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尾声,空气里弥漫着粮食干燥的甜香和一种大战将歇的疲惫。
李家坳的晒谷场上,金黄的稻谷堆成了几座小山,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朦胧的光泽。
加工厂里,机器依旧在轰鸣。
为了抢在彻底变天前将三村联合收购的红薯、花生全部加工成耐储存的粉条和干货,所有人都在连轴转。
祠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里,那盏祖传的煤油灯己经连续燃烧了三个昼夜。
灯油早己熬干,灯芯燃烧到了尽头,焦黑的灯芯头蜷缩着,在玻璃灯罩内壁熏染出一圈浓重油腻的黑色污垢,顽强地散发着最后一点昏黄摇曳的光。
灯光下,摊开着账本、计算器和各种清单。
我、五妞、张支书、刘队长,还有几个骨干,围坐在桌旁,个个眼窝深陷,布满血丝,脸上带着挥之不去的倦容,却强打着精神核对最后的数字。
“张家沟红薯,一万八千斤,出粉率两成半,得粉条西千五百斤…”五妞的声音有些沙哑,手指在“竹算器”的果核上拨动着。
“刘家屯花生,九千斤,榨油…”刘队长揉着太阳穴。
“李家坳面粉库存,还有…”我翻着记录,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
“远娃,”母亲的声音在门口轻轻响起。
她端着一个粗陶碗走了进来,碗里是几个刚煮好的鸡蛋,还冒着袅袅热气。
“趁热,垫垫。”母亲把碗放在我面前,没有多话,只是用那双布满老茧、关节粗大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无声的支持。
“娘…”我刚开口。
“快吃,凉了腥气。”母亲打断我,转身又默默地走了出去,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瘦小单薄。
我看着碗里那几个圆滚滚、温热的鸡蛋,拿起一个,蛋壳还有些烫手。剥开,露出里面雪白滑嫩的蛋白。
咬一口,温热的蛋黄带着特有的香气,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身体的疲惫和寒意。
“都吃点,歇口气。”我把碗推到桌子中间。
大家默默地拿起鸡蛋,剥开,小口吃着。昏黄的灯光下,只有咀嚼声和机器隐隐的轰鸣。
短暂的沉默后,六弟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带着一股室外的寒气,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红光:
“哥!算出来了!算出来了!总产量!咱三个村加一块儿,比去年…”
他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抓起桌上记着最终数据的草稿纸,手指颤抖地指着一行用红笔圈出的、触目惊心的数字:
“270%!!!”
“多少?!”张支书猛地站起来,老花镜滑到了鼻尖。
“两…两百七?!”刘队长手里的半个鸡蛋掉在桌上。
“对!270%!足足翻了将近三倍!”六弟挥舞着拳头,激动得语无伦次,“咱的粮!张沟的红薯粉!刘屯的花生油!加上咱加工厂的面粉和各种干货…总值!比去年三个村的总收成,翻了两倍七!”
死寂。
祠堂里陷入一片绝对的死寂。
只有煤油灯灯芯燃烧到极限发出的细微噼啪声,和每个人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心跳。
昏黄的灯光,映照着草稿纸上那个鲜红的、力透纸背的“270%”。
也映照着桌边每一个人脸上那瞬间凝固的、极度震惊的表情,以及那震惊过后,如同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的狂喜!
巨大的、不真实的幸福感,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所有的疲惫。
270%!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汗水浇灌出的奇迹,是打破枷锁的证明,是三个村庄、数百户人家命运转折的铁证!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