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弟弟的新课本

小说: 再见阿萍   作者:许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再见阿萍 http://www.220book.com/book/RUG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墙角的炭痕一道叠着一道,记录着王秀英推车卖糊糊的每一个黎明与黄昏,也记录着那个藏在砖块下、名为“读书钱”的小布袋日渐鼓胀的重量。秋天带着干燥的凉意驱散了雨季的湿冷,也带来了一个对刘家来说至关重要的节点——弟弟志成,满七岁了,到了该入学的年纪。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母亲沉寂如枯井的眼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近乎狂热的涟漪。连日来,她推车时的吆喝声似乎都高亢了几分,数钱时对着墙上炭痕的盘算也愈发细致,甚至带着一种急切的期盼。晓萍敏感地捕捉到了家里的变化。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息,这气息的中心,是懵懂无知的志成,以及母亲眼中那团越来越亮的、名为“希望”的火光。

终于,在一个阳光难得的、干燥的午后,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催促晓萍搓玉米粒。她罕见地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斜襟布衫,用蘸了水的木梳仔细抿了抿快要花白的鬓角。她走到墙角,小心翼翼地搬开砖块,拿出了那个她视若珍宝的“读书钱”布袋。解开系绳,将里面的钱币——分币、角票,甚至有几张崭新的一角纸币——全部倒在桌上,发出比平时更响亮、更悦耳的叮当声。

“晓萍,”母亲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激动,“收拾一下,带成子……跟妈去趟供销社。”

晓萍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攥紧了。供销社?那个她偶尔路过,隔着玻璃窗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却从未进去过的地方?母亲要带他们去供销社?是为了……成子上学的事?一个极其微弱、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的萤火,瞬间在她心底点亮:妈……会不会也给她买点什么?哪怕是一支新的铅笔?一块橡皮?

她飞快地把自己那件最好的、打着最小补丁的旧衣服穿上,又用湿布仔细擦了擦脸和手。她看向母亲,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紧张。母亲正专注地清点着桌上的钱,嘴里念念有词:“学费两块,书本费……铅笔、本子……书包……” 她的手指在一张张角票上划过,像是在抚摸稀世珍宝。

“走!”秀英将钱小心翼翼地重新装回布袋,贴身藏好,牵起志成的手。志成懵懵懂懂,只知道要出门,小脸上也露出兴奋的笑容。

晓萍默默跟在后面,心像揣了只兔子,怦怦首跳。她看着母亲牵着弟弟的手,那背影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期待。阳光照在她们身上,暖洋洋的,晓萍却觉得手心有些发凉。她偷偷摸了摸自己那个放在角落、边角磨损严重的碎布书包,心里那点微弱的萤火,似乎又亮了一点点。

供销社离她们住的地方不算太远。推开那扇厚重的、刷着绿漆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新布料、油墨、糖果和灰尘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里面光线明亮,玻璃柜台擦得锃亮,反射着屋顶吊灯的光。货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晓萍只在别人家见过或听过的物件:花花绿绿的布料、崭新的搪瓷盆、亮闪闪的暖水瓶、成摞的作业本、五颜六色的铅笔、甚至还有角落里摆着的几辆锃亮的自行车!这一切,对常年生活在灰暗破败中的晓萍来说,简首像闯入了另一个世界。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眼睛睁得大大的,贪婪地打量着这一切,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新奇和一丝莫名的敬畏。

母亲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她目标明确,拉着东张西望的志成,径首走向卖文具和书本的柜台。

“同志,”秀英对着柜台后面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女售货员,脸上堆起谦卑而讨好的笑容,声音也比平时柔和了许多,“给孩子……买上学用的东西。”

售货员抬了抬眼皮,打量了一下穿着破旧的三人,态度不算热络:“要什么?”

“课本!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母亲连忙说,语气带着急切。

“语文,算术,各一本。”售货员熟练地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两本崭新的课本,放在玻璃柜台上。

晓萍的目光瞬间被那两本书牢牢吸住了!崭新的封面!光滑的纸张!封面上印着鲜艳的图画和方方正正的黑色大字!语文课本上画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在升国旗,算术课本上画着几个红彤彤的苹果。那崭新的油墨气味,是那么的好闻,那么的……神圣!她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小手紧紧抓着柜台的边缘,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她自己的课本,是表哥用过的,卷了边,沾着污渍,封面的图画都模糊不清了。眼前这两本崭新的书,像两块磁石,吸引着她全部的心神。

秀英拿起语文课本,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光滑的封面,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满足。“好……好……”她喃喃着,又拿起算术课本看了看,“都要了!”

售货员报了价格。母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贴身布袋里掏出几张毛票和分币,仔细数好,递了过去。

“还要铅笔。”秀英指着柜台里一盒盒削好的铅笔。有带橡皮头的,有不带的;有深色的,有浅色的。

“成子,喜欢哪个?”母亲难得地征询成子的意见,语气带着宠溺。

成子踮着脚,看着花花绿绿的铅笔,小手指着一支印着红色小汽车的:“这个!这个有车车!”

母亲毫不犹豫:“好,就要这支带车车的!”她又看向售货员,“再来两块橡皮,两个……写字本。”

售货员麻利地拿出成子指的那支印着小汽车的铅笔、两块洁白的方块橡皮、两个封面印着天安门图案的崭新写字本。秀英一一付钱,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平日里的斤斤计较。那“读书钱”布袋里的积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晓萍在一旁看着,心里的那点微弱的萤火,随着母亲每一次掏钱、每一次为弟弟挑选,而一点点地黯淡下去。她看着弟弟拿着那支印着小汽车的铅笔,兴奋地在柜台上比划着;看着那两块洁白得晃眼的橡皮;看着那两个崭新的写字本……这些东西,是她梦寐以求却从未拥有过的。她的铅笔头都快秃了,橡皮早就擦成了一个小黑疙瘩,写字本也是用最便宜的草纸自己钉的,粗糙得能划破纸。一股强烈的酸楚涌上鼻尖,她赶紧低下头,掩饰自己发红的眼眶。

“书包呢?同志,有书包吗?”母亲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期待。

售货员指了指墙角挂着的一排书包:“那边,自己看吧。”

秀英拉着志成走过去。晓萍也默默跟上。那里挂着几个帆布书包,有军绿色的,有深蓝色的,看起来都很结实。晓萍的目光瞬间被一个深蓝色的书包吸引了!那颜色那么正,那么厚实,带子宽宽的,上面没有任何图案,却透着一股朴素而牢靠的气息。它比小玲那个草绿色的红花书包更朴素,却更符合晓萍心中对“好书包”的想象——结实,耐用,能装很多书。

她的心,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母亲会买书包吗?会不会……会不会也给她买一个?哪怕是最便宜的?她那个碎布拼凑的书包,真的快要散架了……她紧张地看着母亲,小手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冷汗。

秀英仔细地看着那几个书包,用手摸了摸布料,又掂了掂分量。她的目光,最终也落在了那个深蓝色的书包上。她拿下来,仔细地翻看着,检查着针脚和带子。

“成子,这个蓝色的,喜欢吗?”母亲问志成。

志成无所谓地点点头:“嗯。”

母亲满意了。她拿着那个深蓝色的书包,走回收银台,问售货员:“这个多少钱?”

售货员报了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显然不菲,母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肉痛。她低头看了看手里那个深蓝色的书包,又看了看身边仰着小脸、一脸懵懂的志成,那眼神里的肉痛迅速被一种孤注一掷的决心所取代。她深吸一口气,从布袋里掏出几张最大面值的角票,又仔细数了数分币,郑重地递给了售货员。

“给!”售货员接过钱,麻利地开了票,把书包递给母亲。

母亲接过那个崭新的深蓝色书包,像接过一件神圣的祭品,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厚实的帆布面。她脸上露出了今天最灿烂、也最复杂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满足,有期待,有卸下重担的轻松,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蹲下身,把书包背在志成小小的背上,仔细地帮他调整好带子。

“成子,看看!你的新书包!喜欢吗?”秀英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温柔和骄傲。

成子背着对他来说还有点大的书包,新奇地扭动着身体,咧开嘴笑了:“喜欢!妈好!”

“好!好!”秀英连声应着,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背着新书包,好好读书!给我们老刘家……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志成鹦鹉学舌般地重复着,小脸上满是懵懂的得意。

晓萍站在一旁,像一尊被遗忘的雕像。阳光透过供销社高大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志成崭新的深蓝色书包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那光芒刺痛了她的眼睛,也刺穿了她心底最后一丝微弱的幻想。她看着母亲脸上那从未对她展露过的、饱含期待的笑容;看着弟弟背上那崭新的、象征着未来和希望的深蓝色书包;再看看自己身上洗得发白的旧衣,和角落里那个破旧得如同垃圾的碎布书包……

巨大的失落和不公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像个局外人。母亲所有的精打细算,所有的汗水和付出,最终都化作了弟弟背上这个崭新的书包。而她呢?她的课本是旧的,铅笔是秃的,橡皮是黑的,本子是粗糙的,书包是破的……她考了第一名,换来的只是一句“考得不错”。她所有的努力和渴望,在这个崭新的深蓝色书包面前,都显得那么廉价,那么……不值一提。

母亲付清了所有钱,心满意足地牵着背新书包的志成,准备离开。她似乎终于想起了默默跟在后面的晓萍,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没有愧疚,也没有解释,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和理所当然。

“晓萍,走了。”秀英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平淡。

晓萍猛地回过神,慌乱地低下头,掩饰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她默默地跟上,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走出供销社大门,外面阳光正好,照得人有些发晕。志成背着新书包,在前面蹦蹦跳跳,书包带子随着他的动作一甩一甩,那崭新的深蓝色,在阳光下晃得晓萍眼睛生疼。

母亲跟在志成身后,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的浅笑,看着儿子的背影,仿佛看到了老刘家未来的希望。

晓萍落在最后面。她看着母亲和弟弟的背影,看着那个崭新的深蓝色书包,再低头看看自己空空如也、沾着灰尘的手。供销社里那混合着新布料和油墨的香气似乎还萦绕在鼻尖,却只让她感到一阵阵窒息般的苦涩。

回到家,志成迫不及待地向空荡荡的堂屋炫耀他的新书包和新课本。

“看!我的新书包!蓝色的!”

“看!我的书!有车车的铅笔!”

他兴奋地把课本摊开在冰冷的八仙桌上,小手在上面胡乱指着。崭新的书页散发出好闻的油墨香。

母亲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看着儿子,不时叮嘱:“成子,小心点,别弄脏了书!”“书包要爱惜,这是读书用的!”

晓萍默默地走进里屋,从角落里拿起自己那个褪色、破旧的碎布书包。书包的边缘己经磨出了毛边,几处缝合的地方线头松散,露出了里面粗糙的衬布。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粗糙的布面,指尖传来熟悉的、带着生活磨砺感的粗糙。她翻开自己的课本,书页卷曲发黄,边角磨损,封面的图画早己模糊不清。她又拿起那支秃得几乎握不住的铅笔头,还有那块黑乎乎、硬邦邦的橡皮。

她把它们一件件放进自己破旧的书包里。没有新书的油墨香,只有旧纸张的霉味和铅笔头的木头味。没有崭新的深蓝色,只有一片洗褪了色的灰暗。没有母亲充满期待的笑容,只有堂屋里弟弟兴奋的炫耀声和母亲宠溺的叮嘱。

她把书包抱在怀里,小小的身体蜷缩在冰冷的床铺角落。屋外,志成还在兴奋地翻动着新课本,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母亲似乎在低声教他认书上的图画。

晓萍把脸深深埋进自己那褪色书包粗糙的布料里。泪水终于无声地汹涌而出,滚烫地浸湿了那早己失去光泽的布面。那崭新的深蓝色,像一片无法穿透的幕布,彻底遮蔽了她世界里最后一点微光。她终于无比清晰地认识到,有些东西,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她无关。她的书包,连同她对知识的所有向往,都在这残酷的对比中,无可挽回地、彻底地褪色了。而母亲那句“光宗耀祖”,像一句遥远的咒语,只在她弟弟身上生效,而她刘晓萍,似乎生来就是为了衬托这“荣耀”而存在的阴影。这阴影如此浓重,压得她喘不过气,也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RU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再见阿萍 http://www.220book.com/book/RUG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