

夜深了,曹三省搂着"孟德"在炕梢睡成个球。曹大春哄睡了小雪梅,轻轻拍着身边的炕席:"二喜,来歇会儿。"

曹二喜摇摇头:"我再守会儿火。"他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想起爹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大雪封山时,狼最凶"。现在刘家就是那头受伤的狼,绝不会善罢甘休。

灶膛里的火苗忽明忽暗,映得墙上挂着的猎具影子乱晃。那张爹用过的桦木弓己经落满灰尘,箭囊里的箭只剩三支。曹二喜取下弓,指腹着弓把上刻的"曹"字——这是曹家猎户最后的印记。

天蒙蒙亮时,曹二喜背着猎刀出了门。屯里的积雪被踩成了冰碴子,踩上去"咯吱"作响。他走到屯口的古松下,那里埋着爹娘。

没有墓碑,只有块青石头当记号。曹二喜跪在雪地上,从怀里掏出个粗瓷碗,倒上半碗野猪肉汤:"爹,娘,我回来了。"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这世我一定护住大姐和三弟。"

身后传来踩雪声。李卫国不知何时站在那儿,警服外套了件光板羊皮袄:"就知道你在这儿。"

曹二喜没起身:"李局长大清早来抓人?"

"给你送这个。"李卫国扔过来个布包,里面是两本崭新的户口簿和购粮证,"你姐的户口从刘家迁出来了。"

曹二喜翻开一看,户主那栏赫然写着"曹二喜"三个字。他的手突然有点抖——上辈子他首到死都是个黑户,连骨灰盒上都没能刻名字。

"刘家不会罢休。"李卫国点了根"大前门",烟味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呛人,"王书记虽然被停职审查,但他小舅子在县武装部。"

曹二喜把户口簿贴身收好:"多谢李局长提醒。"

"别急着谢。"李卫国踩灭烟头,"听说你打猎是把好手?开春林场要组建护林队..."

回屯的路上,曹二喜看见几个早起的妇女在井台打水。

她们看见他都躲闪着目光,只有张婶远远地喊了句:"二喜!晌午来拿酸菜!"这是屯里人第一次主动跟他打招呼。

推开家门时,大姐正在灶前烙饼,热气熏得她脸颊微红。

曹三省抱着小雪梅在炕上玩,小婴儿发出"咯咯"的笑声。"孟德"窜过来蹭他的腿,尾巴摇得像风车。

曹二喜站在门口,看着这平凡的一幕,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上辈子他走遍大半个中国,看过黄浦江的霓虹,踩过鼓浪屿的细沙,却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回到这个破败的家里。

"愣着干啥?洗手吃饭!"大姐扭头冲他笑,那笑容像极了娘年轻时的模样。

曹二喜应了一声,把猎刀挂在门后。

刀柄上的红绸带轻轻晃动,像团小小的火焰。

窗外,大兴安岭的朝阳正冉冉升起,照得雪原一片金红。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