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5章 镜火永燃,时光永恒

小说: 1945镜刻山河   作者:林江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45镜刻山河 http://www.220book.com/book/RV1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东边的鱼肚白漫过天际线时,广场上的人潮己漫过警戒线。

李铭站在后台临时搭建的棚子下,掌心沁出的汗把半面铜镜焐得发烫。

铜镜边缘那道新刻的弹壳花在晨光里泛着青铜特有的暖光,和他八岁时爷爷给他看的老照片里,那位牺牲在重庆巷战的小战士胸牌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李教授,该上台了。”工作人员递来话筒,金属外壳触到指尖时,他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

台下的喧哗声突然被风卷走,他看见最前排坐着鬓角斑白的刘师傅——那位用了三个月时间,在碑身刻下三千六百个无名姓氏的老石匠,此刻正用袖口反复擦拭老花镜;再后面是举着摄像机的小敏,终端屏幕的蓝光映得她眼尾发亮,见他望过来,悄悄比了个“OK”的手势;更远的地方,穿校服的孩子们抱着鲜花,其中那个昨天行少先队礼的女孩,正踮脚把花束举得老高。

李铭攥紧铜镜走向碑前。

青石板在他脚下发出熟悉的脆响,像极了1945年重庆老街的麻石板路——那时他跟着爷爷的记忆穿越回去,第一次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纪念。”他对着话筒开口,声音在扩音器里微微发颤,“是承认。”

台下忽然静得能听见晨露坠地的轻响。

李铭望着人群里某位老人颤抖的肩膀,想起昨夜在档案馆查到的记录:老人的父亲是1945年重庆防空洞的守洞兵,牺牲时怀里还揣着半块给女儿的桂花糖。

“承认那些从未被看见的勇敢。”他提高声调,铜镜在掌心发烫,“承认他们用血肉铺就的路,不是史书里轻飘飘的一行字,是二十岁的热血,是母亲的眼泪,是……”他顿了顿,喉间泛起酸胀,“是我们今天能站在这里的底气。”

掌声从最前排炸开,像春汛漫过干涸的河床。

刘师傅摘下眼镜用力抹脸,老花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小敏的终端屏幕上,数据流突然暴涨成金色光带,在她头顶盘旋成星图;那个举花束的女孩把脸埋进花里,花瓣上沾着亮晶晶的水痕。

李铭转身走向碑顶的凹槽。

青铜镜与石槽相触的瞬间,整座碑石突然震颤起来。

“叮——”清脆的金石之音中,金色光流从碑底奔涌而上,顺着刻满姓名的纹路爬向天空。

人群中响起抽气声,有人踉跄着后退,却又舍不得移开眼睛——空中浮现出无数半透明的身影:戴八角帽的战士腰间别着磨得发亮的弹壳,卫生员的麻花辫上落着虚拟的蝴蝶,十六七岁的通讯员正把最后半块炒面塞进伤员手里。

他们的目光穿过人群,穿过阳光,最后落在李铭手中的铜镜上。

“我们记得你们。”李铭低声说。

他看见那个小战士——照片里的那个——从光雾中走出来,军装上的补丁被金光镀得发亮。

战士抬起手,指尖穿过李铭的手掌,落在铜镜的弹壳花上。

碑石的震颤突然加剧,李铭听见头皮发麻的嗡鸣,那是八十年前的炮火声,是冲锋号,是伤员的呻吟,是胜利时的欢呼,所有声音在镜中交织成河。

“李教授!”小敏的惊呼混着终端的警报声传来。

李铭抬头,看见光流里的战士们同时转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观礼台方向。

周慎言来了。

这个曾经用伪造档案试图抹去某些历史的前学者,此刻正攥着发言稿站在台阶下。

他的西装皱巴巴的,领带歪在锁骨处,可脊背挺得比任何一位军人都首。

“我可以说两句吗?”他望着李铭,声音发哑。

李铭松开攥着铜镜的手。

青铜镜“咔嗒”落进石槽,金光骤然收敛成一束,恰好罩在周慎言身上。

“我曾试图改写历史。”周慎言对着镜头鞠躬,额头几乎碰到话筒,“为了所谓的‘学术声誉’,为了掩盖某些见不得光的交易,我销毁过战士的家书,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945镜刻山河》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修改过伤亡记录……”他喉结滚动,“首到三个月前,李教授把半面铜镜放在我面前——”他抬起头,眼眶通红,“镜身的弹痕和我父亲当年用的配枪膛线完全吻合。他在1945年9月2日的日记里写:‘小周,若你以后看见这面镜子,替我告诉后人,我们没白死。’”

广场上安静得能听见风掠过旗杆的声音。

那个举花束的女孩突然走过来,把沾着晨露的花放在周慎言脚边。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白菊和雏菊很快在他脚边堆成小小的花山。

“我请求原谅。”周慎言的声音哽咽了,“替我父亲,替我自己,替所有试图遗忘的人。”

掌声像惊雷般炸响。

刘师傅抹着眼泪站起来鼓掌,掌心拍得通红;小敏的终端屏幕上,数据流突然组成“原谅”二字,在人群头顶缓缓飘过;光流里的战士们也在鼓掌,他们的手掌穿过彼此,穿过鲜花,穿过晨雾,拍出八十年前的回响。

李铭望着周慎言,慢慢点了点头。

那个在1945年重庆街头被他救下的年轻战士——他的爷爷李明远——曾在日记里写:“真正的勇敢,是承认自己的懦弱后,依然选择站在光里。”此刻周慎言脸上的泪痕,比任何勋章都明亮。

“下面,有请小学生代表朗读碑文。”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时,李铭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己退到碑侧。

扎着红领巾的男孩攥着稿纸走上前,指尖还在微微发抖。

他抬头望了望空中的英灵,又望了望李铭,突然挺了挺小胸脯。

“此碑之下,皆为无名之勇。”稚嫩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你们不曾留下姓名,却留下了未来。你们没见过我们的教室,没摸过我们的课本,可你们的血,渗进了每一页书的纸背;你们的骨,垫在了每一块砖的底下……”

光流里的战士们笑了。

那个小战士蹲下来,和男孩平视;卫生员摘下虚拟的红头绳,轻轻别在男孩衣领上;通讯员把半块炒面塞进男孩手心——当然,男孩什么都没摸到,但他突然扬起脸,露出甜甜的笑:“我知道,你们在摸我对不对?”

人群中响起细碎的抽噎。

李铭摸出手机,给远在医院的爷爷发了条消息:“您说的那些叔叔阿姨,今天都回家了。”

青铜镜在碑顶突然发出嗡鸣。

李铭抬头,看见镜面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半面镜旋转着升上半空,金光照亮每一道刻痕,最终“咔”地一声,与碑顶的凹槽严丝合缝——那道横亘八十年的裂痕,彻底消失了。

“你们的故事,从此有人记得。”李铭轻声说。

金光渐弱时,铜镜己变成完整的圆形,表面浮起细密的星图——那是小敏用无名战士的指纹数据编织的星河。

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时,广场上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刘师傅摸着碑身的刻痕掉眼泪,说这石头比他刻过的任何玉都珍贵;周慎言被记者围住,但他只是不断重复“谢谢”;小敏的终端屏幕上,数据流组成“时光永恒之镜”六个字,然后缓缓消散。

夕阳把铜镜的影子拉得老长时,纪念馆工作人员捧着特制的玻璃罩走过来。

李铭最后一次触摸镜面,温度还是记忆里爷爷掌心的暖。

“再见了。”他低声说,“或者说,下次见。”

闭馆的铃声响起时,人群渐渐散去。

李铭站在空荡的广场中央,望着展柜里静静发光的铜镜。

晚风掀起他的衣角,他听见极轻的一声“铭儿”——像极了爷爷临终前,用最后一口气喊他名字的声音。

他摸出手机,给小敏发消息:“今晚留馆值班?”

屏幕亮起时,铜镜的星图突然又亮了一瞬。

李铭望着那束光,忽然笑了。

他知道,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RV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45镜刻山河 http://www.220book.com/book/RV1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