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
我坐在办公室里,盯着桌上那张便条。纸上的字迹己经有些晕开,但“陆先生”三个字依然清晰。
林晓棠站在窗边,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通话记录。
“沈队,你看这个。”她把一张纸递过来,“张振邦最近一个月几乎每天晚上十点都会打一个境外电话。”
我接过纸,仔细看了几眼。
“号码归属地呢?”我问。
“登记在‘林氏投资集团’名下。”她说,“法人代表是林永昌。”
我点点头,这个名字我听过。本市商界圈子里,他是少有的低调人物。表面上经营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但没人知道他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查一下他的背景。”我说。
周小满立刻打开电脑,开始调取资料。
“三年前,他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保安公司,改名叫‘金盾安保’。”他念着屏幕上的信息,“这家公司现在负责市内多个高档小区的安全巡逻。”
我听着,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画面——那天在张振邦家,墙上那幅“忍为高”的书法作品,落款印章上有个蛇形图案。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次案件中,都有保安失职的情况?”我问。
林晓棠愣了一下,随即翻出几份案卷。
“东湖小区的门卫说当晚没看到可疑人员;银行劫案发生时,监控正好断电;还有……那个废弃工厂门口,也挂着一块‘金盾安保’的牌子。”
我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林永昌、金盾安保、张振邦、境外通话。
“这不是巧合。”我说。
我们决定从林永昌入手。
第一步,是弄清楚他到底是谁。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技术科,找了个借口申请临时权限。他们不太愿意,但看在我是重案组组长的份上,还是给了我一点操作空间。
“这号真够神秘的。”技术员一边帮我导出数据一边说,“每次通话都经过加密,而且时间点特别固定——晚上十点整,准时拨通,持续不超过三分钟。”
“对方在哪?”我问。
“最近一次通话,IP地址在东南亚。”他说,“不过这种信号绕道很常见,可能根本不在那边。”
我把数据拷下来,带回办公室。
林晓棠己经开始比对这些号码的历史使用情况。
“这个号码最早出现在2017年,登记人叫‘李文涛’。”她指着屏幕,“后来转到了‘林氏投资’名下。”
“中间换过几次名字?”我问。
“西次。”她说,“最后一次变更是在三年前,法人变成了林永昌。”
我盯着屏幕,忽然想起一件事。
“老刀那边能不能帮忙查一下?”
她点点头,拨通了老刀的电话。
半小时后,我们在城南的一家茶馆见了面。
老刀穿着一件旧夹克,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依旧犀利。
“你们想查谁?”他问。
“林永昌。”我说。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声说:“这个人,不好惹。”
“什么意思?”我问。
“他在黑道圈子里,有个外号,叫‘冷面狐狸’。”老刀喝了口茶,“做事干净利索,从不留尾巴。以前跟洪义堂有点来往,后来洪义堂被灭门,他就彻底隐了。”
我看着他,心里一阵发紧。
“你说他跟洪义堂有来往?”
老刀点头,“不止来往,据说是他们的资金操盘手。過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
“你能不能帮我查一件事?”我问。
“什么事?”
“我要看看他最近见过谁。”
当天下午,我和林晓棠换了身衣服,伪装成水电维修工,混进了林永昌住的小区。
这是一片高档住宅区,围墙高耸,门口设有智能识别系统。好在我们提前做了准备,借用了物业公司的制服和工具箱。
进入小区后,我悄悄在林宅外围布置了微型摄像头。
“今晚应该会有人来。”我说。
果然,晚上十点不到,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小区。
车牌被遮住了,但从车尾贴着的一个徽章来看,我知道这辆车不简单。
“玄武岩徽章。”林晓棠低声说,“这是什么标志?”
我摇摇头。
“你记下时间和车牌特征。”我对她交代完,转身离开。
第二天,我们带着拍摄到的画面去找老刀。
“这个徽章……”老刀眯着眼看了看照片,“这是洪义堂早期成员才有的标志。”
“早期?”我问。
“就是二十年前,帮派刚成立的时候。”他说,“那时候帮主还没死,内部结构也没现在这么复杂。”
我皱起眉头。
“你知道当年灭门案的事吗?”我问。
老刀叹了口气,“当然知道。那一夜,整个帮派高层全死了,连孩子都没放过。”
“凶手抓到了吗?”
“没有。”他说,“案子一首悬着。”
我盯着那枚徽章,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林永昌真的是当年的人……”
话没说完,手机响了。
是周小满。
“沈队,我查到了。”他说,“昨晚那辆车的车主叫‘赵志远’,是个古董商人,但他的财务记录显示,过去半年里,他多次向一家叫‘鸿鑫典当行’转账。”
“这家店在哪里?”我问。
“就在城南。”他说,“离你那儿不远。”
我挂掉电话,对老刀说:“带我去看看。”
我们驱车来到城南,找到了那家典当行。
店面不大,装修也很普通,但柜台后面摆着几件看起来价值不菲的古玩。
“老板在吗?”我走进去问。
一个瘦高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挺斯文。
“有什么需要?”他问。
我没说话,只是把手机上的照片递给他。
“你见过这个徽章吗?”
他看了一眼,脸色变了。
“你是警察吧?”他问。
我点点头。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低声说:“这个徽章,只有洪义堂的老人才有。”
“那你见过它出现在谁身上?”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说:“上周,有个客人来过,戴着同样的徽章。”
“他买了什么?”
“一只玉镯。”他说,“说是送给女儿的。”
我看着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还说了别的吗?”
“他说……他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
我抬起头,正好看见门外有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
车牌模糊不清,但车尾,赫然贴着一枚熟悉的徽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RKU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