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坳晒谷场,从未如此热闹。
几张八仙桌拼成简易的主席台,上面铺着洗得发白的床单。台前,黑压压坐满了人,不仅有李家坳的男女老少,还有邻近张家沟、刘家屯两个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草味和一种躁动的气待。
“乡亲们!静一静!”我站在台前,手里拿着一个用硬纸卷成的喇叭筒,声音被放大,在空旷的晒谷场上回荡。
“今天把大家伙儿请来,就为一件事——抱团取暖,一起发财!”
我指着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张手绘的大地图,上面清晰地标着李家坳、张家沟、刘家屯的位置和各自的主要产出。
“大家看!咱三个村,挨得近,就像亲兄弟!李家坳有加工厂,能磨面碾米!张家沟坡地多,红薯、花生种得好!刘家屯靠着河滩,种菜是一把好手!”
“可过去呢?”我话锋一转,“李家坳的面粉卖不远!张家沟的红薯烂在地里卖不上价!刘家屯的鲜菜隔夜就蔫!为啥?单打独斗,势单力薄!”
台下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现在,机会来了!”我提高音量,“县里鼓励搞活经济!咱三个村,为啥不能联合起来?”
我用力拍着地图:
“成立‘三村联产合作社’!张家沟的红薯,送咱加工厂,做成粉条、薯干!刘家屯的鲜菜,咱统一收购,用运输队往城里送!李家坳的加工厂和车队,给大家都用!赚了钱,按各村出的力、供的货,公平分红!”
“这叫啥?这叫资源整合!这叫规模效应!咱拧成一股绳,闯大市场!”
我的话音刚落,晒谷场上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早该这么干了!”
“远娃说得在理!抱团才有力量!”
张家沟和刘家屯的代表也激动地站起来表态支持。
协议当场草签,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
然而,联合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一夜。
第二天天还没亮,六弟就慌慌张张地冲进祠堂:
“哥!不好了!停电了!加工厂机器全停了!”
“停电?”我一愣,冲出祠堂。
果然,整个村子一片漆黑。祠堂里那台轰鸣的电动机也哑巴了。
跑到村头的变压器一看——电闸被人拉下了!
这绝不是偶然!
我合上电闸,电来了。
但仅仅安稳了半天,傍晚时分,电又断了!
这次更狠!连接变压器和加工厂的那段最粗的电线,在村外一片偏僻的小树林边,被人用利器齐刷刷剪断了!断口崭新!
赤裸的铜线在暮色中闪着冰冷的光。
“妈的!肯定是王建国那伙人干的!看不得咱们好!”六弟气得眼睛通红,拳头捏得咯咯响。
张家沟和刘家屯的代表闻讯赶来,看着被剪断的电线,脸色也很难看。
“李远,这…这还怎么合作?机器动不了,货出不去啊!”张家沟的张支书忧心忡忡。
“就是,这明显是有人故意使坏!青衫醉云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刘家屯的刘队长愤愤道。
绝望和愤怒在夜色中蔓延。没有电,加工厂就是一堆废铁,三村联合的第一步就胎死腹中!
我蹲在断掉的电线旁,手指抚过那冰冷的、参差不齐的断口。远处,王建国家院子的方向,似乎传来隐隐的、得意的哄笑声。
不能认输!绝不能!
我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焦急的众人,最终落在祠堂门口挂着的那一排排防风马灯上。
“六弟!五妞!去!把咱村所有的马灯,都点上!有多少点多少!”
“张支书!刘队长!麻烦你们,马上回村,把你们村里能用的马灯、煤油灯、汽灯,统统点上!拿到这里来!”
“哥,你要干啥?”六弟不解。
“没有电,咱就用人!用光!”我斩钉截铁,“传信号!接力!”
很快,李家坳祠堂门口,十几盏马灯、煤油灯被点亮,橘黄色的火苗在灯罩里跳跃,汇聚成一片小小的、温暖的光源。
张家沟和刘家屯的村民也行动起来了!
一盏,两盏,三盏…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燎原的星火,从邻近两个村子亮起,迅速向李家坳的方向移动、汇聚!
漆黑的田野上,蜿蜒的乡间小路上,出现了一条由无数灯火组成的长龙!
提着马灯、端着油灯、扛着汽灯的村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埂上、小路上奔走相告,互相指引:
“这边!往李家坳祠堂走!”
“跟上!别掉队!”
“灯举高点!给后面的照路!”
灯火长龙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明亮!
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璀璨的光带,在深沉如墨的辽阔夜空下,在广袤无垠的寂静田野间,顽强地向前延伸、舞动!
最终,三个村子汇聚起来的数百盏灯火,如同百川归海,全部集中到了李家坳的晒谷场上!
数百盏灯火汇聚在一起,将偌大的晒谷场照得亮如白昼!
橘黄温暖的光芒,驱散了黑暗,也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和恐惧。
每一张被灯火映亮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撼、激动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
我站在由灯火组成的海洋中央,指向灯火通明的祠堂:
“乡亲们!看见了吗?这就是咱的力量!电,可以断!但咱的心,断不了!咱的光,灭不了!”
“机器动不了?咱有人!今夜,就靠咱这双手,把张家沟的红薯洗出来!把刘家屯的鲜菜装好筐!把李家坳的面粉打包!天一亮,运输队就出发!送到城里去!”
“有没有信心?”
“有!!!”
数百人的吼声汇成一股洪流,首冲云霄,震得夜空中的星辰仿佛都在颤抖!
在数百盏灯火汇聚成的、如同小型太阳般的光辉照耀下,三个村的村民混编在一起,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分工劳作中。
洗刷红薯的哗啦水声,整理蔬菜的窸窣声,面粉袋封口的沙沙声,还有村民们互相鼓励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磅礴的劳动交响,在灯火通明的晒谷场上空回荡,彻底淹没了远处那点不甘的黑暗。
(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