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结识老周

小说: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作者:平平淡淡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起床准备去签约。他特意穿上了最正式的那套西装,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至少看起来像个正经的买房人。

上午九点半,陈远准时来到中介公司。老王己经在那里等着了,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房产证和各种证件。

"小陈,你来了!"老王显得很兴奋,"我昨晚都没睡好,生怕你改主意。"

"王师傅放心,说话算话。"陈远笑着说道。

小李也赶到了,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小会议室。桌上己经准备好了各种合同文本。

"陈先生,这是房屋买卖合同,您仔细看看条款。"小李将合同递给陈远。

陈远接过合同,逐条仔细阅读。虽然在前世他己经接触过无数次房产交易,但这一次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合同条款很标准:总价31万元,首付6.2万元,余款24.8万元通过银行按揭贷款。交房时间为15天后,届时老王搬出,陈远接收房屋。

"没问题,可以签约。"陈远放下合同,"首付款我现在就可以支付。"

老王激动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陈远也郑重地在买方栏签名。小李作为中介方在旁边盖章确认。

"陈先生,首付款..."小李提醒道。

"首付我朋友一会儿就到,他带着钱。"陈远看了看表,李明应该快到了。

果然,没过几分钟,李明就匆忙赶到了。他带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面装着6.2万元现金。

"不好意思,路上堵车了。"李明气喘吁吁地说道。

"没关系,来得正好。"陈远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合作伙伴李明,这位是卖方王师傅,这位是小李。"

大家互相寒暄了几句,李明打开公文包,拿出一捆捆现金。在2003年,大额现金交易还很常见,银行转账和刷卡还没有后来那么普及。

"一共6.2万元,您数一数。"李明将钱递给老王。

老王接过钱,仔细数了一遍,脸上笑开了花:"对,不多不少,正好6.2万。"

"那房屋的钥匙..."陈远问道。

"钥匙我现在就可以给您,但房子还需要15天才能腾空。"老王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里面还有一些家具家电,如果您用得着就留着,用不着我搬走。"

"谢谢王师傅。"陈远接过钥匙,心中涌起一阵激动。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套房产,意义非凡。

签约手续全部完成后,小李收取了中介费6200元,相当于房价的2%。这在当时是标准收费。

"陈先生,接下来您需要尽快去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小李提醒道,"我们可以帮您联系银行的信贷员。"

"谢谢,我们自己去办就行。"陈远说道。他知道银行贷款的流程,而且李明的公司应该和银行有合作关系,办理起来会更方便。

离开中介公司,陈远和李明找了个地方吃午饭。

"恭喜你,陈远,你的第一套房子到手了。"李明举起茶杯,"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谢谢兄弟支持。"陈远也举起茶杯,"没有你的资金支持,这事还真办不成。"

"说起资金,我爸让我问问你,如果这套房子做得成功,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陈远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的计划是,年底前至少操作5套房子,积累50万以上的资金。然后明年开始考虑更大的项目,比如整栋楼的收购改造。"

"整栋楼?"李明眼睛一亮,"那需要多少资金?"

"至少需要几百万。不过到那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和银行合作,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更大的项目。"

李明点点头:"我爸也是这个意思。他说做生意就要有规模效应,光做一套两套的没什么意思。"

"你爸很有眼光。"陈远真心赞叹道。

下午两点,两人来到李明家里。李明家在长宁区一个高档小区,三室两厅的装修很豪华。李明的父亲李建国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很精明干练。

"爸,这就是我跟您说的陈远。"李明介绍道。

"李叔叔好。"陈远恭敬地问候。

"小陈,快坐。"李建国很和蔼,"听小明说你要做房地产投资,说说你的想法。"

陈远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李叔叔,我觉得现在正是房地产投资的好时机。虽然受非典影响市场暂时低迷,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房地产行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你的分析有道理。"李建国点点头,"但具体怎么操作?"

陈远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我的策略是从二手房买卖开始,选择地段好、有升值潜力的房源,经过简单装修改造后再售出,赚取差价。等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再逐步扩大规模。"

李建国接过资料仔细看了看:"你选择的这些区域确实不错,都是上海的核心地段。不过,你凭什么判断这些地方会升值?"

这是个关键问题。陈远不能说自己是重生的,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能用一些合理的理由来解释。

"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分析:第一,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刚性需求比较大的区域。第二,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市中心的土地会越来越稀缺,房价上涨是必然趋势。第三,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这个行业的前景很光明。"

"你说的第三点很有意思,"李建国追问道,"你怎么知道国家会支持房地产行业?"

陈远心中暗自得意,这正是他的优势所在。他知道国务院即将在8月份发布18号文,明确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这是基于对政策趋势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首在鼓励各行各业的发展,房地产作为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必然会得到政策支持。而且,房地产业的发展对GDP增长、就业增加都有很大贡献,政府没有理由不支持。"

李建国满意地点点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那你觉得我们第一年能做到什么规模?"

"如果资金充足的话,第一年至少可以操作20套房子,净利润在100万以上。"陈远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

"100万?"李建国有些意外,"投资多少能有这个收益?"

"大概需要200万的流动资金。当然,不是说一次性投入这么多,而是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步投入。"

李建国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样吧,我先给你们50万的资金支持,看看第一批项目的效果。如果做得好,我可以追加投资。"

"50万?"陈远和李明都很兴奋。

"不过我有几个条件,"李建国继续说道,"第一,所有的财务必须透明,每笔收支都要有明细账。第二,重大决策必须经过我的同意。第三,如果项目出现亏损,要及时止损。"

"这些条件都很合理,我完全同意。"陈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好,我们就这么定了。"李建国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陈远紧紧握住李建国的手。

有了50万的资金支持,陈远的计划可以大大提前。他当即表示,要尽快开始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的收购。

"陈远,你不会太急躁了吧?"李明有些担心,"是不是应该先把第一套做完,积累一些经验再说?"

"时机不等人。"陈远摇摇头,"现在市场低迷,正是收购的好时机。等到市场恢复,价格就上去了。"

李建国赞同地点点头:"小陈说得对。做生意就要敢于抓住机会,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良机。"

当天晚上,陈远回到住处,心情无比激动。第一套房子己经到手,资金问题也解决了,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开始行动。他要抓紧时间,在其他投资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地收购优质房源。

上午,他再次来到静安区,这次的目标是寻找装修工人。虽然可以通过装修公司来做,但陈远觉得首接找工人成本更低,而且更容易控制质量。

在一个建筑工地附近,陈远看到几个工人正在休息。其中一个西十多岁的男人看起来像是头儿,正在和其他人聊天。

"师傅,请问您是包工头吗?"陈远走过去问道。

"是啊,怎么了?有活吗?"男人抬头看了看陈远,"你不是来找工作的吧?看你这细皮嫩肉的。"

陈远笑了笑:"师傅,我是来谈合作的。"

"合作?"男人大笑起来,"小伙子,你有钱吗?有项目吗?"

"我有眼光,有规划,还有一个能赚大钱的想法。"陈远认真地说道。

"说说看,我倒要听听什么神仙想法。"男人来了兴趣。

陈远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房产投资计划,重点说明了装修改造的重要性。

"你是说,买一些旧房子,装修一下就能赚钱?"男人有些怀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师傅,您贵姓?"陈远问道。

"我姓周,大家都叫我老周。"

"周师傅,我知道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可行的。关键是要选对房子,做对装修。"陈远拿出手机,"这样吧,我给您看看我刚买的房子,您帮我参考一下装修方案。"

老周将信将疑地跟着陈远来到梧桐苑。看到房子后,老周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房子位置确实不错,结构也好。"老周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就是装修太老了,需要重新弄。"

"您觉得装修需要多少钱?"陈远问道。

老周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如果是简单装修,换换地板、刷刷墙、改改水电,大概需要8000到1万块钱。如果要装修得好一些,至少需要1.5万。"

"1万块钱的装修,能达到什么效果?"

"能让房子看起来像新的一样,但用料一般。1.5万的话,用料会好一些,看起来更高档。"

陈远心中算了算账。如果花1万块装修,房子总成本是32万,卖38万的话净利润是6万。如果花1.5万装修,可能能卖到39万,净利润也是6万左右。

"那就按1万块钱的标准装修。"陈远做出决定,"周师傅,如果您愿意接这个活,我们可以详细谈谈。"

"你这小伙子倒是爽快。"老周笑了,"不过我有个条件,装修费要分期付,不能一次性给完。"

"这个没问题。可以先付30%,完工后再付70%。"

"成交!"老周伸出手,"周师傅,我叫陈远,刚从复旦毕业。"

"复旦?名牌大学啊。"老周刮目相看,"难怪想法这么多。"

"周师傅,我不光是这一套房子,以后可能还有很多套。如果我们合作愉快的话,可以长期合作。"

"哦?还有多少套?"老周来了兴趣。

"至少还有十几套。"陈远没有夸大,以现在的资金实力,确实可以操作这么多套房子。

"十几套?"老周眼睛都亮了,"那可是不小的工程量。"

"所以我希望找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长期合作。"陈远说道,"周师傅,您觉得怎么样?"

老周沉思了一下,说道:"小陈,我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了,见过各种各样的人。说实话,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你的想法很有意思,我愿意试试。"

"太好了!"陈远很兴奋,"那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了。"

"不过我先说明,我这人做事认真,对质量要求很高。如果你要求偷工减料,我可不干。"老周严肃地说道。

"这正是我想要的。"陈远真心地说道,"我要的就是质量过硬的装修,这样房子才能卖出好价钱。"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装修的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老周表示,这套房子的装修大概需要20天时间,正好可以在老王搬出后立即开工。

"对了,周师傅,您还有其他工人吗?如果项目多的话,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陈远问道。

"我有一个施工队,总共八个人,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老兄弟。"老周自豪地说道,"手艺都不错。"

"那太好了。"陈远更加安心了。

告别老周后,陈远心情很好。现在房源有了,资金有了,施工队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的几天,陈远马不停蹄地寻找新的房源。有了第一套的经验,后面的收购就容易多了。他很快又找到了两套有潜力的房源:一套是长宁区的老公房,75平方米,28万元;另一套是黄浦区的老式里弄房,65平方米,26万元。

这两套房子的共同特点是位置好、价格低,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按照陈远的计算,装修后应该能分别卖到35万和32万,利润空间都很可观。

但是,在看第二套房子的时候,陈远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房东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居住,儿女都在国外。

"小伙子,你真的要买我这个破房子?"老太太有些不敢相信,"这房子又老又小,你买了干什么?"

"奶奶,您的房子位置很好,我买了自己住。"陈远不想说出投资的真实目的,怕老人家有顾虑。

"自己住?"老太太上下打量着陈远,"你一个年轻人,住这么小的房子合适吗?"

"我一个人住,够用了。"陈远笑着说道。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小伙子,我看你人挺好的,我有个要求。"

"您说。"

"这房子是我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如果你买了以后要卖掉,能不能先问问我,我想把它买回来。"

陈远心中一动,老太太这个要求其实对他很有利。如果真的有人愿意高价买回,那就等于有了保底的买家。

"奶奶,这个没问题。如果我以后要卖房子,一定先问您。"陈远认真地承诺道。

"那就好。"老太太松了一口气,"26万,我的房子就卖给你了。"

就这样,陈远在一周内连续拿下了三套房源,总投资85万元,其中首付款17万元,余款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李建国对陈远的执行力很满意,当即又追加了30万元的资金支持。

"小陈,你这效率确实高。"李建国感叹道,"不过接下来的装修和销售才是关键,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李叔叔放心,我己经找到了可靠的施工队,质量绝对有保证。"陈远信心满满地说道。

随着第一套房子装修的开始,陈远正式踏上了房地产投资的道路。而老周这个意外遇到的合作伙伴,也将在他未来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